2012/04/29

IC設計流程

IC 設計約略的可分成數位,類比及記憶體三大類。

數位 IC 的設計流程非常的複雜,分工非常的細膩。

  • 數位 IC 的設計流程:

1. 系統層級的設計及驗證。
2. RTL 設計及驗證。
3. 邏輯合成,產生閘級電路。
4. 實體或佈局設計 (Layout)。
5. 送出佈局資料庫至光罩廠進行光罩製作。

光罩製作完成之後即進入生產流程,設計階段就算是完成了。

  • 設計流程的前段,指的就是上述流程中的 1 - 3,
  • 後段流程則是 4 - 5。

所謂前段及後段之分,嚴格說來並不能被當成是一種絕對的區隔,前段(front-end)及後段(back-end)更不能被視為是一種專有名詞。

分成前段及後段的原因是因為前後兩段的工作性質大不同,
執行的團隊也因此被切割成兩段。

IC 設計流程的前段注重的是創意及對系統應用的了解
設計流程及輔助設計軟體的使用則相較於後段流程來得簡單。

設計流程的後段則是注重嚴謹不能出錯,所以設計流程及輔助設計軟體相對複雜昂貴且不易上手。

以一般寫程式的流程來比喻 IC 設計流程,算是頗為恰當.
因為 IC 設計輔助軟體的完善,使得整個 IC 設計過程彷彿就像是進行一個程式開發計畫。

  • 前段設計流程

可以視為是撰寫程式碼的過程,

  • 後段

可比喻為將高階的程式碼半人工式的轉換成機器碼。

寫程式,首重的是創意,還有要搞得清楚系統,這點和 IC 的前段設計一樣。

想像一下,如果要半自動的將程式碼編譯完成,是不是要很嚴謹,且不可犯一點小錯? 這就像是 IC 設計的後段工作。

至於 floorplan,它只是後段設計流程的一個步驟。

Floorplan,雖然是專有名詞,但是它的涵義就如字面上的意義一般,就是 IC 佈局規劃的平面圖

舉個辦公樓層佈局的例子說明。

將整個辦公樓層隔間裝潢佈局完成讓員工可以上班,這個過程就像是 IC 的實體設計,或是佈局設計。

而進行實際裝潢前,設計師所繪製的平面設計圖,就是 floorplan。

IC 設計的 floorplan,也是一樣,就是佈局前所要先做的平面圖。而 floorplanning 就是製作平面圖的工作或是流程

Power of the Quiet Entrepreneur

Why you don't have to be loud to be a great leader.



Think back to your elementary school report cards. Does this sound familiar? "Linda needs to work on deciding when it is appropriate to speak." "Malcolm needs to contribute more in class."

In our culture, expressiveness plays a big role, and people are generally rewarded more for being chatterboxes than silent observers. 

Being a confident talker and a persuasive speaker can get you attention in meetings, get you the sale, and even get you elected. No one gets kudos for sitting quietly, or saying, "Let me think about it and I'll get back to you." Shy people may end up feeling overlooked, like mumbling Milton with his red stapler in the movie "Office Space;" his desk is moved further and further away until he is in the basement.

So the last time I was picking up reading materials in the airport, I was surprised and pleased to find both a new bestseller called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by Susan Cain

plus an issue of Time magazine with the headline 

"The Upside of Being an Introvert (And Why Extroverts Are Overrated)," by Bryan Smith. Suddenly, reserved people are having a moment in the sun! 

In her book, Cain battles the "omnipresent belief that the ideal self is gregarious, alpha, and comfortable in the spotlight." In his article, Smith says, "It may be time for America to learn the forgotten rewards of sitting down and shutting up."

The louder people of the world tend to treat the quieter people of the world as if there is something wrong with them that they must surely want to fix. In my experience, however, quiet people are quite content to be as they are. When Judith Warner reviewed Quiet in The New York Times, she said: "My neighbor...once told me I was the most introverted person he'd ever met. I took this as a compliment. Who wouldn't?"

I can tell you who...corporate America and many organizations. I've been working in busines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nd in many ways there's still a gap between the value of expression and how it's perceived, just like in those elementary school report cards.

Our culture has over-simplified what it means to be quiet with what it means to be social (or non-social). So far I have put many different words into play in this article, including "quiet," "shy," "introverted," "gregarious," "bold," and "extroverted." It was deliberate—these terms are related, but they are not interchangeable, and they are not opposites.

A typical introvert is often expected to be reserved, solitary, and focused inward—but are there not introverts who are also entertainers? 

A typical extrovert is supposed to be people-loving, outgoing, and talkative—but can't a people-lover also be reserved? 

Some quiet people have very strong feelings, but they don't wear them on their sleeves. 

Those who enjoy solitude may in fact also be quite social. You don't have to be loud to be a good friend.

"Introvert" and "extrovert" lumps two different brain functions—thinking and behavior—into tidy, corporate-ready packages. Either boldness and people-power ("extroversion") or data-driven, quiet focus ("introversion").

People are far more complex than that, though, and really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like apples and oranges. Your social thinking is an apple; it's your level of interest in being empathic, compassionate, caring, and supportive. Your expressiveness is an orange. It's a behavioral attribute anyone might notice about you, and is the amount of energy you bring to explai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what is going on inside your head.

This thinking and behavioral mix means a lot for you as a leader as well as your business. I think about a CEO I worked with whom I heard give a rousing speech to his employees. He did a fabulous job and seemed like an energetic, fascinating man. When he left the stage and sat next to me, I was thrilled. I love a good conversation, and I was sure we would have lots to talk about. It wasn't the case. He barely even spoke to me. Obviously he could be highly expressive, but—without a strong degree of social thinking in his makeup (which I'm aware of because I read his Emergenetics psychometric thinking and behavioral workplace profile)—he wasn't innately attuned to personal connection.

This CEO had worked his way to the top by using attributes including his behavioral expressiveness (prototypical "extroversion") and conceptual thinking, but not necessarily an empathic connection to others (social thinking).

It's often harder to realize how to be a quiet leader, so here's a few tips for you (and your employees), especially if any of the descriptors above sound like you:

Be aware that other people are not mind-readers

Remember to speak up

Maximize your influence in writing

If you need time to reflect, ask for it

Schedule your socializing for the mornings when you are 

fresh, and leave solitary tasks for the afternoon

Try business breakfasts instead of business lunches

Even though it will tire you out, dial up your expressiveness 
for phone calls, meetings, or teleconferencing

People will appreciate that your solutions are always thought out well. Your calm demeanor and ability to listen will serve you well if you can harness it. You don't have to change who you are in order to be a successful entrepreneur...no matter what your report cards used to say.


Geil Browning is founder of Emergenetics International, an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firm in the U.S., Singapore, and the Netherlands. She co-created the Emergenetics Profile, a psychometric thinking and behavioral workplace assessment. @Emergenetics_

不會體恤員工的老闆永遠留不住好員工



妳(你)懂魚幫水、水幫魚道理嗎?

公司是集合來自各方成員組成的大家庭,而老闆卻是領導這大家庭裡面的家長,公司的成敗及賺不賺錢,不在於公司的大或小,而是這位主事者會不會帶領旗下的弟子,會不會懂得愛屋及屋的心態去體恤下屬,這都有著息息相關的關鍵。

在 我內心覺得,一家公司的成敗與否,最重要的關鍵是老闆的帶領及做事態度有著很重大的關係,公司賺不賺錢都是要靠老闆跟員工之間的互動打拼努力,所謂「魚幫 水、水幫魚」就是這個道理,老闆懂得體恤、照顧員工,會將一家公司之所以賺錢,全歸於旗下員工辛苦努力出來的,將提撥一些福利回饋在員工身上的話,我想員 工自然對這家公司向心力就會融合在一起,甚至會更努力替這家公司打拼。

反之,如果一個老闆不懂得那個道理,老以自我本位為中心,以「有錢就是老爺」的心態,把員工當作長工、奴俾使喚的話,一點也不懂得去尊重一個人的話,只是一昧隨自己的喜怒來做事,我想再有才能的員工,到後面也會佛袖離去,去找一個懂得惜才的老。

一家公司老再徵求人才、留不住人,這家老闆就該檢討問題出在那裡,是自己的問題呢?!還是離職員工的問題?!而不是連想都沒想,只會怪罪離職員工,怎可以出去跟他搶客戶,甚至使出卑賤的手段去阻撓對方的後路。

如 果客戶被搶走,有兩種可能,一是公司業務無能、專業知識不夠,二是公司產品真的不得客戶滿意,業務是代表一家公司的活招牌,而業務能賣的除了產品之外,更 要賣弄的就是他(她)自己本身的專業知識及個人形象,而客戶會想買你(妳)的產品,當然是產品不錯,再者就是業務本身給予對方一種信任之感,這樣這門生意 才可以搭得起來。

一家公司的老闆有沒有那個氣度,接受員工的諫言也是很重要的,但卻不是一昧盲從聽信一些「奸臣」的話,我想古代一些昏 君,國之所以會敗是壓根不聽信忠臣的苦言相勸,都是聽信一些「奸臣」的話,才會搞出這般局面,在公司裡面這種奸臣應該多得不勝枚舉,主事者要懂得去分析事 情,而不是盲目聽從一些對公司沒有建議的言詞。

當有很多人說那個人不好的時候,主事者就應該警覺是不是真的那個人不好,就該細心去了解那個人的做事及做人態度,而不是睜眼說瞎話,否定所有人的諫言。

一 家公司的經營之道,其實要談的應該會說不完,我剛提到的只是小小的一角罷了,會成為一家公司的老闆都是從小小員工做起的,等自己賺錢有能力了,才會去擴大 自己的勢力範圍,但卻不要有種『媳婦熬成婆』,或者『換了位子就換的腦袋』的想法,將當初那些不合理的做法,重倒覆轍繼續在自己公司裡面運轉。

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也是需要互相被尊重的,並不是出錢就都是老爺,大家都是為五斗米折腰,出門在外辛苦工作的勞工,如果懂得「魚幫水、水幫魚」的道理,我想要經營一家公司的向心力應該不是難事,就算在這種不景氣的趨勢下,那些員工也會去體諒老闆的辛勞才對,不是嗎?!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2012/04/27

有新產業才能大膽引進人才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4.28 02:30 am

在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指稱我國人才流失又阻止外國人才進入,以致平均所得下降之後,政府部門雖有些回應,上周陳冲院長也做了七項指示,但似乎都沒有掌握到真正關鍵的原因和政策的重點。人才願意來我國或留在我國的主要動機是有工作和發展的機會,所以產業發展才是人才流入流出的關鍵因素,而人才政策的重點則在於有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然後才能制訂出配合產業所需的人才政策。政府目前只在大膽、全面鬆綁,以及降稅等方向努力,成果必然有限,而且可能對國內人才不公平。

先就人才外流的問題來看,我國近年人才外流最多的去向應屬中國大陸,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我國人才在20年間移到中國大陸工作。而大家都知道其中大部分是因我國原有的產業移到中國大陸,所以才一起移去。如果這些產業的外移是必要或有利的,則這些人才的外移也不是壞事。若產業移走而其中的專業人才不能跟去,並在國內降格做其他工作或甚至失業,那才真是問題。

另外,有些外流的人才則確實是因為國內沒有合適的工作或發展機會。這種情況當然較值得檢討,像我國這種規模和所得的國家,必然會有各式各樣的人才,但國際產業的分工卻讓我們不可能在所有的產業都具有國際競爭力,因此總有某些人才,例如火箭專家和埃及文化考古專家,可能必須到外國才有發展機會。有些我國發展程度仍不及外國的產業,目前外流的人才也可能在未來把產業和技術帶回國來。所以我們不必因大量人才外流而失去信心,我們該擔心的是,那些國內有需求,企業也願意付和國外相當之薪資,但人才卻仍選擇外流的項目。政府應找出這些項目,並一一檢討我國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在引進人才方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近年雖然持續放寬限制,但引進的人才卻呈下降之勢。外國專業人員有效聘僱許可人次在2006年底曾達2萬9,336人,但2010年底卻只剩2萬6,559人。政府若注意到這項統計,當會瞭解鬆綁並非增加引進人才的主要乃至唯一辦法。引進專業人才人數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高鐵等重要新產業已告一個段落,而近年我國卻缺乏重要新產業的發展,所以較沒有引進國外人才的需要。

若我們未發展新產業,既有的工作本國人就會做,因此若用政府擬議中的減稅等方式來吸引外國人才,就很可能對本國人才產生不公平的排擠效果。反之,我們若發展新產業或新技術,其中就很可能有一些我國現有人才的人數、技術,或經驗不足的項目,政府若就這些項目積極引進人才,則可以和國內人才發生互補乃至技術擴散的作用,而使新產業和國內外人才一起獲利。所以為新產業和新技術引進人才,才是政策的重點。

有新產業方向,政府才能知道要引進人才和排除障礙的具體方向。我國多年前是先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才知道要請張忠謀先生回來,也才知道該給怎樣的條件他才願回來並發揮其能力。新加坡為引進一位日本教授,曾答應將他的整個團隊包括個別來看不合條件的人全部引進。新加坡甚至曾讓在外國被禁止的研究可合法進行,以引進一個特別的研究團隊。這些「大膽」的政策都因為產業目標明確,所以不僅有效,也較不會傷害國內人才。

我國近年雖有六大新興產業等眾多產業口號,但實際有效的政策及新興產業卻不多。政府若能先弄清楚新產業方向及所缺的人才項目,引進人才的政策才能夠更大膽、公平,而且有效。

【2012/04/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有新產業才能大膽引進人才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057894.shtml#ixzz1tIkhlVAs
Power By udn.com

CS6數位工具協助創作者實踐創意 為台灣文創帶來重大革新


2012年4月27日

▲知名唱片封面設計師蕭青陽(左)與自由創作者蛙大(右) 參加Adobe CS6上市記者會,分享數位工具如何協助創作者實踐創意。(圖/記者黃瑞仁攝)

記者黃瑞仁/新竹報導

根據文建會2011年「文創產業發展年報」統計,台灣文創產業年產值約新台幣六千多億,佔了全國GDP的4%左右;而在文創四大領域當中,媒體類的產業營業額可達54.7%,設計類則可達21.9%。

為了讓台灣創意產業在台灣帶來更大的影響力,政府於2010年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更與民間合作,投入新台幣100億元辦理「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 預期將使台灣創意社群更蓬勃發展。

全球軟體大廠奧多比公司(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也在文創蓬勃發展的時期,宣布推出專門為設計、網頁及影音製作專業人士所打造的終極工具AdobeR Creative SuiteR 6系列產品。強大的新版CS6包含了14項新的應用程式和4組Creative Suite套件,此系列新產品為奧多比在各個創意領域傳達持續創新的理念。

奧多比數位媒體部門資深副總裁David Wadhwani表示,「CS6革命性的旗艦產品,將為設計人員帶來許多的創新效能。隨著CS6的上市,我們也同步推出新的產品、全新的行動裝置工作流程、以及最先進的出版功能,協助專業人士發佈有影響力的內容和應用程式 (apps)。」

奧多比台灣區總經理黃中平表示,「奧多比承諾以數位體驗改變世界。透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個人電腦或傳統媒體,傳遞至終端用戶。」


▲知名唱片封面設計師蕭青陽(左)與自由創作者蛙大(右) 參加Adobe CS6上市記者會,分享數位工具如何協助創作者實踐創意。(圖/記者黃瑞仁攝)


Photoshop CS6、InDesign CS6、與Illustrator CS6可強化工作流程及效能,為平面、網頁及行動專案省下大量的工作時間。

設計人員將能在Photoshop CS6中,透過奧多比嶄新的水星繪圖引擎(Mercury Graphics Engine),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強大性能。其中包括多項最受歡迎的編輯工具:液化工具(Liquify)、操控彎曲工具(Puppet Warp)、轉換工具(Transform)、及燈光效果(Lighting Effects),以呈現幾乎即時的影像效果。

奧多比為Photoshop突破性的內容感知工具(Content-Aware),打造了內容感知修補(Content-Aware Patch)、以及內容感知搬移(Content-Aware Move)功能。

Illustrator CS6首見的全新現代化介面和功能,包括新的Image Tracing Engine(影像追蹤引擎)、Pattern Creation(圖案製作)與Gradient Strokes(漸層筆刷)功能;而新的Adobe Mercury效能系統將能提供速度與穩定性,包括Mac OS與Windows 的64位元支援。

InDesign CS6持續開創出版新格局,透過新的Adaptive Design Tool(適應性設計工具),如Alternate Layout(替代版面)、Liquid Layout(液態版面)、Content Collector Tool(內容收集工具)、與 Linked Content(內容連結),使用者將能在各種不同版面上統一發佈內容。




Production Premium CS6將影像創意推向全新境界,由影像編輯者打造、且為影像編輯者重新設計的Adobe Creative Suite 6 Production Premium工具,透過大幅的性能提升, 為專業影像編輯設下新標準。

