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4/27

有新產業才能大膽引進人才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4.28 02:30 am

在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指稱我國人才流失又阻止外國人才進入,以致平均所得下降之後,政府部門雖有些回應,上周陳冲院長也做了七項指示,但似乎都沒有掌握到真正關鍵的原因和政策的重點。人才願意來我國或留在我國的主要動機是有工作和發展的機會,所以產業發展才是人才流入流出的關鍵因素,而人才政策的重點則在於有明確的產業發展方向,然後才能制訂出配合產業所需的人才政策。政府目前只在大膽、全面鬆綁,以及降稅等方向努力,成果必然有限,而且可能對國內人才不公平。

先就人才外流的問題來看,我國近年人才外流最多的去向應屬中國大陸,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我國人才在20年間移到中國大陸工作。而大家都知道其中大部分是因我國原有的產業移到中國大陸,所以才一起移去。如果這些產業的外移是必要或有利的,則這些人才的外移也不是壞事。若產業移走而其中的專業人才不能跟去,並在國內降格做其他工作或甚至失業,那才真是問題。

另外,有些外流的人才則確實是因為國內沒有合適的工作或發展機會。這種情況當然較值得檢討,像我國這種規模和所得的國家,必然會有各式各樣的人才,但國際產業的分工卻讓我們不可能在所有的產業都具有國際競爭力,因此總有某些人才,例如火箭專家和埃及文化考古專家,可能必須到外國才有發展機會。有些我國發展程度仍不及外國的產業,目前外流的人才也可能在未來把產業和技術帶回國來。所以我們不必因大量人才外流而失去信心,我們該擔心的是,那些國內有需求,企業也願意付和國外相當之薪資,但人才卻仍選擇外流的項目。政府應找出這些項目,並一一檢討我國留不住人才的原因。

在引進人才方面,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我國近年雖然持續放寬限制,但引進的人才卻呈下降之勢。外國專業人員有效聘僱許可人次在2006年底曾達2萬9,336人,但2010年底卻只剩2萬6,559人。政府若注意到這項統計,當會瞭解鬆綁並非增加引進人才的主要乃至唯一辦法。引進專業人才人數減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可能是高鐵等重要新產業已告一個段落,而近年我國卻缺乏重要新產業的發展,所以較沒有引進國外人才的需要。

若我們未發展新產業,既有的工作本國人就會做,因此若用政府擬議中的減稅等方式來吸引外國人才,就很可能對本國人才產生不公平的排擠效果。反之,我們若發展新產業或新技術,其中就很可能有一些我國現有人才的人數、技術,或經驗不足的項目,政府若就這些項目積極引進人才,則可以和國內人才發生互補乃至技術擴散的作用,而使新產業和國內外人才一起獲利。所以為新產業和新技術引進人才,才是政策的重點。

有新產業方向,政府才能知道要引進人才和排除障礙的具體方向。我國多年前是先決定發展半導體產業,才知道要請張忠謀先生回來,也才知道該給怎樣的條件他才願回來並發揮其能力。新加坡為引進一位日本教授,曾答應將他的整個團隊包括個別來看不合條件的人全部引進。新加坡甚至曾讓在外國被禁止的研究可合法進行,以引進一個特別的研究團隊。這些「大膽」的政策都因為產業目標明確,所以不僅有效,也較不會傷害國內人才。

我國近年雖有六大新興產業等眾多產業口號,但實際有效的政策及新興產業卻不多。政府若能先弄清楚新產業方向及所缺的人才項目,引進人才的政策才能夠更大膽、公平,而且有效。

【2012/04/2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有新產業才能大膽引進人才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7057894.shtml#ixzz1tIkhlVAs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