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30

6个月:从小白到程序员,也许没你想的那么难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8月22日 01:03  新浪科技微博

嘿,来点信心嘿,来点信心
  编者按:这是一篇小白成功转型程序员的励志文。当然,我们无意充当心灵鸡汤的烹饪大师,不过想给对技术、代码之类蠢蠢欲动又敬而远之的人们一些信心:编程虽然除了勤奋没什么诀窍,但也没你想的那么难。
  6月份过去了,7月份也过去了。发生了很多事,我也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过,我的编程能力提高了很多,并获得了Medivo的初级程序员职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在只有不到6个月编程经验的情况下,获得梦寐以求的编程工作。
  这篇文章并不是介绍如何靠弄虚作假,而是尝试如何在短时间内真正取得成绩。6个月前,我没有工作,只学过一门编程课,并爱上了编程。因此,为了加强编程能力,我一周6天,每天花费至少10小时去编程。
  阅读教材
  《The Pragmatic Programmers》一书将成为你的好朋友。如果你在学习Ruby,那么去看看Ruby 1.9手册和《Learn to Program》一书,并参加Pragmatic工作室的Ruby课程。尽管课程需要200美元,但物有所值。从Pragmatic工作室的视频课程开始。在学习5节课之后,你就可以进入第二步,同时继续学习视频课程。
  加入当地的Ruby小组
  这是必须的。如果你想要忽略我所说的其他环节,但请确保加入当地的编程小组。这样做有3个原因:首先,你见到的人可能成为你的雇主,或将把你介绍给未来的雇主。其次,这些人从事的工作可能就是你期望的工作。倾听他们的想法,记录他们所说的话。如果你不能理解,那么尝试去搜索。最后,如果你有热情,那么你将见到同样具有热情的一些人。
  大量撰写代码
  申请一个GitHub帐号,每天向帐号中上传代码。一定要坚持。学习编程没有捷径,必须得写代码,而且要写很多。代码并不一定需要高质量,只要尽量练习即可。如果你觉得代码写的很烂,那么记录下这些代码和你自己的想法。
  将代码公之于众
  这是撰写代码过程的另一重要方面。如果你只是闭门研究,那么代码质量可能永远得不到提高。我发现,如果愿意公开,那么代码的每一行都将有防御机制,即使你的想法存在缺陷。如果能明确每行代码撰写的原因,你将更容易调整工作方式。
  在博客中记录你遭遇的挑战
  你将会像其他所有人一样遭遇挑战。在博客中将这些记录下来。除非你主动寻求帮助,否则将很难变得更好。此外,记录下你的成绩将有助于你未来找工作。请确保也在博客中记录下你的成功。当你取得一定成绩时,你会很有成就感。告诉所有人你的感受,以及你是如何做到的。
  找到工作
  现在,你已经略懂编程,因此可以大胆尝试找工作,这将花费一段时间。市场对程序员的需求很大,而你有可能给自己的未来和开发者社区帮倒忙。通过找工作,你将有更专注的目标。
  以下还有一些建议,能帮助你更顺利的找到工作:
  学会程序员的说话方式
  你可以从与他人的接触中学会这一点,当然也有其他方式。首先,收听相关播客(视频分享),我建议收听每一期的Ruby Rogues,随后去收听Rails Casts和Destroy all Software。播客中的一些内容将会被记住。这样做是为了学习程序员的说话方式,当你参加面试时,这将会是有用的技能。
  广泛撒网
  我向纽约的Ruby开发社区发送了以下这封邮件,从而得到了现在的工作。
  Hey,纽约的Ruby社区:
  我是一名自学程序员,去年7月从佛罗里达州Tampa来到纽约。Tampa的Ruby社区激励我将Ruby作为第一门语言去学习,我很高兴加入纽约的Ruby社区。
  几周后,我将从南佛罗里达大学商业和企业专业毕业,但我在受雇于一家企业期间发现自己的兴趣是编程。
  我正在寻找这一地区的实习生/学徒/初级程序员职位。如果有人知道这样的职位,那么我很乐意在6月份见面,届时我将在GoRuCo。
  我精通Ruby,并了解Javascript、HTML和CSS的基本知识,目前正在Rails工作。我将快速学习并努力工作。
  你可以通过GitHub了解我的技能,我也在learnwithjeff.com上记录了我的学习过程。很欢迎任何反馈或建议。
  我期待与你们中的一些人见面,并参与纽约的Ruby社区。
  Jeff
  在18个小时内,我收到了超过40封回信。我还了解到了纽约每一家从事Ruby开发的公司。随后,我列出了10家首选公司,并前往其中一些公司面试。我还与团队中的一些人进行公开讨论。
  不要低估你的价值
  当我开始找工作时,我想我可以承担扫厕所的工作,并在晚上看代码。尽管有这样的决心是好事,但市场目前有利于程序员。不要低估自己的价值。
  总之
  努力工作、大量撰写代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热情。
  2012年2月时,我没有写过任何一行代码。但到7月11日时,我成为一名全职的Ruby程序员。你也可以做到。
  本文编译自博客Learn With Jeff
  (李玮)