透過多項新增的功能和順暢的編輯環境,Adobe Premiere Pro CS6可做為任何一個影像工作流程的集散中心。強大的Adobe水星播放引擎(Mercury Playback Engine)可支援MacBook Pros上的OpenCL。

After Effects近十年來最重要的改版,讓After Effects CS6比以往更快、且更具互動性。透過Global Performance Cache,預覽的片段隨時可被儲存且發佈,節省專案往返的時間。

Production Premium新增的AdobeR Prelude™ CS6,能簡化日誌存檔,並將工作流程融入到後期的製作階段;至於另一個新成員Adobe SpeedGrade,則包含了強大的編修工具,可處理影片修整和色彩漸變調和。

Adobe Audition CS6加速了音訊的後製工作;即時影片段落伸縮編輯,可輕鬆地將某影片段落編輯至另一個段落中;自動演說校對(Automatic Speech Alignment )引進了強大的新引擎,可自動進行對話分析。

為硬體整合打造的全新第三方應用程式介面(API),Adobe Mercury Transmit,可透過第三方的AJA、Blackmagic Design、和Matrox卡,傳佈影像監控,直接連結至水星播放引擎 (Mercury Playback Engine)。

Adobe Creative Suite 6產品及Adobe Creative Cloud將於三十天內正式上市,現在已提供預購。


2012/04/26

经济学人:数字化生产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2年04月26日16:48腾讯

经济学人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目前正在蓬勃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数字化生产为标志,这将改变产品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

以下为《经济学人》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当时是纺织工业的机械化。此前由数千个纺织作坊手工完成的任务交由一个纺织厂来完成,由此诞生了工厂。第二次工业革命始于二十世纪初期,当时亨利·福特(Henry Ford)改进了汽车工厂的装配线,引领人类进入了大规模生产的时代。前两次工业革命使得人们更加富有,城市化进一步提高。现在,第三次革命正在进行中,生产进入数字化,这不仅可以改变企业,还可以改变其它很多方面。

很多优秀的技术:出色的软件、新颖的材料、更加灵巧的机器人、全新的工艺(尤其是三维印刷)和一整套的互联网服务。过去的工厂生产大量的相同产品:福特曾有句名言,顾客可以选用他所喜欢的任何一种颜色,只要它是黑色。但是,小批量地生产多样化产品,每一款产品都准确地针对每一名顾客的喜好,这种生产的成本正在下降。未来的工厂将专注于大规模定制化,看起来更像是拥有福特汽车装配线的纺织作坊。

走向3D方向

过去的生产需要很多部件,将它们对接在一起。现在一款产品可以通过计算机设计,并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通过反映材料的多层面来创造立体模型

数字设计可以简化到鼠标的几次点击。3D打印机可以自动运转,使得多对于传统工厂来说过于复杂的工作变得简单。假以时日,这些无与伦比的机器可以在任何地方,包括你的车库,或者非洲的村庄,制造出任何东西。

3D印刷技术的使用尤其令人难以置信。助听器和军用飞机的高科技部件已经采用了定制化印刷,供应链的地点也在不断改变。一位在沙漠中央工作的工程师发现缺少某个工具,他不必要求从距离最近的城市送货,只需下载设计并打印出来。项目因缺少工具而中止,或者顾客抱怨他们找不到已购买商品的部件的日子总有一天会变得很令人惊诧。

其它改变也同样重要。新材料比旧材料更轻,更强,更持久耐用。碳纤维在飞机、自行车等产品中取代了钢和铝。新技术使得工程师可以以更小的单位进行设计。纳米技术使得产品功能更强,例如帮助伤口愈合的绷带,效率更高的引擎,以及更易于清洗的陶器。基于基因技术的微生物可以用于生产电池等产品。互联网使得更多的设计师可以在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协作,而且协作门槛不断降低。福特River Rouge工厂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而现在一座汽车工厂只需要很少的资源,一台笔记本电脑,以及一颗渴望发明的心。

与所有革命一样,这一次的革命也将是破坏性的。数字技术已经捍动了媒体和零售行业,正如纺织厂摧毁了手工作坊一样。很多人会关注未来的工厂,并为之感到振奋。这些工厂将不再是身着布满油点工作服的工人来操作各种很脏的机械,很多工厂都会非常整洁,甚至有些荒凉的感觉。现在,一些汽车生产商平均每名员工的汽车生产量已经相当于十年之前的两倍。大多数工作不再是站在工厂地板上完成,而是坐在附近的办公室里,里面坐着设计师、工程师、IT专家、后勤保障专家、营销人员,以及其它专业人士。未来的生产工作需要更多的技巧,很多呆板、单调的工作将变得过时:当产品根本没有铆钉时,你就不再需要打铆机了。

这次革命不仅会影响物品的生产,还将影响生产的地点。过去工厂一直在向低收入国家迁移,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但劳动力成本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一款499美元的第一代iPad仅有33美元的生产劳动成本,其中最终组装这款产品的中国只获得了其中的8美元。离岸生产越来越多地返回了富裕的国家,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增加,而且是因为企业现在需要与他们的顾客保持更近的距离,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快速地针对用户需求做出回应。还有一些产品非常先进,它可以在同一地点帮助设计者和生产者。波士顿咨询集团认为,在交通、计算机、合成金属和机械等领域,到202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10%到30%商品将实现本土生产,推动美国年度出口额增长200亿美元到550亿美元。

新事物的冲击

消费者很容易地就可以适应产品更好、送货更快的新时代。然而,政府面临的困难更大一些,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保护现有产业和公司,而非即将破坏它们的新兴企业。他们会向旧工厂提供补贴,威胁那些想要将生产转移到海外的企业老板。他们会斥资数十亿美元来支持他们认为能够普及的新技术,并坚持这样一种浪漫的信条,即生产优于服务,更何况金融。
这些措施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生产与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劳斯莱斯不再销售飞机引擎,而是销售工程师为飞机上天而付出的努力。政府在选择赢家方面总是有问题,随着大量企业家和创新者通过互联网进行设计,在家中生产产品,并通过车库向全球销售,政府在这方面面临更多的挑战。随着革命的进行,政府应当坚持基本原则:建立更好的学校,培养更有技术的劳动力,制定明确的规则和竞技平台。
其余的事情,交给革命吧。

中国新兴城市50强出炉


中国新兴城市50强出炉 重庆被列“1.5线城市”

2012年03月26日08:07华龙网—重庆晚报刘邦云 弋静

在重宾保利国际广场近300米高的顶部俯瞰解放碑CBD(资料图片) 记者 毕克勤 摄

重庆在国内属于几线城市?如果列入一线城市,很多方面又和京、沪等地存在明显差距。如果和其他省会城市一起列入二线城市,很多重庆人又觉得委屈。

“重庆在全球的经济增长势头最为强劲,产业园区和办公楼、高档酒店将快速发展。”近日,全球知名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发布《中国新兴城市50强》报告,把重庆等9个城市评为中国1.5线城市,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城市分5级

重庆列入1.5线城市

仲量联行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定位中国一线城市。

传统的二三线城市,被仲量联行重新划分为4级:1.5线城市,过渡型,即将向一线城市逼近;二线城市,增长型;三线城市,新兴型;三线城市,起步型。

在1.5线城市中,包括重庆在内的9个城市上榜,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成都、重庆、沈阳。其中西部只有成都和重庆。“一些沿海城市,特别是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由于正经历经济结构重组和产业链升级,其发展速度有所下降。一线城市的增长动力似乎有所丧失,领跑地位的1.5线城市正向它们迫近。”仲量联行阐述了1.5线城市的概念。

报告列举了200多个指标,包括GDP(总值、增长率、人均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存款储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外商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酒店办公楼数量等,通过综合测算得出结果。

仲量联行的报告频频提到重庆。关于经济增长速度:“全球GDP增长最快的10个大型城市均在中国新兴城市50强之列。重庆排名第一,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大型城市。”
关于城市发展转型:“重庆已逐步从内陆制造基地向外向型经济体转变,其2011年出口增长率达到160%,远超过其它1.5线城市。”关于经济活跃度:“重庆零售市场领跑全国第二梯队,仅次于杭州、成都和沈阳。众多奢侈品纷纷到重庆试水,争夺重庆市场。”

下一步重点

产业园区办公楼宾馆

报告对重庆下一步发展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重庆的产业园区、办公楼、高档酒店将快速发展。

报告对重庆的产业园区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随着国内外资企业不断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全球和地区研发中心,对于产业园的需求大大提升。目前,成都、大连和苏州等位于领先位置的城市仍然将继续蓬勃发展,但增长最快的城市将是重庆等。这些城市拥有最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强大的地方政府支持和优质人才。

报告认为,重庆的高品质办公楼以后必将越来越多,工作环境更舒服。参照国际标准,中国新兴城市50强的甲级办公楼总量较小,真正的国际品质办公楼更是凤毛麟角。但办公楼总量在未来3年预计会有快速增长。未来5年内,市场发展的天平将向内陆和东北地区倾斜,重庆、成都、沈阳等城市办公楼将大幅增长。

报告认为,这些办公楼的新客户都是重量级。比如正在扩张的城市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由于中央政府和重庆市政府计划打造一个新的金融中心,这些银行在重庆的发展尤为活跃。平安保险和中国人寿保险,也在重庆大举收购办公楼。
报告认为,许多知名酒店也会到重庆发展,今后重庆的五星级酒店将大幅度扩张。比如悦榕庄,已经和重庆签订协议。

经济发展大有潜力

通用地产重庆公司副总 张学谦

“仲量联行将重庆列为1.5线城市,与重庆自身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张学谦介绍,在去年福布斯发布的“未来10年全球发展速度最快城市”研究报告中,成都、重庆、苏州和南京4个城市榜上有名,重庆成为仅次于成都、排名第二的城市。此次被列为1.5线城市,充分说明重庆发展还有潜力。

张学谦透露,我市房价仍处于1.5线城市的最低水平,甚至比长沙、贵阳等部分二线城市还要低。“重庆房价的均价比成都普遍低4000余元,比青岛低3000元以上。”此外,对于部分新兴规划的高价房地产项目,有待于周边配套设施和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推动周边城市发展

重庆社科院企业研究所所长 王秀模

重庆作为一个新兴直辖市,地域覆盖广,有强大的带动力。

“重庆近年的经济发展是质的飞跃,工业高新化、城镇化,经济产业发展得到全面升级。”王秀模表示,尽管重庆的综合实力远比不上广东、深圳等地,如广东去年GDP总量就达到5.3万亿,而我市只有1万亿。高级房地产如国际知名企业、领事馆等的落户,也远不及一线城市,但我市特殊的直辖市环境,和政府的有力扶持,使之具有独特的中心发展潜力,下一步还将有力推动周边城市发展,在西部地区处于领队作用,并争取做到跨空间带动。

先保质量再提速度

重庆大学贸易与行政学院院长 曾国平

“中国在主动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先保好质量,才提高速度。”曾国平教授认为,重庆被评为1.5线城市是具有一定道理的。它虽不及一线东部地域综合实力的强度,但也比其他二线城市综合实力、经济发展速度更强。如2011年重庆GDP排名就列为全国第7位,虽然短期内不可能超过广东、上海等一线城市,但凭借我市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等,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曾国平强调,由于世界经济多变,中国在主动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让环境保护与发展同行,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再加大速度的提升。

新兴城市50强


新兴城市


■1.5线城市(过渡型):成都、重庆、沈阳、杭州、天津、大连、武汉、苏州、南京。


■二线城市(增长型):青岛、厦门、西安、宁波、长沙、合肥、郑州、无锡、东莞、济南。


■三线城市(新兴型):福州、昆明、长春、哈尔滨、佛山、石家庄、南宁、常州、南昌、呼和浩特、温州、烟台、南通。


■三线城市(起步型):珠海、贵阳、太原、乌鲁木齐、绍兴、中山、嘉兴、唐山、徐州、金华、泉州、洛阳、兰州、海口、吉林、襄阳、汕头、潍坊。

仲量联行是唯一连续3年入选福布斯白金400强企业的房地产投资管理及服务公司,业务遍及全球60个国家逾700个城市。
首席记者 刘邦云 记者 弋静

人生路上的十點重要提醒



  一、買個鬧鐘,以便按時叫醒你。貪睡和不守時,都將成為你工作和事業上的絆腳石,任何時候都一樣。不僅要學會準時,更要學會提前。就如你坐車去某地,沿途的風景很美,你忍不住下車看一看,後來雖然你還是趕到了某地,卻不是準時到達。“鬧鐘”只是一種簡單的標誌和提示,真正靈活、實用的時間,掌握在每個人的心中。

    二、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要么辭職不干,要么就閉嘴不言。初出茅廬,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不要養成挑三揀四的習慣。不要雨天煩打傘,不帶傘又怕淋雨,處處表現出不滿的情緒。記住,不做則已,要做就要做好。

    三、每個人都有孤獨的時候。要學會忍受孤獨,這樣才會成熟起來。年輕人嘻嘻哈哈、打打鬧鬧慣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一下子不知所措起來,有時連一個​​可以傾心說話的地方也沒有。這時,千萬別浮躁,學會靜心,學會忍受孤獨。在孤獨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昇華。不要因為寂寞而亂了方寸,而去做無聊無益的事情,白白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四、走運時要做好倒霉的準備。有一天,一隻狐狸走到一個葡萄園外,看見裡面水靈靈的葡萄垂涎欲滴。可是外面有柵欄擋著,無法進去。於是它一狠心絕食三日,減肥之後,終於鑽進葡萄園內飽餐一頓。當它心滿意足地想離開葡萄園時,發覺自己吃得太飽,怎麼也鑽不出柵欄了。相信任何人都不願做這樣的狐狸。退路同樣重要。飽帶乾糧,晴帶雨傘,點滴積累,水到渠成。有的東西今天似乎一文不值,但有朝一日也許就會身價百倍。

    五、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有的人眼睛總盯著自己,所以長不高看不遠;總是喜歡怨天尤人,也使別人無比厭煩。沒有苦中苦,哪來甜中甜?不要像玻璃那樣脆弱,而應像水晶一樣透明,太陽一樣輝煌,臘梅一樣堅強。既然睜開眼睛享受風的清涼,就不要埋怨風中細小的沙粒。

    六、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要談論自己,更不要議論別人。談論自己往往會自大虛偽,在名不副實中失去自己。議論別人往往陷入雞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糾纏不清。每天下班後和你的那些同事朋友喝酒聊天可不是件好事,因為,這中間往往會把議論同事、朋友當做話題。背後議論人總是不好的,尤其是議論別人的短處,這些會降低你的人格。

    七、機會從不會“失掉”,你失掉了,自有別人會得到。不要凡事在天,守株待兔,更不要寄希望於“機會”。機會只不過是相對於充分準備而又善於創造機會的人而言的。也許,你正為失去一個機會而懊悔、埋怨的時候,機會正被你對面那個同樣的“倒霉鬼”給抓住了。沒有機會,就要創造機會,有了機會,就要巧妙地抓磚。

    八、若電話老是不響,你該打出去。很多時候,電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它不是花瓶,僅僅成為一種擺設。交了新朋友,別忘了老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交際的一大訣竅就是主動。好的人緣好的口碑,往往助你的事業更上一個台階。

    九、千萬不要因為自己已經到了結婚年齡而草率結婚。想結婚,就要找一個能和你心心相螢相輔相攜的伴侶。不要因為放縱和遊戲而戀愛,不要因為戀愛而影響工作和事業,更不要因一樁草率而失敗的婚姻而使人生受阻。感情用事往往會因小失大。

    十、寫出你一生要做的事情,把單子放在皮夾裡,經常拿出來看。人生要有目標,要有計劃,要有提醒,要有緊迫感。一個又一個小目標串起來,就成了你一生的大目標。生活富足了,環境改善了,不要忘了皮夾裡那張看似薄​​薄的單子。

2012/04/25

船務工作


本課程完全搞定SHIPPING, 從完全不懂到完全都懂,澄清FORWARDER (承攬商)與報關行的角色,從出口通關到進口通關,提單及報單的認識,教您計算海空運費及算材積,教您怎樣處理通關過程中的突發狀況,學會如何報關,教您把球接好,不再忙、茫、盲,輕鬆搞定船務工作!
         ■上課日期時間:
 2012/05/18,25(五) 09:30~16:30二天 12小時
■課程名稱:台北班【確定開課】
船務工作完全通

■課程大綱:
一、 如何物色承攬業接運我們的貨
二、 釐清與撇步 (空運與承攬)
三、 空運提單
四、 空運運費的計算
五、 海運提單
六、 海運運費的計算
七、 海運運輸中船務人員要知道的事
八、 船務中英文詞彙
九、 出口貨物報關
十、 出口查驗貨物(驗關)
十一、 轉運貨物的通關
十二、 三角貿易轉口貨物通關作業
十三、 快遞貨物出口通關作業
十四、 出口稅則分類、估價及稅費
十五、 出口放行、裝運
十六、空運進口貨物的交運過程
十七、 進口貨物報關
十八、 進口貨物的查驗(驗關)
十九、 進口稅則分類、估價及稅費
二十、 繳稅放行
二十一、 貨櫃場作業
二十二、 通關知識庫—出口通關
二十三、 通關知識庫— 進口通關
二十四、 通關知識庫—進出口通關
二十五、 通關知識庫—海關驗貨 (驗關)
二十六、 通關知識庫—郵包通關
二十七、 通關知識庫—快遞通關
二十八、 通關知識庫—物流中心



