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4

全球经济大衰退時代的對策

週末看了兩篇文章, 一是蔡英文的一則新聞; 另一是林義夫在 FT中文网2012年度高峰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全球经济大衰退:超越凯恩斯主义和“新新常态”》的主题演讲.  

這文章有點長,但我覺得滿有幫助.  文中主要還是分析和說明當前全球經濟及因應對策. 
蔡英文仍是相當關心台灣經濟產業的發展,謝票之旅中提出了一些發展方向; 雖然我覺得她所提的專業研發創新,鼓勵創業跟政府政策及美國歐巴馬 英國柯麥隆的想法雷同,但還是仍有參考意義.


關於歐債問題,由於南歐国家没有独立的货币,無法靠貨幣贬值创造结构性改革.  
當欧洲央行采数量宽松政策,宣布无限制购买这些债务国的政府债,美国马上宣布 QE3, 日本也即宣布数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當歐,美,日都用同樣寬鬆政策,台灣也是如此, 當大家都開同樣的藥方好幾次,這藥就沒效了.., 国内经济改革推行不下去, 將出现经济增长非常疲软, 失业率的状况,而且在这段时间裡,政府债务会急剧增加.

寬鬆的貨幣政策將導致市場資金浮濫,短期的投资基金会进入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也会
有不少基金流入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像石油、原材料、粮食市场..   這將導致通膨也助長很多短期投机和套利.  這使得未来国际经济將成一種新常態: 投资報酬率不高, 风险卻非常巨大,经济增长非常缓慢. 

未來,低息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 失业率非常高.  因應這樣的新全球經濟情況, 创新和产业升级就很重要, 這代表新知識的運用. 对发达国家来讲, 这种新知识必须自己发明, 发明的成本非常高, 失败的概率非常高.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 只要在下一次生产当中用的技术比现在用的技术新,就是创新.  這是新技術運用, 這是一種後發優勢, 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速度,并且降低创新的成本。

中国的“后发优势”的潛力和衡量,就是用國民平均收入和发达国家(美國) 收入的差距來衡量.  也就是說國民的薪水離美國人在美國領的薪水還差距多少.

人均收入,代表这个国家平均劳动生产率,
平均劳动生产率代表这个国家平均技术水平、产业水平和各种制度效益的水平.

所以,對台灣而言. 直接觀察"勞工薪資有無增加"即可, 
也就是說, 技術水平,產業和制度決定了勞動生產率, 生產效率當然影響勞工的收入.

過去10 年台灣勞工薪資沒增加, 那就要思考如何改善目前的上班,工作的方法, 運用新的技術,  新的觀念以優化工作方式,以提升生產力,並反映在薪資收入上

所以,如果收入隨時間而增長,方向就是對的; 如果苦勞終年,薪資還倒退, 那就要找出原因,

到底是工作方式有問題
還是產業有問題
還是制度有問題? 

以求改善優化. 

台湾利用“后发优势”从1975年到1995年维持了20年每年8.3%的增长, 但最近主計處9度
下修GDP成長率預估約 1.05%. 

"以前8.3% 到 現在Q3 1.05%" ! 
過去那個增長的模式與賺錢的方法肯定現在是行不通了.

所以因應這樣的情勢, 產業結構調整是必須的, 也必须要外在需求的增加,以对冲国内因为調
結構所导致的需求减少,然后维持一个可以坚守的就业增长率。

政府必須要花钱来搞投资,致力消除国家经济增长瓶颈和障礙. 
用于新建基础设施,以提高经济增长率,将来由政府收入的增加来偿还政府的開支,因为國民税赋不用增加,因此國民会有就业增加消费.

就上班族而言,最直接的方式是檢視自己上班的產業,公司和自己.  運用新的方式和觀念, 增加自己生產力, 已達到薪資增加的目的.   

以什麼樣的方式? 用什麼樣的觀念? 做什麼樣產業調整?
在衰退的年代, 其實有很多資訊及參考方向可以運用,以提升生產力,進而提升國民的收入.
當收入增加了,大概很多問題都解決了.

每一個對策其實皆充滿相關機會所需的技術,知識,和書單,應該再寫一篇文章, 列一個表. 
這樣整個結構調整的具體知識及內容就清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