陸30年發展模式 到盡頭

  • 2012-06-22 01:33
  •  
  • 旺報
  •  
  • 記者韓化宇/台北報導

 花旗集團中國研究部主管沈明高表示,大陸出口難以保持高成長,基礎
建設和房地產投資也到了極限,加上工資上漲導致出口競爭力下滑,過去3
0年的發展模式,已快走到盡頭。

 金融研訓院昨日舉行「大陸經濟結構轉變及未來展望」演講會,邀請花
旗(中國)知名的經濟學家沈明高發表專題演講。

 基礎建設飲鴆止渴

 沈明高指出,出口、固定資產和房地產投資是大陸過去30年來經濟成長
的3大引擎,但去年底已全部失去動能,使大陸經濟恐陷入長時間低迷。

 歐債危機衝擊大陸出口,沈明高表示,以前大陸出口不振,還可用基礎
建設投資來彌補經濟增長失速的部分,但沿海的基礎建設已過度,內陸的
經濟總量又太小,基礎建設可發揮的作用有限;且基礎建設是飲鴆止渴,
未來後遺症更大。

 須視有無刺激政策

 他說,大陸股市一直起不來,代表投資人有疑慮,不相信目前的經濟增

長模式可持續,若不調整經濟成長的模式與發展結構,大陸經濟「只有死路一條」。
沈明高指出,花旗預估大陸經濟第2季觸底,但不代表一定會反彈,要看有
無有效的刺激政策。未來5年大陸經濟成長率預估在6%至8%。
 
沈明高認為,改革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像是透過放鬆貨幣來因應
經濟放慢,短期有效,但長期勢必不可持續。

 他強調,今年是大陸轉型的關鍵時期,必須培育新的產業來支持經濟成
長。

惟有實現高質量的經濟轉型,經濟才可持續增長

2012/08/29

閱報秘書/砷化鎵(GaAs)

閱報秘書/砷化鎵(GaAs):
砷化鎵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具有傳輸速度佳、耗電量小、雜訊低、線性度佳不易失真,且耐高電壓等特性,在通...

纽约时报:外国人因社会变迁逐渐离开中国

2012年08月28日

[导读]
不光“永远无法成为中国人”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就是中国人自己也纷纷开始移民海外

前不久,一位长期居住在中国,娶了中国太太,并在中国生意很成功的英国人Mark Kitto在英文媒体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你永远不可能成为中国人——为什么我要离开我热爱的中国?》的文章。他在文中说,在中国学习工作居住了近十多年后,中国的变化让他最终决定要带全家离开中国。像他这样热爱中国却要离开的洋人不止一个。