          ■課程對象: 國貿相關業務人員、經理、船務人員、業務助理、廠長、
                            行銷、財務採購、生管人員、研發及對本課程有興趣者。

■講         師:    安瑟管理顧問公司資深顧問及講師
美商凱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縣進出口公會
美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職訓所國貿文書班講師
中華貿易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華彩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上課地點: 上課前另發上課通知及詳細地圖
■課程洽詢:              03-5612888       廖小姐

令人清醒的语录80条



1、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
2、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珍贵的财产就是你的心。
3、人生中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最长久的拥有需懂得珍惜。
4、真的,理想的伴侣要补足对方的缺点,而不是互犯同一个缺点。
5、人生不是要按别人的想法去过,而是要跟随内心,做自己想做的那个人。
6、对你最好的那个人,换句话说,也就是最好欺负的人。天下间的女人,总是最会欺负对她最好的那个男人。
7、宝贝,脑袋里别装那么多的自以为,其实爱情无需太谨慎。此刻,他若是你的,便足够。缘,让它来,放它走。
8、好的爱情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是他们对爱情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
9、林徽因:我们一直是在离别中,比如和爱的人,和伤害,甚至和时光……
10、有些事明知已经过去了,却仍然固执地去回忆去想念;有些人明知已经走远了,却依旧固执地去留恋去投入;有时候明知心里很累了,却还要固执地去支撑去顽抗。那些没有意义的人与事,就统统地放下吧,还能固执给谁看呢?一个人的固执,看似是牢不可破的护甲,其实刺伤的正是自己的心。
11、如果我在等一个人回来,我会希望她看到我的时候,我是一个很值得他欣赏的人。
12、平静的生活就像一杯白开水,喝起来淡而无味,却不知道正是它的纯净无暇才让我们的生命幸福。我们要用一杯子水的单纯,去面对一辈子的烦杂。
13、自己不做出点样子,人家想拉你一把都不知你的手在哪里。
14、人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拿得起是生存,放得下是生活;拿得起是能力,放得下是智慧。有的人拿不起,也就无所谓放下;有的人拿得起,却放不下。拿不起,就会庸庸碌碌;放不下,就会疲惫不堪。人生有许多东西需要放下。只有放下那些无谓的负担,我们才能一路潇洒前行。
15、思念是一种病。幸福的是你病了,他也病了;不幸的是,他康复了,你却一病不起。
16、两个人在一起多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在这个人心里待过。有些人哪怕在一起一天,却在心里待了一辈子;有些人即使在一起一辈子,却没有在心里待过一天。
17、三个方法解决所有问题的方法:接受,改变,放开。不能接受,那就改变,不能改变,那就放开。
18、我想谈一场永不分手的恋爱,就算吵架,就算生气,我们也会在一起。就算我们很忙,就算我们很累,只要见到彼此就会温馨一笑,我们会一直走下去。蹒跚漫步,夕阳西下,白头到老,相濡以沫。
19、成功没有快车道,幸福没有高速路。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不倦的努力和奔跑;所有幸福,都来自平凡的奋斗和坚持。
20、有没有人爱,我们也要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不埋怨谁,不嘲笑谁,也不羡慕谁,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21、你若将过去抱的太紧,怎么能腾出手来拥抱现在?
22、人最值得高兴的事:父母健在、知己两三、盗不走的爱人。其他都是假象,别太计较。
23、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
24、机会不是等来的,而是争取来的,就像吃饭,如果光等着吃别人送到你碗里的菜,你可能就吃不到自己想吃的菜。
25、我们的生命,就是以不断出发的姿势得到重生。为某些只有自己才能感知的来自内心的召唤,走在路上,无法停息。
26、有人说,人生像是一个苦瓜,即使在水中浸泡,在圣殿中供养,放入口中,苦味依然不减,这是人生苦的本质;也有人说,人生像是一杯白开水,放入蜂蜜就是甜的,放入盐就是咸的。其实,人生的痛苦和快乐,都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心是苦的,人生便如苦海无边;心是甜的,人生处处都是曼妙风景。
27、你是不是总是会为了某人而不断地修改自己的底线?不停地为某人找借口,不停地想去原谅……可是,傻孩子,可能他没那么喜欢你……
28、一个成熟的人,应该少一些愤愤不平,少一些恶语中伤,多一份宽容与理解。过去不理解的,以后会理解,小时候不理解的,长大了会理解,长大了不理解的,年老了会理解。理解别人,其实也就是理解自己。
29、爱上一个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机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续地爱一个人就要靠努力。世界上的人虽多,但在下雨的深夜陪你回家的,实际上只有一个。
30、想找个保鲜盒,把你给我的那些感动都装起来;当我不那么喜欢你的时候,就拿出来回味一下。
31、一个内心丰富的人既不害怕独处,也不害怕人群,因为他们可以在独处时心中绽开大千世界,也可以在人群中保持一份恬淡清寂。
32、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的忘记。当经历过,你成长了,自己知道就好。很多改变,不需要你自己说,别人会看得到。
33、希望有那么一个人,在我安静的时候,明白我的沉默;难过的时候,紧紧地拥抱着我;需要倾诉的时候,耐心地聆听。
34、等待太久得来的东西,多半已经不是当初自己想要的样子了。世上最珍贵的不是永远得不到或已经得到的,而是你已经得到并且随时都有可能失去的东西。
35、如果遇到一个喜欢跟你忽冷忽热的人,请转身离开。如果遇到一个喜欢跟你经常不复短信玩躲猫猫的人,请果断离开。如果遇到一个喜欢跟你暧昧却不给任何约定承诺的人,请加速离开。离开是去邂逅那个内心坚定的人,离开是为更好的幸福。所有不以一生托付的交往都是耍流氓,因为寻找安稳恒久的人伤不起!
36、每天晚上疲劳地坐到椅子上时,才感觉真真切切地过了一天。人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努力,而是方向。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牛叉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即使看不到未来,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依然相信,自己错不了,自己选的人错不了,自己选的人生错不了。第二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其实,还是梦想。
37、爱是两个人的事,如果你还执着着,纠缠着,原地打滚痛苦的爱着。时过境迁之后,你会发现,是自己挖了坑,下面埋葬的全部都是青春。
38、有时,一个笑就击败了一辈子,一滴泪就还清了一个人。
39、我们太年轻,以致都不知道以后的时光,竟然那么长,那么长,长得足够让我忘记你,长得足够让我重新喜欢一个人,就像当初喜欢你那样。
40、这一次,你敢不敢,像第一次恋爱那样爱,像最后一次爱那样爱?

41、抢得走的东西,原本就不属于你。
42、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43、不喊痛,不一定没感觉。不要求,不一定没期待。不落泪,不一定没伤痕。不说话,不一定没心声。
44、成功根本没有秘诀,如果有的话,就只有两个:第一个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就是当你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再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
45、外貌对于我来说,只有性吸引力,因为它不永恒,有个载体在那里,终会看腻。但智慧就不一样了,你永远不知道它下一秒会以怎样的方式呈现——那永不厌倦的美!
46、生命太短,没留时间给我们每日带着遗憾醒来。所以去爱那些对你好的人,忘掉那些不知珍惜你的人。
47、家世好的女孩,会有爸妈铺好华丽的金砖大道;相貌好的女孩,会有男友老公鞍前马后尽献殷勤;运气好的女孩,会有贵人相助而平步青云。真是“不幸”,我似乎哪个都排不上,但我有幸知道“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我虽平常,但不愿当被附属,我坚信,让自己强大就是最大的幸运。
48、有些痛,说不出来,只能忍着,直到能够慢慢淡忘。
49、我们总是挂念情爱太多,念挂亲恩太少,前者如一餐美食,一场盛宴,撩拨着浓浓欲望,让人忘情投入,欲休难止;后者如同身边氧气,时刻滋养我们,无声无息,但总是被忽略遗忘。欲望会让你得到最想要的,也会失去最重要的,回首总已迟。
50、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人的心。
51、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不再承受身外的目光,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为自己活着;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做喜欢的事情,爱最亲近的人,抛弃伪装的面具,不再束缚情感的空间;从今天开始,帮自己一个忙,卸下所有的负担,忘却曾经的疼痛,抚平心灵的创伤,让自己活得轻松而充盈。
52、爱情再坚固,也无法承受忙碌的侵蚀,你忙得天荒地乱,你忙得忘记关心,你忙得身心疲惫,你忙得无所适从,但是,爱情不能等你有空才珍惜。
53、离职了,但因此能完成向往已久的旅行;分手了,但因此整个人充满能量。别人眼中的失败,可以是你自己认定的成功,反正成功有很多样子:会煮面,会劝架,会踢球,都是某种成功。我们不必因为厌恶大众对成败的定义,就负气说人生根本没有成败之分,我们可以为自己建立成败的标准。
54、对讨厌你的人最好的反击是,保持微笑和光芒四射,他们最不希望看到这样的你。
55、人最软弱的地方,是舍不得。舍不得一段不再精采的感情,舍不得一份虚荣,舍不得掌声。我们永远以为最好的日子是会很长很长的,不必那么快离开。就在我们心软和缺乏勇气的时候,最好的日子毫不留情地逝去了。
56、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57、每一段爱情,都会从激情走向平淡。开始时电击般的兴奋和痴情,慢慢变得温和平静,少了冲动,开始觉察心中人的缺点,也会为失去新鲜感而烦躁不安。其实,爱,不过是在繁华落尽后留在身边的那一个。只是,你愿意与谁一起去看那细水长流。
58、其实,爱情说穿了,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就是男人和女人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搀扶,互相关爱,互相取长补短、安慰体贴。故事的场景,永远是家庭与社会;故事的情节,永远不外乎一个男人喜欢上了一个女人或一个女人喜欢上了一个男人;故事的结局,不是悲剧就是喜剧,永远没有中间的道路。
59、爱情里,没有规则、没有输赢、没有对错、没有英雄、没有智者、更没有天才……在经典的爱情里,只会有两个傻瓜,牵着彼此的手,傻傻地爱着,傻傻地生活着,傻傻地度过一辈子……
60、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等的那个人,一定在不远处寻找着我们。

61、真心爱你的人永远不会放你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境。
62、做别人,做得再好也不过是“某人第二”;做自己,却永远是自己的第一。
63、孤单,是你心里面没有人。寂寞,是你心里有人却不在身边。
64、微笑不用花一分钱,却永远价值连城。
65、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坏的执着,迷惑和错误的见解是最难逃脱的网,爱是最难渡过的河。
66、在说话之前,先听;在回应之前,先想;在消费之前,先挣;在退出之前,先试。
67、喜欢一个人是种感觉,不喜欢一个人却是事实。事实容易解释,感觉却难以言喻。
68、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别人也许会同情,也许会嗟叹,但永远不会清楚你伤口究竟溃烂到何种境地。
69、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诠释了不堪一击的爱情。
70、我们如何相爱,唯有我们自己知道,是不可以拿来标榜和炫耀的,如果爱仅是一种形式,我们会在无形中忽略它的质地。情至深则爱无言,情至切则爱无声。因为有爱,我们不畏惧生命的漫长,不担心落日后的暗夜。轰轰烈烈难以长久,细水长流难以坚守,但有了相濡以沫的支持和理解,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71、如果有一天,当你跟你爱的人发生争执,你就让他(她)赢,这时他(她)又赢到什么?得到什么?所谓的输,你又输掉了什么?失去什么?其实,争执在很多时候,没有留下任何输赢,却失去了很多本应珍惜的感情。
72、原来只要分开了的人,无论原来多么熟悉,也会慢慢变得疏远。
73、不要等到了一个笑容,才面露慈善;不要等被爱了,才去爱;不要等到寂寞了,才明白朋友的价值;不要等到一份最好的工作,才要开始工作;不要等拥有许多,才开始分享;不要等别人受伤了,才乞求原谅;不要等分开了,才想到挽回。不要等待,因为,你不知道等待需要花费多少的时间。
74、你喜欢我,因为我是个不错的人,但你爱他,哪怕他是个错的人。
75、用粗茶淡饭养胃,用清新空气洗肺,让灿烂阳光晒背,有空时朋友聚聚会,忘却辗转尘世的累。
76、沟通心灵的桥是理解,链接心灵的路是信任。
77、庄周: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78、柏拉图: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79、梁文道:一个女人一定要有自己过好日子的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这很重要。
80、《河东狮吼》: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

西方经典小说观察

-在现代文学馆的讲座全文     陈家桥

那么,先讲第一个问题。我不想以一种线性的、历史的、时间的连续来总结或回顾西方经典小说,我只想以我的感受,觉得哪些作家重要,那些作家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时代、影响了人类,它对我们思考这个世界,对我们内心良知的承担,在拓展我们内心的体会、感悟、冲动,在我们面对博大的经验材料方面,使我们的良心有更大的边界,更强的力度去观照世界,哪些作品真正给我们这个世界做出不朽的贡献。但是,每一个人的感受方式、认知方式不同,我觉得,实际上是一个充分个人化的东西。

我觉得对西方经典小说有三个作家非常著名,非常重要,一位是夫卡、一位是乔伊斯、一位是普鲁斯特。我这么说可能有点绝对,但这三个作家可能是在现代作家里面,就是说靠近现代,形式感很强,小说有很多创新的角度,他们的作品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某种控制作品内在形态的能力,或者说呈现那种深处的人的障碍,那种承担的分裂的强度以及对这个世界重新认识的整个的历史经验,他们在面对材料,在重新进行自我组织的时候,发生了这么大的改观,无论是审美上、认知上,从小说的功能上,从作家自己的这种经验书写上,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观念是最平庸的东西

我们说卡夫卡,实际上从现在的角度,一般地说,不可能绕开卡夫卡,我不是说我们这些年龄的这么说,就是说从八十年代以后,当整个西方小说的观念、艺术、思潮,包括卡夫卡、乔伊斯,一些西方作家实际是被完整地接受过来了,它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叙事的狭隘的形态,等等,这些外在的因素,已经真正融入到了中国作家里面,并且很多人在叙事上在学习他们,但有一点,那种叙事策略和语言方式,包括那种经验材料组织上的学习、借鉴,实际上是比较外表的,深层的创作动机实际上可能还是来源于这些作家在整个现代大的处境里面,包括在整个广义的意识形态里面,甚至包括小说的一些技术策略在内的所有叙事方式里面,他真正做到了某种优先,优先表达的东西,它表达的强度、深度、广度,是一般的传统的经典的作品达不到的。文学作品对时间对经验对艺术的表达,实际上还有一个优化,有一个选择。但是,我看到一种倾向,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卡夫卡或类似于卡夫卡这样的方式,我们在接受卡夫卡时还是有障碍的。那我为什么对卡夫卡、乔伊斯、普鲁斯特中,特别着重强调卡夫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不管你从人的存在,从人的社会经验、从人的生活,个人史、人的社会位置,从人的本体,从人的感受、经验,从任何一个角度出发,卡夫卡可能都在上世纪初真正是表达了现代人的一种最基本的困境。实际上这种困境是什么呢?每个人理解不同,但我理解的卡夫卡,人的存在的困境。这个词的边界看起来也很大,但我更愿意说这种存在就是狭义的存在,不是说这个人遇到什么人生问题,而是说,作为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有感知,每时每刻都有感受,每时每刻都有思想,卡夫卡可能是在那么遥远的20世纪初,它感觉到人的存在的障碍、这种压力、这种焦虑,这种不适,那么职业批评家会说,卡夫卡的反应是什么?实际上就是异化,人有可能在上世纪初,在现代整个存在的记忆里被异化。人们也想典型地体现这个,可能从形象上可以说它是变形体,人变成了虫子,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在我们的古典作品里,可能人也有变化,但是断然不必变成虫子以后还有那么真实的叙事材料的组织,那什么意思呢?有可能在古典的形态的作品里面,在奥斯丁、在巴尔扎克,包括托尔斯泰这些作家的作品里,批评的向度是比较单一的,如果人变成虫子,那么我就可以按照人变成虫子的经验方式来进行书写,但是以我的阅读经验来看,没有哪一个作家把人变成了虫子写得那么合理,那么顺畅、那么高度地顺应作者的主观意识、愿望,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成为一个虫子,是他主动选择成为虫子,因为别的对人的存在况味的表达和描写,是做不到的,你还是人,是人在写人,人为什么会变成虫子呢?这是一种强制叙述,这个前提是给定的,它变成了虫子,他某天早晨起来,家人打开家门,发现他躺在床上,不是卡夫卡,不是K,是一只虫子。就是说,检验一个作品是否经典,一个经典的故事是否成立,在这个关口就会呈现出来,一个有问题的作品,我们就会质疑,我们就不会相信,始终进不了这个叙事通道,这怎么可能呢?你要描写,你要了解,你要呈现这个场合,你必须要了解,卡夫卡基本上不需要那样,那我说,实际上是把这种质疑,这个被批评的单向度的作品,压制在他在后面的所有作品里面,他有可能被扫地出门、有可能不能上班,他怎么面对他的父亲等等,这些叙事图景里,它的每一个细节,它解决前面的合理性,它解决好没有,那我认为,它解决的好与坏,解决的是否充分,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提出了这个问题,人是被异化的,它比较极端也比较形象,有象征、有表现的手法在里面。我们不可能仅仅提触文学作品,甚至接触其他的叙事样本,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整个人类在20世纪,人被异化了,他不是单独作为个体被异化,只是比较极端,他是作为社会最基本的材料,作为一个哲学的材料,作为一个认知对象被异化。

卡夫卡,我最欣赏他的是《审判》里的诉讼,他有很多作品如《城堡》和《美国》,我倒更欣赏《审判》,这可能也来源于,我最早接触他的作品是《审判》,那么我一下子觉得,整个人生的感悟,整个深层的内心的最本真的对世界的对接,对卡夫卡《审判》所塑造的K,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朋友读过这个作品,如果没读过也没影响,因为伟大的作家他是这样突破边界,广泛地流散出去,触及到各个角落。

那么我说《审判》这个小说,它的精神不是所有小说能要求的,小说是要求那种对细节的传达背后有作家的创作的原创力,最高度的契合某种他的体认,这个可能是最重要的。

那么卡夫卡《审判》这部小说,实际上就是说,人需要一场官司,他有一天早晨突然宣布要被逮捕,他有案子,尽管他也有质疑,凭什么说我有一个案子,凭什么要抓我?但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如何抓捕他并且要判他有罪的漫长的审判的程序里面,他如何完成它的每个步骤,这就反映什么,这就反映了这个存在的困难不是世界的,至少从小说写作来说,不是真的是世界强加给你的,而是他主观选择的,这就意味着什么,这就意谓着,这个最大的存在是他自己,不是说这个世界。这符合现代人的思考,我们在精神领域面临的问题,我们内心面临的一些障碍,实际上是和人的本体有关。但是你说,任何文学作品,在经验组织的时候,在叙事材料里,在组织流程的时候,没办法对本体进行这样的描述,文学干什么的,文学是写人对世界的关系,是写人面对的每一件事情,所以《审判》这个作品就要写卡夫卡塑造的K,他主观地、拼命地、不遗余力地、竭尽所能的参予、建构、形成这样一种局面,它真正成为这个事情的主角,虽然他那么困难,那么被动,掌握不住命运,但他必须要参与进去,他每时每刻都感到很困难,为什么?因为他主动地在寻找一个他有罪的结果,但是所有人对他都很冷漠,所有人都体现出这种配合,面对K的所有人的表现和行为,那种特别可怕的冷漠组成了这个世界荒凉的图景。当他走进一个破败的审判他的一个楼房的时候,我认为他看到了触目惊心的情景,看起来是勇敢的、无序、无聊的图景,但这个场景背后实际上渗透着对这个人的遗忘,甚至K并不重要,这场诉讼并不重要,但是,作者为什么要这么不重要的人寻找自己,一个人为什么要寻找自己有罪呢?他罪又在哪?如其说K是在寻找组织,他参与的审判,不如说是他自己以被审判的角色来建构一个对自我的审判,如果再往下说,那就可能有一种自我和另一种自我的审判,并有强烈的效果。

如果进一步看,《审判》这个作品涉及到的司法体系,它只是整个社会的科层化的官僚化的体制的一个缩影,这就出现了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说,一个科层化的、一个官僚化的、一个高度体制化的社会,在社会组织形态里面,组成了你无法抗拒的外在形态,这个外在形态对人的外在压力导致异化的外在条件,使你变得无所适从、无处可去,使你无处辩驳

我想这个经验大家都有,无论你是一个职员,一个官员,或是一个被抛在体制外的人,实际上,你无法脱离逐渐渗透到你面前的科层化的,官僚化的这个体制对你的控制,压制。很简单,人的户口、你身上带的卡片,你出门坐的公交车,你所面对的一条街道,你每天所遵循的秩序,文明发展到一定的结果以后,一方面是进步的,同时还有大量的约束性摧毁,或者说使你不自如地、不顺畅的这样的一个网络,使你深陷其中。我觉得卡夫卡很准确地预见了这一点,为什么在卡夫卡之前就没有人预见到这一点,我只能说卡夫卡是一个天才,另外,天才的产生是有它的时代条件的,就是说,那种科层化的、官僚化的整个人类的网络化的体系,在一百年前在现代社会出现了。

社会是进步的,历史是往前的,但我们评价的尺度是保守的,还是古典的,在这种交叉里面,它有可能是单向的,就认为,历史是进步的,但是你如果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来评价这个社会的时候还是会发现,文明在进步的同时,它被压制的东西,它负面的东西,每个人在享受时所付出的代价,永远无法预知的,无法抵御的那种东西会覆盖在你面前,那么卡夫卡抓住了这点。今天的网络,更民主、更自由、更人文,更个性化,大家如果认真地想,网络这种短暂的蓬勃的历史就会发现,它也露出了许多弊端,它也反映了一种在虚拟世界,可能有另外一种暴力的倾向在等待着我们,所以我并不认为以网络为代表的新的传媒、新的知识图景,会给人们提供更为开放的某种未来,网络有可能会带来另外某种面貌的,一方面是自由,另一方面有可能是高度紧张、高度被封死在某个点上的未来生活,逃无可逃,在摄像头,在网络,在IE地址,明确,在所有的新条件里,每个人最终都会被定位,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在主观表现的时候,都可能被获取、被截获。生存的、存在的空间、一方面是在某种话语方面的爆炸,另外一方面有可能被缩小、被封闭,卡夫卡就指出了这点。我说卡夫卡的预见人的异化存在的困难、实际上一点也不影响我对卡夫卡写作能力的称赞,一个好的作家,必须有好的写作能力去支撑,没有写作能力全是空的。小说不是观念,对小说家来说观念最不值钱,观念最平庸,观念最混蛋,因为观念是可以被贩卖的,我们要考察一个小说有什么支撑,然而小说是通过细节,所有细节是通过写作能力来支撑的,写作能力从何来呢?如果一个负责的作家,一个好作家,他是用他的内心来写作,用他内在的语言来写作,一个好作品可以说他一定是有超强写作能力的,然而这种写作能力,它又不仅仅是策略和技术,一个好的作品一定可以是有超强写作能力去塑造、去保证的,和一个人的内心的强大,和他观照这个世界的广度和参与世界的深度结合在一起的。那么卡夫卡有这种能力,他有一个在极限上写作的能力,他能把人推到这个极限,有一个极限的能力,然而这样一个高强度的承担,他还能够书写他的日常生活,他的日常生活还要存在?一个坏蛋也好,一个好人也好,一个悲观厌世的人,并不是在这一刻离开了这个世界,它在这一刻还要展现,还要和其他人相遇,他要在整个叙事流程里面把他自己展现出来,那么他展现的是人物吗?实际上是作家,那么最伟大的作家,或者是变成虫子,或者歌手约瑟芬,他塑造的人物都是非常有难度的,但这种困难并不是原因,像是刚刚被格式化、刚刚被掏空了,来到我们面前,它就这么困难,然而它才刚刚开始的时候,最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呢!能有多可怕呢,我必须去写它。这样的写作就是在极限上写作,高难度地写作。然而如果我们放下姿态,以一种平和、真诚的、坦然的开放的内心充分观照这个世界的看法,就有可能是这种存在难度,必须下降到日常层次,必须常识化,人有可能被异化,必须被警惕的常识,必须感觉到,我们都意识到这种高度官僚化、体制化社会会成为常态,如果你主观选择,不是你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而是你选择在这个社会怎么办?那么,卡夫卡在这样的难度上写作,体现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犹豫不决,体现犹疑,不像古典作品,不像狄更斯的作品,为了他的人生理想、人生目的,他一定要往前,一定要进步,一定要克服障碍,这个在现在来说太简单,或者说他有可能失效,这样的一些处理方式,现在它的功能在萎缩,我只是说,他是一种单向的,他的人的生存焦虑往往是无效的,他只是人的生存的角度,往往不是社会的角度,也不是理想主义的角度,有时是恶的焦虑,是变坏的东西在扼制他,比如在狄更斯的作品里,如果是坏的东西我们就改良他,这是一种处理方式,但如果坏的东西是自己内心产生的呢?是自己参与其中的呢?是自己被裹挟在其中呢,好、善、坏并存,你怎样去剔除呢?这就有复杂性,他可能也在解决,也意识到,不会象现在的作品这样充分来到你的面前。

卡夫卡在写《歌手约瑟芬和耗子民族》时,有种质疑,他强烈意识到,每时每刻都有一种危机,她被批评过,她自我不能确定是艺术家,她与这个世界的关系不确定,价值体系是紊乱的,是不稳定的。所以我们仅仅反讽,我们批判、我们质疑一位艺术家很不可靠很荒唐,这个不够,不是这样的,那卡夫卡写这部作品,他意识到这点,伟大就在这一点,他一方面说她是艺术家,反讽,一方面说他不是艺术家,她自卑,厌恶,恐惧,就是在这两者之间进行摆动,一会儿是艺术家一会儿不是艺术家,二元的叙事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说这样的话,还是被封闭在传统的叙事经验里,他要进一步拓展约瑟芬的承受能力,他就一定要写她的犹豫不决,一定要写她不断变化的身份,他就一定要她不断变化身份的时候周围人存在的那种认知和感受,公众也很疲劳,大众也很疲劳,社会也很疲劳,甚至一种制度也很疲劳,疲劳并不仅仅是主角的,并不仅仅是艺术家约瑟芬,而是高度一体化的系统化的社会始终面临着崩塌的可能,每一个人都在衰竭,怎么办?所以我就说,看了这个作品你就会发现,人生像小丑的,人在表演,首先是约瑟芬在表演,口哨吹得特别好,吹出各种旋律,表达民族的心声,当她悲伤的时候,她的口哨立刻变得特别的抑郁,变得特别的滑稽,变得特别的不可亲近,公众知道她,都在倾听约瑟芬的口哨声的时候,判断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艺术的方向、艺术的感染力,早晨的口哨特别好听,晚上的口哨特别难听,怎么办?那么公众什么态度?公众一致要求约瑟芬用饱满的精神来吹口哨,这是正方,这是歌颂约瑟芬的群体,还有一种厌恶约瑟芬的听众,他们巴不得她不能吹口哨,甚至巴不得她失声,声带撕裂,不能吹口哨,实际上是对艺术的拒绝,进一步往下看,实际上公众也体现了他们的暴力,公众也忍无可忍,公众也不知道自己的立场是什么!整个小说处在这样一个通道里面,在不停地变化,每一个人的身份紊乱了,每个人都不能坚持自己的自我批评。那我说,用这样的视角来凸现民族的方向,比单纯地歌颂一个民族的伟大前途,或者是恶劣地、穷凶极恶地去指责、批评一个群体的意识、美学的方向,这个强度是不一样的。首先困难在于,卡夫卡提供了复杂性,每个人是摇摆的,这暗含了这个社会现实,实际上每个人真正的际遇是相同的,是相遇的。所以象这样的作品,所以它犹豫不决,卡夫卡提供了复杂性。某种高度加速、累加的冲锋般的意向书写,可能特别好,那我们还不知道,这样写也挺好的,这样写也很意思,这样写也很有效果,这样写也特别能够把握一个民族的艺术方向,甚至这个方向是以停止这个民族的艺术前景为代价,很真实的,甚至倒退了,为什么不能表达呢?文学是干什么的?文学需要真实表达,人对这个世界的感悟,就是要传达这个审美经验的过程,你没有遇到过的,你从来都没有想到的存在图景,我写给你看,来到你面前,使你觉得我们被告知人类生活是这样的。

小说是对抗生活深层失败的方式之一

所以,就到了我们下一个话题,小说干什么?小说是这个世界对抗生活深层腐败有效的途径之一。这不是危言耸听,我并不排除有人特别热爱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是特别值得赞扬的,因为这种热爱的情素,如果每个人都悲观厌世这个社会就完蛋了,没有人喜欢悲观厌世,是热爱,是情感,是正义,是善良,是所有正面积极的词汇背后的人类的信息、资源,在承担历史的后果在往前,所以象我这样的作家,我从来不排斥像余秋雨先生那样的正面的整合我们的资源,热爱我们的文化,但是我说,在这个后面还得需要有人、有作家、有知识分子,还得需要有每一个个体去发现在遗忘的角落里面,经过一个反向或逆向的过程来热爱生活,处于困境中的人,生活面临腐败,内在生命的机制,心灵最幽暗的角度面对着障碍,他有问题,有问题的一个人也有生活,但谁来帮他一把呢,如果他不能立刻去热爱呢?是不是有人像他一样来感悟这个世界,使他能够也象余秋雨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这么健康、文化这么丰富、这么美好、传统这么悠久,也需要热爱,那我说,小说真的和散文、或者说诗歌文体样式承担的不同,小说从它最早诞生的雏形,或者说从它最主要的流程来看,小说往往是流浪的,讽刺的,个体的,个人的,特别是现在的小说更体现某种自我、细节,那为什么说这种细节能够对抗生活深层的腐败呢?如果一定找其中的原因的话,就是因为它的姿态,能够抵抗这种消极的、深层的生活的腐巧的倾向,与之形成一种张力关系,它能够对抗,小说提供的积极性,所提供的阅读的兴趣、经验的冲动甚至是回味,它能够有效地抵制,包围在一个早起卖菜农妇的早晨五点面对黑夜的时候的某种忧伤,小说能够表达这样一个农妇的准确的内心,能够让整个人类知道压迫在这个农妇面前的生存压力、存在的艰难,抓住她隐蔽内心世界中的一点亮色,然而他,不象诗歌那样直接去歌颂她内心的亮色,她的希望,而是用一种细节的方式、以小说的方式,甚至用荒涎的方式来讲述一个故事,来回亿一段往事、来组织一个事件冲突,从而来凸起,有效地仿制这样一种包围她生存的困境,外观的事件背后还有东西在支撑,这是什么?这实际是提供一种阅读,是流通的,是可获取的,这是什么?不是简单的歌颂,它一定是在阅读的快感过程中,使你产生、建构那种良知,所以小说的这种方式是能够抵制这种腐败的,我从来不敢忽视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某种腐败作出抵抗可能的坚持。

在传统的经典作品当中,特别在人道主义的高峰,比如在托尔斯泰作品中,在《复活》里,人道主义强大的精神,也对丑恶进行了辩析,对正义的社会情景提供分析,托尔斯泰也这样认为。但是,生活的腐败并不是社会面对什么压力,不是战与和,给生活带来的腐败,不是外在的有钱与否,不是阶级立场、社会变革,健康与否,给人带来腐败,往往有这样一种情况,面对复杂际遇的生活,是生活本身带来腐败,这样的腐败更隐蔽,更看不见更摸不着,更沉默,但有时对人的摧毁,更生动,更悄无声息,更微观,更有效果,对这样一种摧毁,怎么去帮助,我想小说提供了某种可能。

乔伊斯和普鲁斯特

我说第二个第三个作家,那么普鲁斯特和乔伊斯,乔伊斯他有一种天赋,大量的文体上的颠覆,无穷的分割,颠倒,普鲁斯特的时间处理,但这并妨碍《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这两部作品是人类的经典作品,是大作品,小作品很重要,大作品也很重要,大作品至少写的时间很长,写得很累,一般的,从我们现在来看,叙事的方式带动了人的感知方式变化,不像在古典作品偶尔展现的那种,它是颠覆性的。《尤利西斯》就是一个神话的改写,里面所有人物的独白、内心呈现,无所不能企及,我不建议大家去读这样的作品,如果读过也不要后悔,毕竟我们是与伟大的作品相遇,刚才说的三个现代经典小说作家。

美国
那么我们说第二个方面,离我们最近的,才过去,有两个国家特别值得我们去重新看,我们可能不得不承认,二十世纪的美国,很显现的、很强势的,无论是从文化,包括价值方面,当然更是从物质,从宏观去讲,所以美国特别值得关注。

还有一个是法国,现在一种倾向,那么我说小说是反观念的,有可能存在一种泛义的哲学的文化的观念变形,这种观念变形的特别快,很多法国朋友,很后现代,他们提供了很多分析这个世界的先进工具,它为人类提供了许多,影响了电影、影响诗歌、影响权威意识,影响先锋作品,甚至影响社会组织,这种观念的变迁,实际上对人的影响非常大的。

说20世纪,像福克纳,他的作品,当然也有非议,但是影响很多作家,拉美也出现那么多巨匠。刚才我说的主题,小说能够抵抗生活深层的腐败,有特别完整的体现,福克纳的《八月之光》《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等等,都非常著名,《八月之光》文本难度可能是最高的,很多作家都这样认为,《八月之光》很好,《喧哗与骚动》,兄弟姐妹们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特别坏,还有一个是白痴,那么这个白痴怎么写呢?