不光“永远无法成为中国人”的老外开始考虑离开中国,就是中国人自己也纷纷开始移民海外。

胡润2011年对中国18个城市的千万富豪调查, 有14%富豪目前已经移民或者正在申请中,还有46%富豪正在考虑移民。虽然不知道数据是否准确,但至少它阐述了一个趋势,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发展, 使不少人得益, 整体国民生活水平比三十年前大有提高。同时,原有的以国家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制度机制越来越受到各种阶层和利益集团的质疑甚至挑战。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不满, 都认为政府对自己的照顾不够,不满越来越多 。

这不光是草根的弱势群体和城市中产阶级,甚至既得利益集团和富人们也对现有的社会契约越来越没有信心。 对于前者来说,眼前的不公平是最大的不满,而表达不满的方式是个体和群体的上访、抗议。对于后者来说,最大的担忧莫过于未来的不确定性, 而表达没信心的一个方式是用脚投票——“跑路”。

不确定性还在于中国社会中潜规则盛行,正式规则反而常被扭曲。政府部门行政的随意性很强。改革三十多年,行政改革也进行了很多轮,但人们还是对政府没信心,不信任。

Mark Kitto在莫干山隐居,经营咖啡馆和家庭旅馆,同时也办畅销杂志。 他说他每到三年更新经营许可时候都要提心吊胆, 不知道什么时候地方政府就会拒绝重新发证。对于生意人来说, 这种费钱、费时、劳神甚至不稳定的投资经营环境是他们所头疼的。

令人不满意甚至“跑路”的还有经济高速发展下的社会环境。 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但同时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一切向钱看的“唯物主义”。 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里的高速发展是以环境破坏、质量低下为代价的。富于物质,贫于精神生活, 缺乏道德观、价值观。

在调查为什么中国人想移民海外时,常常提到的还有孩子的教育。这跟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在中国, 受教育的机会仍然是不富足的甚至是贫乏的,还有很多孩子因为经济和体制等原因无法得到教育 。学校的质量和教育方式也使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前景担忧。Kitto批评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不是学习知识,而是学习如何考试。 这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切中要害。高等教育虽然经过十几年的扩招,考生每年还是要为了进大学, 拼命准备高考。大学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像学生数量那样增高。这也是为什么为了孩子教育很多人宁可花大钱把孩子送到国外, 甚至自己移民海外的重要原因。