白痴也可以写啊,白痴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意识流的方式去书写,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写,无论是对白痴的书写,还是对一个恶的势力的书写,实际上是为了共同构成一个世界,这种所谓的恶也不是一般意义的恶,恶成为了一种经验材料,这个意思实际就是说,当我们面对腐败生活的可能时,我们就是要抓住这种可能里面的,你有可能去抵制的东西。所以,比如说,白痴的内心活动,如果你同情一个白痴的话,你会去抵制一个白痴的书写吗?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也意味着,生活的腐败是一种可能,是包围在你身边的一个随时可侵入你的一种特别坏的条件,你要想解决这个条件、解决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很重要的方式是书写,小说的对抗腐败是书写,书写本身是抵抗的条件,比如我们认为老大很坏,有些朋友会说怎么这么坏?这么坏有道理,我们就会发现如果他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他是有一个自发过程的,我们就应该接受这一点,我们可能会有一种反感,我们也会自问,你在阅读的时候,你会把自己去掉,仅仅是视角、把自己可能移植到作品中去,放到作品中,这种可能某种意义上讲,它催生了许多现代作品。传统的作品,它是不会这样做的,它是不会直接把一些恶的坏的东西加入到作品中去,但现在的作品可以这样做。

关于穷人
美国还有一位作家阿瑟米勒,写了《推销员之死》,是个话剧,我觉得他也很了不起,我在博客里写了一篇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他写的是美国无产阶级,从阶级立场来分析,我说无产阶级它就一定要从历史形态上被定型吗?从来没有这样说,美国也不是这样,它也有穷人,特别是现在,卡佛的《大教堂》,就写穷人,就写穷人生活的际遇,实际上它也一点不影响,不影响那个地方的人是怎么生活的,卡佛的作品里面我选择《大教堂》,还有一个叫《羽毛》还有《好事一小件》,如果没有读这些作品有点可惜,毕竟象这样的作品很难得,还有一个,我建议,我没有想到,在美国那样的社会里或在西方社会里会有人这样去写穷人,可能每个人写穷人的方式不一样,比如我们中国有位作家叫朱文,他写把穷人偷偷打晕,他写穷人写得故意很粗暴,就是给穷人一点出路,就是说他体现90年代的另外一种张力关系,在市场化消费化的社会里,还是有人在那样的生活方式上,让那种生活方式也能够成为一种普遍化的,也能够关照,但是我们看卡佛《大教堂》里就不一样,它有一种新的东西在里面。

另外,罗伯格里耶的《橡皮》,西蒙的《弗兰达公路》,类似这样的法国新小说,它完全是一种客观化书写,完全是无思想无象征的,剥离了所有的小说以前可能承担的隐喻的东西,直接书写看到的、具象的、客观化的世界和存在。就是说,就是把写作符号化,反象征,对应的是后现代思想,点状的无中心的反思想反权威,这样做的人今天特别多,不要中心,为什么要中心呢,如果有中心,那么多中心强加在我们身上并不使我们愉快,我们有没有权力反抗这个中心,丢开这个中心,不在这个中心包围之中,我们有没有这个权力,我认为有,所以我觉得如果从保守角度上看,如果这个世界没有这个中心,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紊乱,是不是所有地方都陷落、摧毁、瓦解了呢?进一步讲,是不是这个世界被一个中心给抓起来了呢,那也未必。世界并没有那么可怕,小说会告诉你这一点,没有中心也不要紧,世界全是痕迹,随时可以抹去,整个世界一片分裂,到处都是杂音,人类就不自在了吗?人类就即刻被告知走向灭亡了吗,实际上也不是的。那么法国那些思想者,在思想上告知你,比如说利奥塔,指出了宏大叙事的危机,当代人再写一篇《战争与和平》是不可能的,他就指出危机,没有人再像托尔斯泰写的那样虔诚,《悲惨世界》也不可能。我们从来不敢小看年轻人的审美、这种需求,往往他们会成为下一个中心,成为下一个价值体系的决定性力量,谁也不能忽视这一点,如果谁要忽视这一点,就忽视了这个世界未来的东西。
但是为什么说卡佛小说,为什么它一到中国就被接受了呢?包括被中国的左派所接受,是不是他的立场是左翼的,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左右这个区分,不是说穷人是左翼,不是说抵抗是左冀,但是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的时候,在接触经典作品的时候,我们是带着立场,带着视角,有可能接触卡佛《羽毛》的时候,实际上我们可能是带着同情心,带着同情穷人生活的心情去选取这样的作品来接受,那就说,我们现在在看小说的整个发展历史的时候,可能有这样的一个视角,就是取消了中心以后,没有中心了,那个控制作品隐暗的背后的人生主张、世界观是什么?难道这个世界真的没有看头了吗?难道整个世界是扁平化、难道整个世界是点状的吗?难道整个世界是网络化?这只是作品,你被这个作品吸引,到你面前之后,你被这种陌生性所强制的,这种没有中心的话题本身,覆盖了这个话语的危机,或者说覆盖了其他的可能,那就有可能还是有中心,并不是说有什么强加给这个世界,而是所有的人共同参与了对威权的塑造、建构和成立,我们能否预知,民主化、网络化、平民化、多重文本的写作的趋势里面,最后会见证什么样的东西?比如我们的社会是后现代的,麦当劳和中餐并存,这个后现代的图景,实际上也不仅仅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他有可能是对现代化状态到今天这个全球化时代,我们无法对抗,我们无法真正判断美学的走向,这并不意味着这个东西背后就没有东西。

这就是说卡佛小说,特别象《好事一小件》这个作品,也许有人看过,就是说去订一盒蛋糕,很不幸,订了蛋糕以后孩子去世了,然后女主人公和店员谈定了送蛋糕这个事情,但是,这个店员不知道她有丧子之痛,从送蛋糕这个细节上产生了争执,矛盾不断激化,我们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替她着急、替她焦虑,不对称,越是信息高速,越是知识爆炸,越是信息不对称的时候,越是资源和文明崩溃的时候,往往是这样,一个轻微的微小的细节,一个歧义就有可能导致一个重大的差别,导致一个重大的人生经验,千万不要以为这种信息的不对称是错误的,是客观的,实际上它是普遍化的,事情往往这样的,《好事一小件》在这样的不对称中在这样的错误中展开,只知道他的身份是美国平民,是所谓的美国下层人,就是说整个小说的叙述的生活中这一点还存在的,我们难以想象,象卡佛的作品,假如说这是表达上流社会的一个错误,是不可想象的,上流社会也有错误,它也有它的问题,但它的问题一定不同,那么就是说,卡佛比如他写《好事一小件》这部小说,它最后的结局,丧子的父母到店里去了,告诉对方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候小说体现了另外一种东西——和解,是应该求得和解的,这种和解是内心的和解,人是有弱点的,一味地强调那种张力对抗抵制的关系,实际上也是小说的可能,它有很多可能,这种和解方式很宝贵,它就是要和解,内心的强度一定要被下降,哪怕是痛苦的,哪怕是尊严遭到了诬陷,人的存在遭到了摧残,它也应该给下降到一个常识的存在,也应该被下降到一个现实的存在,只有下降到一个现实的存在,我们才能够知道这种关照是有效的。

那么我们可以理解为那么多网络作品,那么多自由写作的作品,甚至是往往是对经典作品的改写,那些悬疑的,那些对不可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那些极度的社会实践作出书写,在当代社会,在今天,在网络时代,我们对它作了瓦解,我看到很多网络写孙中山,很多网络更往前写什么皇帝的,实际上所有的人都在缓解,就从话语的角度上,所以说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必须在当代给它一个结果,恰恰在当代,它不是以一种所谓官方的宏大的、思想的、中心的视角去给,而是以平民的自由的、不设防的方式。这在今天的网络作品中是不用质疑的。

一种轻的方式
下面还要讲三个作家,他们也是现代的也是上世纪的,但是他们有新的体现,也可以称为后现代倾向,或者称为我们自己的倾向,一位是卡尔维诺、一位是博尔赫斯、一位是纳博科夫。小说它有轻与重之分,我说卡尔维诺是最轻的作家,他的书写,他的书写的效果是最轻的,并不是抛弃了重,而是用特有的小说的方式以轻来表达了某种重。他的《意大利童话》包括他的短篇《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包括它的一个非常别致的《寒冬夜行人》,可能有些翻译名称不一样,《寒冬夜行人》我想抓出来讲,就是说,他不是一个好小说,但它是一个经典作家的作品,特别体现在,经典作家他也会写歪掉,他也会写差,他会写得有那么一点问题,《寒冬夜行人》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作品,但是12个中篇作品里面,都写了一个开头,都说明一个故事刚开始,然后他用各种方式进入到另外一个故事,进入到另外一个故事并可怕,这是小说的技巧,甚至可以说是低级的技巧,就是古里古怪的一个策略,只要稍微聪明一点人都会觉得,任何职业写作的人用首尾结合的方式写12部小说这易于反掌,但我觉得他写的不那么一般,即便不那么一般,但还是有问题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我觉得他反向,他以小说的方式反对了小说,就象一个唱戏的人,比如说他应该是花脸,他撕破了他的脸,同时他还在唱京剧,这有必要吗?一个正在唱歌的人突然作了停顿,有必要吗?一个正在绘画的人,他撕毁了他的画页,又重新进行绘画,或者对它局部进行摧毁,除非这个技术是为了搭建后面共同的延续体,一个艺术共同体,否则,这是对于艺术的反动,那么我说卡尔维诺,他就在干这样的事情,因为小说反对小说,它是一个故事,通过什么来进行转换呢?比如看到某页,把某页撕掉了没有了,他必须到图书馆重新借这本书来看,在重新借的这本书上发现另一本小说,这是什么叙事呀。在一个传统小说里面,这样的叙事是不是很可笑呢?它是不是越过小说叙事的边界?因为小说叙事一般通过事件、人物,氛围、场合,通过小说要素来进行小说叙事的拼接,完成叙事的流程。如果你用一个外在的,偶发的、突然的一个事件来打断小说,重新再进入小说,你说这还是小说吗?如果你从现在的角度来说,从后现代的视角来说,难道一定要对小说设一个限度吗?它也不是。小说就是写故事,如果这个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也无可厚非。

但卡尔维诺除了这些作品外,还有《看不见的城市》这样的作品写得非常好,以一个到中国传教士的口吻,对成吉思汗口述的方式来写他看到的所有城市,在今天看来他是特别敏感地预计到了,他很准确的抓住在城市化进程中人的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写到某个城市,这个城市什么都没有,全是水管,全是管子,你说可能吗?我说完全可能,以后有的城市就是这样的,人不多,全是管子,里面供气、供水、供油。还有一个城市全是绳子,全是密密麻麻的绳子,还有一个城市语言快不行了,每个人都紧张不能说话,你说可能吗?也很有可能,这样的艺术品很重要,不是写一些感动的东西、歌颂什么,这会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写一篇很怪的东西也很重要,我说这样的一个作品,你写感动的东西,也可以写一点很坏的东西,一定切近内心的东西。很多坏是暴力的坏,我们现在所说的坏是一种无序的,一种没有价值的,那种社会真的有可能。中国城市化进程很快,达到40%-50%了,那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真的会被抛开了,每个人来城市生活,《看不见的城市》这样的作品,对中国简直太生动了,还有一个城市它建在空中,有可能吗?也有可能,有可能把城市建在月亮、建在火星上,也很有可能,小说有意义吗?很有意义。他的观念不一样,一个社会学家,他有可能用其他的方式来讲述未来社会是什么样,但卡尔维诺不一样,我认为他是一个思想家。
小说的文体特别不适合歌颂,如果一个人,如果歌颂不是他的关键词,而是真正的揭示现实,真正把自己的世界作为最有效的累加的沟通,把自己导入这个世界,介入了社会生活,全方位地、生动地介入到生活本身,去干预他生活的历史,而不仅仅是歌颂,这是卡尔维诺。

博尔赫斯
还有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博尔赫斯,他对我们理解小说,特别理解小说未来的可能,或者说理解作家与生活世界的关系,非常重要。许多人在学博尔赫斯,中国有很重要的一位先锋作家马原,从博尔赫斯身上拿东西,拿学习方式、甚至拿那种语气,就是说,我跟你讲一件事,这件事你可能不知道,这个事情可能还有事情,这个事情很怪。博尔赫斯他的小说不多,一部长篇都没有,如果火星上还有人,这个人还具有人格,还能下放人间,如果他看了博尔赫斯的小说的话,他也会吃惊。在这样的叙事里面体现它的奇迹,那么出人意料,经验方式的怪异,短篇小说的精致,我认为,他能够达到这种效果。我不觉得他的每一个短篇都很好,但他有一部分小说非常好,恰恰是大家都公认的一些小说我觉得反而不够好,象《玫瑰街角的汉子》就是一个效区的街角的男人的争斗,可能为了女人、或者为了一句话,或者为了一个态度杀人,它就有意外性,即便在这样的作品里,它也体现了认知的深度,那种意外的变化,体现一种经验,体现叙事上的新的东西,如果你把一个材料放到另外一个材料里面,对这个材料处理的时候,对这个材料的处理的漫不经心,它就是一种漫不精心的态度,反映了一种观照的能力。《曲径分岔的花园》,一个人如果为了告知一个情况,他必须去杀一个人,他才能把这个情报公布在媒体上,才能够把这个情报公布出去,这只是一个桥梁,我相信中国作品它都能做到,这不算什么,就是通风报信,但是在这个作品的背后,还有东西,他写了一个中国故事,这个中国故事,是这个小说进行了一种小说深层的膨胀、爆炸,他真正引爆的深度的东西,深度的文化细节,引爆这个东西是为了沟通,所有的故事都有可能,所有的资源,所有的故事都引爆,告知故事的共同体,进入了一个极端,故事是想像的东西,这与想像实际上是一致的,存在于历史共同体、价值共同体,这本身有灵魂,但是说,你要把这个故事、你要把这个多元化的多民族语言推向世界,甚至把被湮没的历史的东西抓出来,这就要建立一个想像的空间,而且他要追问,这个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要建立在想像当中,孤立的文化背景,这个表现在,它有趣,有趣最重要,有趣对抗一切,它有趣它可以对抗病魔,它有趣可以对抗绝望、它有趣可以对抗悲观,它有趣可以对抗浮躁,它直接和个体之间、和读者之间产生的东西,非常重要。那么博尔赫斯,他的小说很有趣。他还有一个小说《南方》,《南方》就是一个人,某一个男的,他突然在家里面,头破了,然后到疗养院去待几天,去坐火车,下了火车,到了一个地方被卷入一场争斗,莫明其妙被卷入,你说什么东西可怕,很多东西可怕,但这种可怕也很有现实性,可能很多人在年轻时都有这个经验,并不说明他很胆小,他害怕事情,不想卷入一件事情,这是主观的,小说不停地发生这样的事情,在经历这样的事,莫名其妙地被卷入进去,有几个人在搞无聊的事情,实际是与他没有关系,最终是什么结果呢?他被迫拿起刀子参与决斗,如果在俄罗斯或者欧洲这些传统社会里,在这个经验里面,决斗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关系到人的尊严、生命、价值,但在现代的南美社会,他变成了一个完全没有灵魂,假如你看不惯一个流氓你去跟他决斗,离开了这个现实也可以,离开这个社会也可以,但是他必须参与,这很微妙,他为什么要参与?就是说把一把刀子给他,我不去决斗,我要跑,躲到卫生间去,像个真正的胆小鬼那样,拦一辆出租车或找一匹马来,一下子像做梦飞起来,从屋顶飞到月亮上去,离开了这个空间,离开了这个现实,可不可以?也可以,但是他没有,他最后拿起了这个刀子参予了这个决斗,这是这个小说最值得品味琢磨的。他的所有细节里面,给了足够的准备,他是一个特别注重存在尊严的人,在他的存在自觉里面,他必须要主张他自己的存在,他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存在要得到表达,至少得到重视,他必须要感知到自己的存在,他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存在,得到自己的重视,我存在,存在那就意味着不是孤立地存在,不是意识上的存在,从意识上的存在跃升到事实上的存在,要本质的达到,只有存在迫使他,迫使他必须去战斗,必须去决斗,所以他才会拿起刀子。那不仅仅是尊严,我相信今天我们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意识,我们可能在坐地铁的时候,或者早晨醒来的时候,那种存在的自觉,那种主体意识,我相信比以前更强。
和传统的古典的境遇有所不同,古典里面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以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存在?但在今天,特别在现在,资讯爆炸的时代,这种多元的时代,每个个体存在方式高度自觉,高度警醒,他进入多层的感受,那个尊严,溢出了的美感、溢出了的舒适没有了,进入了广义的修辞,那么就很难描述,不是那种有尊严的存在、那种幸福的存在、那种舒适的存在,这个不能足以表达时代的状况,有时候那个自我存在意识是有待开掘的,现在很多先锋作品,实际上他不是在搞怪,是在拓展艺术,拓展人的存在之后,人在高度警惕之后,看待时代的方式有了微妙的变化,看起来他是被卷入争斗,博尔赫斯的伟大在于他所有细节都会推入这样一个效果里去,让你知道他的这种局面,他是必须那么做的。然而,作家是不会交待他必须这么做,必须要他自己去体会,这就是我说的博尔赫斯。

在外面
还有一位作家,我给大家谈一下我的看法,就是纳博科夫,我刚才说了很多美国的作家、欧洲的作家,纳博科夫是一位俄罗斯作家,流亡作家,纳博科夫是俄罗斯人,流亡到美国,后来移居到欧洲,流亡作家还有移民作家这两个概念不一样的,又有流亡作家又有移民作家。实际上他是俄罗斯作家,我丝毫不掩盖对俄罗斯民族的敬佩,对俄罗斯的深沉的美学品质,那种审美的高度,俄罗斯民族为人类社会作出的贡献,我相信很多人有同感。今天的俄罗斯艺术,我认为丝毫不影响它曾经的光芒,比如俄罗斯贡献了托尔斯泰,契坷夫,陀斯妥也夫斯基,这三个伟大的作家,但是,纳博科夫更多的体现俄罗斯的思想,俄罗斯的深沉,在流亡到欧美之后所做的一个,我可以称之为一个变态的反应,当然我说的变态是一个文本的变态,他面临的新的冲击,俄罗斯的审美经验,俄罗斯的思想情绪,它不再在广袤的土地上去看待这件事情,他面对新的事情,所以说如果象这样的作品,就有可能在西方,掩盖它的特殊性,包括他有一个小说《玛丽》,还有《文学讲稿》,都非常好,尤其我还想强调一下,《洛丽塔》,胆子很大,一个人对一个年龄很小的女孩伸手,有人总结,一个衰老的欧洲人,一个年轻美国少女,两个洲之间的文明冲击,但实际上,纳博科夫仅仅写了一个人,有可能我们会认为他这个人很坏,但是我觉得他在坏的同时,展现了他真实的过程,俄罗斯有一个非常明显的方面,他在现实主义描写的时候,在表达的时候,他的深沉性,深沉很显著,推进到你面前。


那么流亡作家,我还想说另外一位重要的作家,就是米兰·昆德拉,米兰·昆德拉作为小说家来讲,不是最顶尖的一流的小说家,但往往是这样的,不是一流的小说家,不是最经典的小说,更能看出一些小说的驳杂和丰富。一个好的小说家,他都有很强的写作能力,他有很强的定力,他有很稳定的价值观。但是米兰·昆德拉,他总结他的小说,他自己在干什么事情呢?《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玩笑》、《为了告别的聚会》《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他还是非常准确地抓住了小说的特点,从某种角度讲,他可能是比较显著的把那种政治的体会,那种政治方向和个人生活尤其是身体、欲望把这两个东西加入到同一个层面进行叙述,《玩笑》,一句随便说的话会致一个人被流放,这也是可能的,这个可能是直接可能,有存在自觉的,很微妙地卷入一场报复,小说就是这样,你必须要对面对真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50、60年代以后,人的存在,真实的存在就是这样,人格也是这样,丈夫可以告发自己的妻子,我觉得这个经验完全真是,这不叫经验,这叫材料,叫事实。但是,象《玩笑》这样的小说,包括《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活在别处》,当一个人面临这种政治上的选择,政治上的困境的时候,实际上它伤害的不仅仅是他的立场,不仅是他的价值,不仅是他的需求,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有一个政治身份的问题,伤害的不仅仅是他的尊严,还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伤害他内心的感受,伤害到他摸不着看不见的方面,伤害到他孤独的时候,伤害到他一个人躺到床上的感觉,伤害到这样的程度是最大的伤害,最深的伤害。剥夺一个称号、取消一个待遇,关三天牢也不叫伤害,当你一个人站在一片树林前,看到树林不再象树林,看到树不再美,人很差劲,世界很差劲,这是真正的生活的腐败,生活的腐败在这里。那么米兰·昆德拉他的作品,实际上是写的这样一种腐败的流亡的主题,这样的主题实际上是什么,他不象我说的其他人那样,还有一点忧伤的,他真正把人推进到欲望当中,当你站在自己的欲望面前,你还能干什么?你还快活吗?你还想干什么?你还自由吗?这种追问、这种描写,是他选取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解决他们存在的困境,解决他们绝望的压力,实际上当这个绝望和压力,往往在解决当中,恰恰整个欲望被分解,这个欲望本身,这个希望本身,然而当你取消了这个问题,当你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东西还存在。
在《为了告别的聚会》里面,小说讲得特别好,我们都有鞭笞、指责、批评,那些压制伤害别人的那些坏蛋的权利,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当我们互换角色,往往会更可恶、更嚣张、更不是东西,更引起愤怒、更坏,这更大地提出一种可能,任何外观的制度、体制,甚至是语言形态,它只是浸入了你的肌体、浸入了个体,激发你的恶,激发了人心向恶,激发了这种品质的衰败,激发了扩展增长,使人变坏,最重要的是人本身,正因为这样,他准确地描述了。同时,如果你回顾一下巴尔扎克的作品,我们会替他惋惜,惋惜什么呢?现在社会更加复杂,际遇更加难以琢磨难以把握,文学的难度在增长。权威的作品会越来越少,表现恶,不那么美好、不那么神秘,那些体现异端,那些表现焦虑,体现分裂,反对象征,只追求表达需求的作品可能存在,经典作品,在当今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谢谢大家!(以上为陈家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所作的报告,根据录音整理,为了保留讲话内容的全部,所有口语未做调整,予以保留。)

The 7 Personality Types of Extremely Anti-Social Business Executives

The 7 Personality Types of Extremely Anti-Social Business Executives:
image thumbnail - see full story for attributions
  Captain Edward Smith went down with his ship. (Photo credit: Wikipedia)   The forces that brought down the Titanic 100 years ago were foreseen and preventable. It’s the story everyone knows, where incompetent leadership led to disaster. Anyone who’s tuned in recently knows that the owners of the Titanic declared it unsinkable. And

3 Ways Handwritten Notes Impact The Workplace




Handwritten notes are "m'm m'm good." (Had to do this pun, had to.)

Douglas Conant knows that the pen is mightier than clicking “send.”

In the 10 years that Conant served as CEO of the Campbell Soup Company (or Campbell’s), he turned the suffering business around putting the focus back on the people who worked there. During an interview with the weekl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s podcast HBR IdeaCast, Conant said that first up on deck was creating a high-level of engagement in the Campbell workforce which would then quickly lead to forming a plan and strategy on the issues facing the company. “Staying close to home will take you a long way. Then you take care of your business and smartly go to where consumers of the future are or will be.”

The future was expanding to global markets in Russia and China, but the present took an old-fashioned approach. Or old-fashioned for the millennial generation. Over the course of his time at Campbell, Conant would write out 30,000 handwritten “thank-you” notes to his employees.

The company only had 20,000 employed. “I made it personal at Campbell.” Conant said during the interview, noting that a near-death car accident three years ago made him the recipient of thousands of notes from his fellow colleagues. Notes expressing how much the team was there for Conant, just as much as he had been there for them.

With the U.S. Postal Service slowly losing its “snail mail” clientele in favor of email and online bill payments and many workplaces placing more of an emphasis on being paper-free, hearing a story of any CEO today writing that many handwritten notes is a refreshing rarity. Particularly in Conant’s case as he sent his notes out to celebrate his staff and their personal contributions to Campbell. These weren’t just notes for the sake of notes (though I’m sure some were just for fun) but they demanded th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each individual member of the company. A pat on the back does more than make the body feel good- it builds trust. Trust in the form of what is known as the Campbell Promise, “Campbell valuing people; people valuing Campbell.”

I don’t know about you but just writing this is filling me with the warm fuzzies and also the need to grab a pen and some stationary and spend the rest of my afternoon writing to my own staff. I may not have 20,000 on my team (try under 50), but the handwritten note impacts all workplaces big or small bringing with it it’s own set of unique and necessary qualities that as best-selling author Chester Elton says isn’t “nice to have” as much as it is a “must have.”


“When the culture works, everything else works a lot better.” Elton says. So how does a handwritten note help mold and sculpt the company culture?

1) It’s Time Consuming

This is seen as a bad thing by many a workforce. Time spent writing up a little “thanks for all you do!” note is better spent with the nose to the grindstone. Will just liking a Facebook status suffice instead? That takes all of three seconds to do- definitely a no across the board.


Conant wrote his infamous 30,000 notes on a daily basis throughout his 10 years at Campbell, lest you were thinking this was a project he accomplished in a month. And to my knowledge, he did it alone. No team of interns to help ghostwrite, no freelancers or even the kids at home sealing up envelopes.

Alongside being time consuming, writing these notes required focus. Focus on each particular person and the strengths that they brought along to the team. Writing a note requires you to really hone in on the person that you’re penning it to and shut out external distractions with a real, sincere message being the end result.

2) “Do I Have To?”

Nobody told Conant when he first started working at Campbell, “Oh by the way, you need to send out a bunch of thank you notes to everyone. Part of the job description. I think the guy last year did something like 10,000 of ‘em.”

He didn’t have to do it. Engaging the employees could have been accomplished in an alternate ink-free way. And to some extent it was, with 20 employees from each level of the company invited to lunch with the CEO every four to six weeks and popping up all around the Campbell campus in a pair of sneakers to easily trek around with. He asked “How can I help?” He didn’t have to have to do any of this either.

But ultimately Conant did it because it wasn’t about him. Despite the “I” in the question, he wasn’t a part of the answer. “Leadership isn’t about you,” he says. “It’s about them.”

3) The Weight of It All

Think back to when you were in summer camp during mail call. There was nothing so anticipated as Mom mailing in a small care package or a fat envelope filled with you didn’t even know what. Mystery surrounds these items because they’re from the people we know best. And when we don’t know them the best, when they arrive from bosses or coworkers, they’re unexpected surprises.

It’s a lot like being a kid on Christmas morning. You rip it open, not knowing what to find inside, and may even read the message aloud to your yourself or those close by. These personal touches wind up holding a deeper meaning than any of us may know. You’ll hang onto it for well past your last day on the job, tuck it into your wallet to read on a more difficult day, pass it around to family members and friends, and even just privately pull it out from time to time at work. Pen leaves indentations you can feel.

Try as hard as you like, but I doubt you can feel your email being sent or that you go back to a Facebook status that was “liked” a lot and reread it to yourself. There’s a real relationship being built within the pages and in between the lines of a handwritten note.

Now it’s just up to you to go and start building it.

真正的智者安然接受不完美


2012年04月25日09:30中国企业家网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微博)(配图:中国企业家网)

【中国企业家网】(编者按)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被称为“微博控”算是当之无愧,在微博世界中,他不仅关注包括房地产在内的时事热点,还喜欢发布一些生活感悟,汇集起来可以算上一部人生哲理大全。

任志强说,人生是一列单向行驶的火车,在这列火车上,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必须做,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情坚决不能做,而做与不做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做多做少的差别,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做好做坏的结果,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以下为任志强的经典语录部分整理:

1、人生是一列单向行驶的火车,中途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站点停靠,但是永远不售返程车票。在这列火车上,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情必须做,有些事情可做可不做,有些事情坚决不能做 做与不做的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做多做少的差别,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做好做坏的结果,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2、凡事不能追求完美。欲望太多,成了累赘;追求太多,成了幻想。因此惟有节制物质欲望,懂得知足,使欲望容易得到满足,才会产生快乐。

3、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可见这句佛语的深刻含义。有些人,有些事,我们不能强求,也强求不来,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任其顺其自然。保持一个豁达的心态,不让自己活得累,更不让自己心太累。

4、佛家四字经:一是缘。世间万物皆有相缘,缘是机遇,缘是达观;二是空。四大皆空,空是境界,看破红尘,放眼世界。空是智慧,包容宽恕,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三是悟。悟为慧根,启发心智,世事洞明皆学问;四是善。心怀悲悯,心存感恩,积善行,乐助人。

5、真正的智者,不是执意追逐完美,而是安然接受不完美。 人,最不能忘记的,是在你困难时拉你一把的人;最不能结交的,是在你失败时藐视你的人;最不能相信的,是在你成功时吹捧你的人;最不能抛弃的,是和你同创业共患难的人。

6、国人的五大陋习 :(1)不愿为朋友的成功鼓掌,却愿为陌生的悲惨捐助。(2)不愿为坚强者的坚持援手,却愿为弱者的妥协流泪。(3)不愿为规则的执行所累,却愿为潜规则的适应受罪。(4)不愿为共同的利益奋斗,却愿为社会的不幸怒骂。 (5)不愿为长远的发展谋福,却愿为眼前的小利冒险。

7、对有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场梦,如痴如醉;对有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次旅行,过程与目标时而转换;对有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出戏,角色感很重要;对有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次修炼,践行与思想皆始于足下,放诸无量。

8、活得聪明,活得糊涂,都不重要,活得真实才重要;安乐一生,追逐一生,都不可能,匆匆一生才最可能;富贵之气,威武之气,都是虚弱的气,上善若水,才具足真气。

9、用真诚经营亲情,用执著追求事业,用善良对待朋友,用平淡迎接磨难,用虔诚祈盼幸福,用信念引导征程,用激情点燃梦想,用智慧打造成功!

10、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生意人的账簿,记录收入与支出,两数相减,便是盈利。人生的账簿,记录爱与被爱,两数相加,就是成就。

11、四种人物分高低:拿不起放不下的人,是无用的人;拿不起放不下的人,是下等人;拿得起,放不下的人,是一般人;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是了不起的人。

12、凡事不必苛求,来了就来了;遇事不要皱眉,笑了就笑了;结果不要强求,做了就对了;生活就是一种简单,心静了就平和了。 不要去拒绝忙碌,因为它是一种充实;不要去抱怨挫折,因为它是一种坚强;不要去选择沉默,因为它是一种伤害;不要去拒绝微笑,因为它是你最大的魅力!

13、人生如茶,第一道苦如生命,第二道香如爱情,第三道淡如清风。人生这盏茶,或浓烈或者清淡,都要细细去品味。人生在世,总想争个高低上下,总想论个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上与下,成与败,得与失,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浮浮沉沉。人生一盏茶,一份淡泊,一份宁静。

14、有一把雨伞撑了很久,雨停了还不肯收;有束鲜花闻了很久,枯萎了也不肯丢;有一种友情,即使青丝变成白发,也能在心底保留。想对你说不见面不等于不思念,不联系不等于不惦念,什么时候也抹不去,心中那份永久的挂牵。

15、欣赏别人的谈吐,会提高我们的口才;欣赏别人的大度,会开阔我们的心胸;欣赏别人的善举,会净化我们的心灵。欣赏别人其实是少一点挑剔,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热情,少一点冷漠;多一点仰视,少一点鄙夷。欣赏多一点,矛盾和误解定会少一点,人与人的距离才会更近一点。

(以上语录均摘自任志强个人微博

2012/04/24

北京獨立書店-庫布里克


庫布里克 北京讀書人的靈魂

【聯合報╱特派記者羅印冲/北京報導】
2012.04.19 01:13 pm


北京獨立書店「庫布里克」,空間規畫引進綠色植物的概念,舒緩閱讀後的疲勞,受到北京年輕人青睞。

特派記者羅印冲/攝影曾獲美國「國際室內設計協會」(IIDA)設計大獎的北京獨立書店「庫布里克」,空間規畫引進綠色植物的概念,舒緩閱讀後的疲勞,受到北京年輕人青睞。一位大陸讀者說,走向國際大都會的北京,獨立書店是這座城市的心臟,也是讀書人心靈的故鄉。

位於北京東直門外香河園街的庫布里克書店,結合咖啡店和藝術電影中心,成為近年北京年輕人的文化聚散地。「庫布里克」不只賣書和咖啡,還時常邀請作家和音樂創作者開辦工作坊,形成推動文化創作的平台,廣受年輕族群青睞。

就讀北京中國地質大學的李同學,周末整個下午都待在書店。他在受訪時表示,很喜歡書店裡充滿綠色的感覺,到處都有植物,像在大自然中讀書;北京是大陸最有文化氣息的城市,而獨立書店就像這座城市的心臟,是讀書人心靈的故鄉。

提到書店的空間設計,李同學指出,書籍的分類很清楚,容易找到想要的書,包括大量的文學和文藝書籍;只要有空,他就會到書店沉澱思緒,「閱讀讓人不再浮躁」。他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看電子書,但他認為,看書就要看紙本,才能感受文字的重量。

從上海到北京從事影視業的王先生,昨天下班後就到書店窩著。他說,到書店主要是找一個安靜、能放鬆心情的場所,在「庫布里克」,可以看書、喝咖啡、聽音樂和使用電腦,放鬆疲憊的身心;相較之下,美國星巴克咖啡商業味道太濃,沒有文化氣息。

王先生喜歡書店空間配置,尤其是色彩應用,很適合一個人來發呆一整天;平常辦公室很吵雜、喧鬧,影視行業壓力又大,很需要一個能沉澱心情的地方。他還說,上海的文化氣息比不上北京,總是太商業和浮躁。

店經理小飛表示,書店空間的設計有兩個大概念,首先是綠色基調,讓讀者有回到自然的感覺,放鬆雙眼和內心的壓力;其次是營造無國界的環境,所有空間都是相連通的,只要走進書店,就是整個空間的一分子。

小飛說,書店裡也有台灣作家的書,例如蔣勳、白先勇、張大春、駱以軍和龍應台,都蠻受大陸讀者喜愛;書店也有正體版的書,雖然較貴,但也賣得不錯。另外,書店也會定期推介獨立導演的電影、舉辦文藝講座和展覽,是北京的文化據點。


【2012/04/18 聯合報】@ http://udn.com/

推荐20部长篇小说


  (2012-04-23 19:26:51)
标签: 杂谈
王春林荐书名单

顷接《山西晚报》谢燕主任电话,言及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命我推荐二十本图书。考虑到其他先生也会有不少优秀图书推荐,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同时兼顾自己多年来对于长篇小说的追踪研究,所以,我这里推荐的二十本图书均为新时期以来的优秀长篇小说。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考虑到作家作品众多的缘故,每位作家只能够有一部作品入选。


1、《白鹿原》,陈忠实著,一部关于二十世纪前半叶中国农民和土地的史诗。
2、《古炉》,贾平凹著,既从深邃人性的角度对于“文革”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同时也对乡村日常生活进行了足称透辟的表现。
3、《活动变人形》,王蒙著,以审父的方式对于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挖掘令人倍觉震颤。
4、《古船》,张炜著,从家族角度对于自土改到改革开放四十年当代历史、文化以及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5、《丰乳肥臀》,莫言著,以莫言式的感觉爆炸方式切入了对于历史与生命的独到艺术表现。
6、《圣天门口》,刘醒龙著,对二十世纪中国历史的消解与重构。
7、《如焉@sars.com》,胡发云著,借助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深入透视表现了当代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世界。
8、《长恨歌》,王安忆著,一个女人的命运与一座城市的精神表现。
9、《农民帝国》,蒋子龙著,对当代中国农民精神世界的挖掘与审视。
10、《平凡的世界》,路遥著,以成长小说的方式展示当代农民苦难命运。
11、《受活》,阎连科著,底层民众苦难命运的现代主义表现。
12、《玫瑰门》,铁凝著,女性精神世界的深入探寻与挖掘。
13、《马桥词典》,韩少功著,词典的形式创造与文化心理的深切探究。
14、《务虚笔记》,史铁生著,以“不确定性”的艺术形式表现“不确定”的人类命运。
15、《中国一九五七》,尤凤伟著,特定历史阶段知识分子苦难命运的艺术呈示。
16、《平原》,毕飞宇著,借助于本土小说传统呈现“文革”后期乡村世界农民与知青的悲剧命运。
17、《春尽江南》,格非著,既批判性地反思表现当下时代的污浊不堪实质,也批判性地反思表现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18、《在细雨中呼喊》,余华著,一部充满着忧伤诗意的成长小说。
19、《空山》,阿来著,藏地文明当代遭际的一种艺术呈现。
20、《国家干部》,张平著,对于中国当代社会政治图景的艺术呈示与反思。

Learning To Flex Your Leadership Muscles

Todd McKinnon 著

Before I left salesforce.com to start Okta, CEO Marc Benioff gave me some advice. He said, “Todd, to be a great CEO, you'll need to learn how to be a great leader, not just a great manager.”

At that time, I didn’t think much of that suggestion. But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in founding and growing my own company, I keep coming back to those words and have found them to be hugely valuable. What I've learned--and I suppose what Marc was trying to tell me--is that building a successful company takes an entirely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skills than I was used to showcasing as the head of engineering.

When you're running a large department in a growing company, you flex your management muscle all the time. You are constantly pushing your team and making sure that everyone is focused on the right priorities, that deadlines are hit and that together your group is functioning like a well-oiled machine. What I learned--almost immediately--is that being a CEO utilizes a totally different muscle combination than what I was accustomed to at salesforce.com.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are not mutually exclusive by any means. Instead, they each require both muscle groups applied in the right mix--and understanding how they are distinct makes managers better leaders and leaders better managers. And in going from an engineer to a CEO, it’s become much clearer to me how they differ:

Think Differently

When you start a new company--or even a major initiative within an existing company--you have zero momentum. In fact, you will likely even face obstacles designed to impede your creation of anything. To build momentum takes leadership. You need to be bolder, more vocal, and more compelling than anyone else to speak over the naysayers, to inspire your team, to do great things and get your business rolling in the right direction.

It’s not hard to understand why engineering as a functional area lends itself to management rather than leadership when it comes to growing a successful company. Startups often hire a vice president of engineering when they already have some kind of product roadmap, customer pipeline, or revenue machine in place. You likely don't want your engineering team to radically alter direction--instead you want them executing against the plan that’s been laid out. This is exactly why few heads of engineering are considered amazing leaders.

To be a great company leader, you must be able to radically alter the momentum of a situation--and of course, be in a position to do so. Think of Abraham Lincoln taking over the presidency of a United States rumbling quickly toward secession and a divided country. Think of Steve Jobs coming back into Apple when it was weeks away from bankruptcy. Think of JFK’s 1961 address to Congress pledging to put a man to the moon. Talk about radical!

These folks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And I’d argue that most of us entrepreneurs have equally profound visions when it comes to building our own companies. That’s because in building a startup, a strong (often ridiculously ambitious) vision is ofte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 and failure.

While good management can amplify momentum and bad management can slow it down, only leadership can change its course. If you are tweaking, optimizing, and tuning processes, you might be a phenomenal manager, but you’re not leading. You also won’t see radical change come about.

What’s Your Story?
Communication is hard--really hard. No wonder there's a shortage of great communicators in the marketplace today--particularly at the executive level.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is different than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and it's import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is a lot like engineering: logical and precise. You say what you mean and mean what you say. Just as good product code is delivered without errors or omissions, a good manager delivers information, clearly, crisply, and in a timely manner, often focusing on the details instead of the larger picture. And that allows people to use the logical part of their brain to work on the right things,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and keep things humming along.

On the other hand, leadership communication is about connecting with people at an emotional level. Done well, it hits people in the gut and makes them think. It makes them believe they can do something--even something crazy--and that they can win against all odds. Mel Gibson's inspiring Braveheart monologue is a great, albeit somewhat corny, example of this.

I’ve found that the best leaders use stories to communicate. Over the course of history, poignant stories, whether about tradition, legend, or religion, have kept families and cultures connected for centuries. And if you've spent time with a young child, you notice they think in terms of narrative far earlier than they think in terms of logic.

When we first raised money for Okta, our original slide deck had a bunch of great figures and details, all presented clearly and logically, but the narrative was missing. The response we got over and over again from potential investors was, “Just tell us your story. What is Okta about?” Financials aside, investors just wanted to feel in their gut that we could create momentum and build a successful company.

The next time you present to a large group--or have a one-on-one conversation with an employee--think about whether the goal is to manage or lead. If you want radical change, you need to lead. And if you're trying to lead, you need to tell a story. You need to inspire. If your slides have endless bullet points and are filled with "eye charts" and figures, you are managing, not leading. And probably boring folks too.

Culture: It’s Not As Easy As It Looks

Everyone knows culture is critical to a company's success. Think Google. What is less obvious is that leadership has to consciously create that very culture. When we first started Okta, we tried to "manage" culture. We wrote down our company values, we often reiterated them in meetings and thought long and hard about how we could build a company culture that reflected them.

And while all of that is well and good,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I’ve found that what really matters in creating company culture is how I conduct myself. Every day. All the time. It comes down to which actions and attitudes that I validate and reward, and which behavior I discourage, as well as the kind of people I choose to hire. In a lot of ways it’s like raising a family--you have to instill the right values in your children, you can’t just tell them what to do. While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ies can be delegated, leadership cannot, nor can company culture. At the end of the day, it’s about building a team of talented people, developing a culture that expects and rewards excellence, and giving them room to perform to their potential.

I’m an engineer at heart--it’s just how I’m wired--and even with three years under my belt as CEO, it’s still a challenge to approach each day with this “leader” mindset. I learn something new every day and continue to flex that leadership muscle, upping the reps day in and day out. Above all, I’ve learned that it’s an ongoing transition, with new lessons each week, and I imagine that’s what any good leader experiences.

Next time I see Marc, I’ll be sure to ask him.

Todd McKinnon is CEO of Okta.

2012/04/23

颠覆阅读概念的亚马逊Kindle



2012年03月16日14:04经理人

Kindle是连接亚马逊和读者的桥梁,亚马逊将低价的Kindle终端销售到读者手里,读者通过
Kindle购买平台上的电子书。凭借低价终端和软件服务的模式,亚马逊得以不断的获得优质客户资源和扩大市场影响力。

■文/黄俊铭

近日,一款平板电脑将人们从苹果的注意力中分离出来,这款平板电脑就是亚马逊(Amazon)的Kindle Fire。

亚马逊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书店运营商,又是实力雄厚的云服务提供商。
Kindle Fire,这款号称“云端先驱”的平板自去年11月15日推出以来就迅速吸引业内和消费者的目光,销量亦节节走高,曾一度占据平板电脑销量的榜首位置。
Kindle Fire仅是亚马逊Kindle系列产品中的一员,此前推出的Kindle系列电子书更是让人刮目相看:

1995 年 7 月,亚马逊开始销售平装和精装书;
2007 年 11 月,革命性地推出 Kindle 电子书;
2010 年 7 月份,电子书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精装书,到 6 个月后,又超过了平装书,一跃成为亚马逊网站最受欢迎的图书形式;
2011 年 5 月 19 日, Kindle 电子书阅读器产品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亚马逊旗下所有平装书籍和精装书籍的总和。

亚马逊借助Kindle系列布下了一个漂亮的棋子,不但革新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且创造了一个强大的“终端+软件”的系统。

全面出击上游,掌控内容和销售业务
亚马逊通过与出版商或作家签约合作,获得图书的内容和版权。同时,亚马逊负责电子书的销售渠道,Kindle Store是Kindle图书资源的唯一下载渠道,亚马逊为了保护用户对内容资源的忠诚与用户下载活跃度,将平台上面的电子图书统一定价为9.99美元。亚马逊对其掌控力度较强,独立出版商集团在分销的电子书上没有定价权。预计这种统一定价模式在后续发展中将有所改变。

在Kindle发布的同时,亚马逊推出了其自助出版工具,以此试图向上整合部分内容资源。作品直接发放到亚马逊平台上,价格由原创作者自定,通过亚马逊平台的收入就给予分成。简易性的出版流程,为作者发布原创作品提供了便利,而这种新的销售模式的结局将是,Kindle逐渐取代纸质图书,将图书的出版销售集于一身,传统发行商将被取代或消失,亚马逊或会借此成为最大的出版商。如图一所示。

亚马逊有着丰富的图书销售经验,现在又有了Kindle这一强大的客户端,借此将销售链条向上延伸至图书出版环节无疑是自然而然的最优选择。
图书需要的细读,报纸通常是浏览,相对于图书而言,报纸的电子书阅读形式似乎更接近于Kindle随时随地下载阅读的特性。在Kindle推出的初期,报纸业认为和Kindle合作会让报纸业遭受重创,是十分抗拒和抵制的。

传统纸媒之所以会接受Kindle,完全是不得已而为之。
Kindle推出时恰好是美国经济的持续低迷时期,这时报纸业的广告页相继减少,部分还减少了50%。然而,在Kindle的帮助下,按照比例分成的方式让报纸业看到了曙光。新闻集团老板默多克也表示,“在与这些设备发行商的交易问题上,新闻集团将持开放的态度。”

在电子书的传输方面,亚马逊选择与美国电信运营商Sprint合作,在Kindle内建的3G EV-DO模块,为用户从Kindle Store提供顺畅的网络下载服务,或进行内容的实时更新(如图二)。
如果内容是鱼,亚马逊平台是水,那么内容在亚马逊的平台上是如鱼得水,因而,亚马逊逐渐吸引和储备大量的内容和版权,包括图书30多万种、杂志20多种以及报纸30多种。凭借多年的图书分销经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的增长中。
拥有巨量书报等刊物内容的亚马逊,必须将这些内容销售出去才会产生盈利。
终端低价策略,以硬件带动软件的销售
承载亚马逊内容销售的终端就是Kindle系列了。

Kindle的进步不仅体现在功能、设计上,而且也差异化生产Kindle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要求,售价从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不等。Kindle诞生之初曾受到不少人的揶揄,包括苹果的联合创始人乔布斯。但是,从Kindle一代到去年年底发售的平板Kindle Fire,Kindle系列的销量一路突飞猛进,价格却一降再降。

以有物理按键的超薄Kindle为例,非广告版是109美元,此款的成本大过零售价;而广告版是有广告商赞助的版本,售价为79美元加上赞助费,成本依然大过零售价。
究竟亚马逊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原来,这是亚马逊的一个法宝。亚马逊的赢利模式是终端加内容,既卖终端也卖内容,通过Kindle终端而成为Kindle Store的用户,这才是最核心的目的。首先将电子阅读器低价出售,通过Kindle终端销售更多的电子书,然后再从售卖电子书籍中获得利润,用户亦因此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内容。

此种模式的关键在于,要始终保持和提高Kindle阅读器的市场占有率,占有率越高,网络效应愈加明显,出版商也越乐于加入其中,这样反过来就会吸引更多的读者使用Kindle阅读器。如此良性循环,商业壁垒自然形成。
开放、外延的战略为亚马逊Kindle创造了一个足以抵御iPad冲击的保护层。也许,作为硬件来说,Kindle和iPad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现在的Kindle早已不再是一款硬件终端如此简单了。
或者,在不久的将来,Kindle会成为阅读的代名词。
提升用户体验,获得优质客户资源

亚马逊除了在电子书内容方面不遗余力的投入外,对Kindle终端也花费相当大的精力,不断关注零部件更新情况,不断降低硬件的成本,不断改良重量、厚度、舒适度等设计,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硬件终端。

在应对平板电脑冲击时,Kindle系列选择大幅降低终端价格,采用薄利多销的做法,配合上开放的应用平台,使Kindle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使用体验上都得到市场的承认。
亚马逊现在已经成功地将Kindle塑造成电子书的优秀品牌,通过在不同终端上的平滑体验,用户对Kindle的理解不再仅仅是一款阅读器硬件终端,而是一种阅读体验。

有一个段子是,一位读者不小心在Kindle终端买下了一本电子书,然后列举了长长的理由和亚马逊协商退款……事实上,这个读者无需担心,只要简单和亚马逊沟通“我买错了,申请退款”,亚马逊就会答应他的请求,提供退款。

在Kindle终端、支付渠道、服务体验等方面不断改善,亚马逊成功地提升了用户的依赖性。在保有,甚至是自有平台增长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激励措施,增加用户对于Kindle Store的粘性,也会增加Kindle Store中电子图书的销售和扩大亚马逊的影响力,并具备持续性,真谓一举多得。如图三所示。

更为重要的是,亚马逊平台上的用户体验不仅仅是图书业务的专利了。经过改造和发展, Kindle用户在亚马逊平台的用户体验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亚马逊提供各种服务的重要一环。“终端为王,顾客至上”,使得亚马逊品牌持续发展,用户对亚马逊品牌的认知度亦越来越高,进而确保了亚马逊各项业务都能更好地共享优质的客户资源。
结语

Kindle终端是亚马逊在强势的平台上进行的服务延伸,颠覆了人们对阅读的概念,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图书、报纸、杂志的阅读方式。Kindle是连接亚马逊和读者的桥梁,亚马逊将低价的Kindle终端销售到读者手里,读者通过Kindle购买平台上的电子书,亚马逊长期培育出来的销售渠道对赢利模式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靠着渠道优势,能够更加容易和出版商合作,获得大量的内容资源。同时,也靠着这个渠道,使Kindle被更多的读者接受,进而获得优质客户资源和扩大亚马逊的影响力,推动其它品类商品的销售,这种良性循环的方式无疑为亚马逊带来持续的收益。

温家宝在中德工商峰会上发表致辞(全文)


人民网>>时政>>高层动态


2012年04月24日01:10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  人民微博   推荐字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3日在中德工商峰会上发表致辞,全文如下:

中德友好合作前景可喜可期——在中德工商峰会上的致辞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温家宝

(2012年4月23日 汉诺威)


    尊敬的默克尔总理,

    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有机会同中德工商界朋友相聚,共商经贸合作大计,我感到很高兴。我对峰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致力于中德友好合作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敬意!

  今年是中德建交40周年,这是值得纪念的大事。建交之前,笼罩世界的冷战阴霾阻隔了中德之间的正常交往,双方的接触要通过第三方进行,人员往来也要绕道香港,那时开展经贸合作的困难是当代人难以想象的。1972年,中德领导人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跨越冷战鸿沟,排除各种干扰,开启了长期封闭的中德关系大门,成功架起了一座通往友谊与合作的桥梁。

  40年来,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德关系经受住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总体保持顺利发展,逐步进入成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目前,双方的合作正处于最广泛、最活跃、最富有成果的时期。

  政治上,两国高层互访频繁,政治互信加深。2010年,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去年6月,我率10多位部长访问德国,参加首轮中德政府磋商。这是中国第一次同外国政府建立类似机制,是中德关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经济上,中德是重要合作伙伴。双方经贸合作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走在中欧合作的前列。建交之初,中德贸易额仅有2.7亿美元,2011年达到1691亿美元,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的三成。德国在中国设立企业7500多家,累计投资185亿美元。德国是中国自欧洲引进技术最多的国家,合作金额超过500亿美元。

    人文上,双方在科技、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远程客源市场之一,也是欧盟首个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2011年双方互访游客都超过50万人次。两国共有69对友好城市,有50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

  在国际事务中,中德两国加强沟通,协调立场,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消除贫困等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成效显著,维护了两国和世界的共同利益。

  综观中德建交40年的历史,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国与国关系稳定的基础在于互信,相互信任的程度越深,彼此之间合作的空间就越大。只要中德双方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对方,坚定地相信对方是朋友而不是对手,是机遇而不是挑战,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平等协商,基于优势互补的合作就能不断深化,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就能稳定发展,中德友谊就能像长江和莱茵河一样滚滚向前、永不干涸。

  女士们,先生们: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德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都在增加。进一步深化中德互利合作,不仅对两国发展有利,对中欧关系有利,对世界繁荣与稳定也有利。中德关系的战略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我们高兴地看到,首轮中德政府磋商中商定的重点项目正在落实,中德生态园在青岛奠基,电动汽车战略合作平台建成,标准信息平台开通,生命科学创新平台设立,职业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成,中小企业合作在稳步推进。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成果,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两国务实合作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为此,双方要在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一、扩大双边贸易。要扩大市场开放,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努力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800亿美元的目标。中国实行进出口并重的政策,致力于建立公平竞争的政府采购制度,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中方愿意进口更多德方产品,希望德方积极推动欧盟放宽对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管制。

   二、促进双向投资。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德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把两种优势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双方的竞争力。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加强投资促进,消除投资壁垒。我们欢迎德国企业加大对中国高新技术领域、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希望两国企业继续加强汽车、化工、机械等传统领域的投资合作,并逐步向高端制造业、海洋和极地、航天航空等领域拓展。德国中小企业发展经验丰富,值得中方借鉴。中国政府愿意在融资、信息和行政服务等方面为两国中小企业合作提供便利。中方将严格保护各类企业的知识产权,对技术转让始终遵循市场规则和自愿原则。

  三、拓展环保合作。两国在节能环保标准、新能源技术、生态示范建筑、生态城市规划等领域合作大有可为。中德生态园是双方精心培育的利益共同体,将集中展示德国节能环保领域的先进理念、技术和产品,并对两国节能环保合作发挥示范作用。我们欢迎德方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投资,尽快组建中德生态园合资公司,推动生态园区建设早日取得新进展。

  四、深化人文交流。中德两国都有悠久、璀璨的文明,可以开展持久的文化交流互鉴。要创造条件,密切两国民众特别是青年的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感情。我们支持举办“中国文化年”以及“中德未来之桥”青年交流等活动,鼓励两国高校加强合作,欢迎更多德国青年到中国留学。

  女士们,先生们:

  回首过去,中德两国携手走过了40年不平凡的历程,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展望未来,我们将更加坚定地站在一起,做南北对话和共同发展的典范。我相信,有见识、有作为的两国工商界人士,一定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开创中德战略伙伴关系新局面,共同开辟一条大国之间互利共赢的光明之路!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杜博)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Hobbits


TECH | 4/23/2012 @ 12:47上午 |145 views
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Hobbits
+ Comment now


Sean Astin as Sam in Peter Jackson's live-action version of The Lord of the Rings. (Photo credit: New Line Cinema)

“All we have to decide is what to do with the time that is given us.”
- Gandalf

Most of the races of Middle Earth, from Elves to Dwarves to Men, overlooked the humble Hobbits of the Shire. And, for the most part, the Hobbits of the Shire overlooked the rest of Middle Earth. Hobbits were content to keep to themselves, eat good food, drink good ale, and live quiet, unassuming lives. However, among those Hobbits lived a few – Bilbo and Frodo Baggins, Samwise Gamgee, Meriadoc Brandybuck, Peregrin Took and others who left the peaceful world of the Shire to have adventures in the world beyond. When they came back to the Shire, they had found success in that world – winning battles and finding great wealth.

One of the reasons why Hobbits were so successful in the world beyond, to the point that, in the words of Elrond, they could “arise from their quiet fields to shake the towers and counsels of the Great” is because they have certain habits that predisposed them to success. Follow the habits of the Hobbits and you, too, can find success in your life and career.

Habit 1: Be Clever

“It does not do to leave a live dragon out of your calculations, if you live near him.”


Five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Jean-Luc Picard
Alex Knapp
Forbes Staff

Five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James T. Kirk
Alex Knapp
Forbes Staff

How To Survive The Startup Hunger Games
Alex Knapp
Forbes Staff
One of the common traits among the great Hobbit heroes is their cleverness. It was Merry who gave the impetus for Gandalf to solve the riddle at the Door in the Mines of Moira. Bilbo’s cleverness was on display at many different points throughout The Hobbit, and of course both Sam and Frodo at different points throughout their journey to Mordor were forced to rely on their wits. This no doubt has to do with their Hobbit upbringing, with its love of wordplay and riddles.

At any rate, whether its riddles or innovations, it’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cleverness – the ability to bend your mind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to a problem that isn’t obvious. Hobbits relied on their wits to survive, and you need them to survive in the business world, too. Learn to find things that are hidden, and realize that the world can be more than it seems. Success will follow.

Habit 2: Overcome Your Fears

“I will take the Ring, though I do not know the way.”

Hobbits have a lot to fear from the outside world. They are, after all, smaller than most other races in Middle Earth, and don’t have much in the way of a warrior tradition. Most Hobbits never even leave the Shire in their whole lives. But when the call to adventure came, Bilbo Baggins followed it. Likewise, when the fate of Middle Earth rested on Frodo Baggins’ shoulders, he didn’t turn back, and neither did his friends. They faced down their natural fears and went out to pursue adventure.

Likewise, it’s easy for us to get stuck in our own ruts in our lives and careers. It’s easy to wake up one day and find that you’re now in year five of that job you were only going to have “for a couple of months” until your dream job came along. It’s easy to let yourself be intimidated by other people in your company, and so never allow yourself to advance when opportunities present themselves. When you get into a comfortable rut, it can take a real act of courage to get out of it. But if Hobbits can travel to Mordor on foot, you can take the next step in your career. Be brave.

Habit 3: Prepare For The Journeys Ahead

“Many folk like to know beforehand what is to be set on the table; but those who have laboured to prepare the feast like to keep their secret; for wonder makes the words of praise louder.”

As a nation of people who love to party and eat seven regular meals a day, the ability to prepare is a must for a Hobbit. This was demonstrated in both the Hobbit and the Lord of the Rings. In The Hobbit, Bilbo was always careful to think ahead to use the items that he had in his disposal. And in Lord of the Rings, it’s doubtful that the Hobbits would have made it to the Inn of the Prancing Pony were it not for Merry’s preparations. Moreover, it was Samwise who kept a watch on food and supplies for he and Frodo on their trip to Mordor, being careful to ration them so they could make it there and back.

In the same way, it’s important that you’re well prepared for the journeys that lie ahead of you in your career.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what you need for the assignments you’re given, and that you have tools at your disposal when you need to improvise. Because you will need to improvise – nothing ever goes to plan.


Habit 4: Be Loyal To Your Team

“Come on, Mr. Frodo. I can’t carry it for you, but I can carry you!”

Loyalty is a central theme of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loyalty of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to each other led Aragorn, Gimli and Legolas to rescue Merry and Pippin after they were kidnapped by Orcs. And of course, it was the loyalty of Samwise Gamgee to Frodo that made it possible for Frodo to make to to the top of Mount Doom to destroy the One Ring. There were several points during the story where it might have been understandable – or even wise – for Sam to leave Frodo’s side. But he never did.

In a dog-eat-dog age where a lot of career writers advise you to look out for one person – you – this habit can seem hard to cultivate. But projects can’t succeed if everyone’s just looking out for their own advantage and are willing to bail if it seems in their interest to do so. But very few goals can be accomplished by one person acting alone. It takes a team to accomplish great things, and teams require loyalty to survive.

Habit 5: Know When Your Boss Doesn’t Know Best

“Great heart will not be denied.”


Five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Jean-Luc Picard
Alex Knapp
Forbes Staff

Five Leadership Lessons From James T. Kirk
Alex Knapp
Forbes Staff

How To Survive The Startup Hunger Games
Alex Knapp
Forbes Staff
Cultivating the habit of loyalty doesn’t mean cultivating a habit of blind loyalty. In The Return of the King, Merry swore an oath of loyalty to King Theoden of Rohan. But Theoden didn’t understand what value a Hobbit could be in the final battle between Mordor and the rest of Middle Earth, so he ordered Merry to stay behind and not fight. Despite this, Merry found his way to the Battlefield anyway. And it’s a good thing, too. It was his dagger that struck the Witch-King’s leg, destroying his protective enchantments and allowing Eowyn to make the killing strong that ended his terrible reign.

It’s important to note when a direction – or even order – from management would lead to harm for the project, sometimes you need to do what needs to be done to salvage the project. Obviously, it’s best to try to convince your manager to change his mind (and document those attempts), but if a project is crucial to the survival of the company, it needs to be done right. Go over his head, if need be, but find a way to get the project done properly.

Habit 6: Take a Chance On People

“Be not too eager to deal out death in the name of justice, fearing for your own safety. Even the wise cannot see all ends.”

The entire saga of The Lord of the Rings hinges on two acts of mercy – by Bilbo and Frodo Baggins – in sparing the life of Gollum. Bilbo was moved by pity for Gollum, while Frodo needed his expertise to get to Mordor without raising alarms. Without these two acts, it’s possible that the One Ring would not have been destroyed, and Sauron would have regained his power. The Lord of the Rings many other ways in which people learned to give others a chance. The races of Dwarves, Hobbits, Men and Elves often had a mutual distrust of each other. But in the Battle of the Five Armies and many other battles, they learned to give on another a chance to do great things.

We all have co-workers around us that we don’t like to work with, for one reason or another. Maybe they have a history as a screwup. Maybe they just rub you the wrong way. No matter the reason, though, the people around you often have skills that you might never have been aware of. When you need help or you need to put a team together to solve a problem, you should consider giving some people a chance that you otherwise might not have. You never know when someone has exactly what it is you need.

Habit 7: Appreciate The World Around You

“I wonder if we shall ever be put into songs or tales. We’re in one, or course; but I mean: put into words, you know, told by the fireside, or read out of a great big book with red and black letters, years and years afterwards.”

One constant among the Hobbits of the Shire is their love for good things. They loved finely-crafted objects and well-made food. They enjoyed nature, a good smoke, 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Bilbo, Frodo and Sam were all writers, readers, and poets. Sam often reminded himself of his life in the Shire to keep him going throughout his trials and tribulations. All of the Hobbits loved the world, and so they understood what it was that they were fighting for as they made their way through the far lands of Middle Earth.

It’s easy, especially in a world where we’re connected 24-7, to let our careers dominate our lives. That’s why it’s so important to switch that phone off and develop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world around us, whether its enjoying the company of family and friends, a good glass of wine, or a vacation to a place you’ve never been. Its important to cultivate an appreciation for the wonderful things around you. Otherwise, you’ll  forget what it is that you’re working for in the first place.

Joe的翻譯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RbKRikRfbyMC&pg=PP8&lpg=PP8&dq=%E5%91%A8%E6%87%89%E5%81%89&source=bl&ots=T8gZBnCsfO&sig=9P4G0VIu9Xol-qh0luAOGySNJ4Q&hl=zh-TW&redir_esc=y#v=onepage&q&f=false

2012/04/20

Social habits and marketing Getting to know you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about people’s habits



Apr 7th 2012 | from the print edition


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By Charles Duhigg. Random House; 371 pages; $28. William Heinemann; £12.99. Buy from Amazon.com, Amazon.co.uk


http://www.amazon.com/The-Power-Habit-What-Business/dp/1400069289/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34917713&sr=1-1http://www.amazon.com/The-Power-Habit-What-Business/dp/1400069289/ref=sr_1_1?s=books&ie=UTF8&qid=1334917713&sr=1-1




DON DRAPER, the womanising star of “Mad Men”, an ad-agency TV drama, is a mere piker compared with Claude Hopkins. Hopkins was the most flamboyant advertising genius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the man who convinced millions of women to buy Palmolive soap on the basis that Cleopatra had washed with it, and got the world talking about puffed wheat with the claim that it was “shot from guns” until the grains puffed to eight times their normal size.

In this section
»Getting to know you
Why finance is good for us
Becoming a social worker
Ice to the Eskimos
Reprints
Hopkins’s greatest achievement was to persuade ordinary people to start cleaning their teeth. He landed the job of selling a new brand of toothpaste called Pepsodent. Hopkins realised that the biggest barrier to selling it was that only a few people bothered to clean their teeth. So he set about changing the habits of a nation—giving people a trigger to justify daily brushing (a “cloudy film” forms on your teeth if you don’t) and promising a reward if you stick to your new habit (a beautiful smile). Before Pepsodent’s launch, only 7% of Americans owned a tube of toothpaste; a decade later, 65% did.

Hopkins is one of dozens of flamboyant characters who parade through the pages of Charles Duhigg’s “The Power of Habit”. Mr Duhigg, a New York Times reporter and broadcaster, takes as his starting point William James’s observation, in 1892, that “all our life, so far as it has definite form, is but a mass of habits.” We like to think of our daily choices as the result of reason and will. But for the most part they are the products of unconscious habits: habits that at best make our lives more efficient (imagine if you really did have to agonise about everything) and at worse trap us in self-destructive behaviour.

But Mr Duhigg improves on James in two way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habits has taken off in recent years after decades in the doldrums. Biologists have investigated the way that habits are wired into the cerebral cortex and marketers have looked at the way that they shape behaviour. Mr Duhigg has immersed himself in this literature. James was a fatalist. He once compared habits to water which “hollows out for itself a channel, which grows broader and deeper; and, after having ceased to flow, it resumes, when it flows again, the path traced by itself before”. Mr Duhigg insist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divert the water—provided that we learn a few tricks.

“The Power of Habi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focuses on individuals. It shows how entrenched habits shape individual lives and analyses how those habits can be broken and rearranged. Mr Duhigg argues, for example, that people can be trapped by a predictable cycle: you flag in midafternoon, you eat a biscuit, you feel much better. Pavlovian marketers reinforce these routines by fiddling with the rewards: slot-machine companies have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near misses because they help to keep people hooked. But people can also escape from the trap by changing the routine. Alcoholics Anonymous has proved so successful in part because it replaces one routine (going to the bar and getting drunk) with another (going to meetings and talking about your addic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concentrates on organisations. Mr Duhigg shows how managers can change entire firms by changing a handful of “keystone habits”. Paul O’Neill transformed Alcoa, an aluminium giant, by aiming to establish a perfect safety record. Howard Schultz turned Starbucks into a coffee superpower by focusing his employees on customer service. Changing these “keystone habits” creates a chain reaction, with the new habits rippling through the organisation and changing other habits as they go.

The book’s final part looks at the habits of societies—what Walter Bagehot, an early editor of The Economist, called “the cake of custom”. Mr Duhigg argues that some of the greatest social reformations have been produced as much by rewiring social habits as by agitating for grand abstractions like justice. The civil-rights movement took a huge step forward in freeing what Martin Luther King called a “fear-ridden people” when Rosa Parks refused to do what Alabama’s blacks had routinely done before and sit in a blacks-only section of a bus. The gay-rights movement began to go mainstream when it persuaded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o reclassify books on gay rights from “abnormal sexual relations, including sexual crimes” to a more neutral classification. Rick Warren turned Saddleback Church, one of the biggest in America, into an Evangelical role model by marketing prayer meetings so that churchgoing became embedded in the fabric of people’s daily lives.

“The Power of Habit” leaves many questions unanswered. Is it reasonable, for example, to put a serious addiction like alcoholism in the same category as a predilection for cupcakes? The author also has a penchant for producing endless bits of academic research out of his magician’s hat as if trying to outdo Malcolm Gladwell. Minor gripes aside, this is a first-rate book—based on an impressive mass of research, written in a lively style and providing just the right balance of intellectual seriousness with practical advice on how to break our bad habits. from the print edition | BUSINESSBOOKS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