此外,涉及生活品质的环境污染、食品质量、交通拥堵等等的现代化副产品也使很多中国人和在华居住的外国人产生离念

2012/08/27

怎樣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


2012年08月24日 10:27 來源: 中國企業家網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經說過:“一個人能夠成為什麼,他就必須成為什麼,他必須忠實于他自己的本性。”人需要“傾聽內在的聲音”,“選擇在本質上 適合自己的東西”,才能達到自我實現。相反,如果沒有發展和發揮一個人的才能,就常會隱隱地感到不安和失落。可見,職業的選擇和發展是個人發展中至關重要 的方面,值得我們深入地思考。
怎樣找到合適自己的職業?
  如果只是尋找一種謀生的手段,需要考慮的主要是自己的能力、外在的可用資源,以及這個職業賺錢的程度。這確實是進行職業選擇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很現實 的問題。可是,如果希望職業成為一條實現人生理想的途徑,希望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需求,就不僅僅要考慮這些。即使是從一個人通過職業獲得經濟收益和社 會地位的角度來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多數職業中的佼佼者都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問題在於,如果你只是盲目進入一個目前看來流行的職業,你未必能成為行業中的優秀者,未必能得到豐厚回報。而且,誰能確保目前看好的職業行情將來不 會變化呢?相反,如果你選擇了一個符合自己的個性、能力和興趣的職業,你不但容易成功,而且工作過程本身常常就給你帶來了很多滿足。可以說,從事一個自己 “勝任愉快”的職業,是一種幸運和幸福
  怎樣找到一個自己“勝任愉快”的職業呢?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特點是決定一個人適合哪些職業的重要因素。不同的職業對這些有不同的要求,職業指導就是幫助一個人了解與自己的特點相符合的職業,使這個人更容易“勝任愉快”。在職業指導中,人格評估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分。
  霍蘭德的六型人格理論、榮格的人格理論等,都是在職業測評中經常應用的理論指導。例如,霍蘭德根據人們的職業興趣將人格分成六種類型:現實型、研究 型、藝術型、社會型、管理型和常規型。每種人格類型有其主要特點及其適合的各種職業,例如社會型的人喜歡社交性工作,如教師、護士、諮詢者等;他們喜歡與 人打交道,個性熱情、友好、善良、耐心、有責任感等。
  一個人獨特的特點不僅包括性格,也包括一個人的能力、動機與興趣、價值觀等。心理學中將動機分為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如果一個人選擇某種工作的原因 主要是因為父母的期望,或者為了工作帶來的經濟收入,這些都是屬於受到外部動機的驅動,也就是說,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的原因在於工作之外的東西。
  如果一個人選擇某種工作是因為他喜歡這個工作的內容,喜歡這種工作方式,這些就是屬於內部動機的驅動,也就是說,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的原因在於工作 本身。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內部動機驅動的人,就是真正的“樂之者”,也就是對某項工作真正有興趣的人。
  真正的興趣從何而來?對一項工作具有真正的興趣,反覆追求、難以捨棄,常常是因為這項工作的某些特點符合了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某種需求。有的人渴望能 夠分擔和減輕他人的苦難,所以可能選擇醫生、護士,甚至心理諮詢師這樣的職業。我們也許會說這樣的人在工作中有崇高的奉獻精神,但實際上貼近苦難和減輕苦 難會帶給他們的意義和滿足,並不只是犧牲。有的人渴望追求真理,所以可能選擇從事科學研究。
  對他們來說,找到變化的世界背後的規律是一件充滿魅力的事業,因為他們渴望世界公正而可預測,所以他們孜孜以求,不覺得是一件苦差事。我們在生活中 如果看到一個人堅定而執著地追求一項事業,很可能是這種追求符合他的深層需要,這種需要甚至不是自己完全能夠意識到的。但有的時候,人們可以覺察到一些, 這些可以稱為一個人的核心價值觀。所以,反省自己的價值觀和成長經歷,有助於我們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
  真正的興趣也可以從“做得好”中間來。我們在學生中間常常可以看到,有的學生因為某一科學得好就更喜歡學,因為更喜歡學就學得更好,培養出對這個學 科的很大興趣。與前一種興趣來源相比,這種興趣更受到當前環境的影響,也就更容易有意識地培養。前一種來源的興趣有時候會表現出執著而非理性:一個人在現 實的機會上可能難以從事他追求的事業,或者一個人的能力並不適合,但這個人還是百折不撓地堅持要走上這條職業道路。
  與職業有關的人格、興趣、能力等方面通常是相互影響的,但也不完全一致。一個人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就需要綜合考慮這幾個方 面。而尤其重要的,還是對自己的動機和興趣的深入思考:一方面,人格與職業的關係並不是僵化對應的,而如果可能進行與自己的興趣的真正符合的工作,某些能 力也可以再培養;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堅持渴求一種不可能的工作,也需要通過自我反省和心理幫助來解決這個心結

2012/08/25

父母是最重要的情緒老師



老一輩的父母比較壓抑情緒,這跟中國人的文化有點關係。中國人推崇修養,但所謂的修養有時是 「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喜怒不形於色」,就是沒有什麼激烈的情感反應,我們認為這樣叫做「修養好」。但是換個角度來看,這種修養也許只是反映出這個 人因為經歷長期的情感壓抑,「不擅表達自己的感情」。

華人的父母花很多時間規範孩子的行為,在我做親子言談的研究中發現,父母對孩子有很多行為上的說明、要求或是教導,但都是針對外在行為,內在的情感跟想法的討論,很明顯少於西方國家。

也就是說我們在長期的壓抑跟忽略下,造成孩子弄不清楚自己真正的情感狀態,怎麼樣叫做合宜的情緒也無法掌握。我們的文化中常常提醒小孩「得意不要忘形」,就是說高興,也不要太高興;難過也不要太難過。長期下來,人對情感的感受力差、表達也差,然後還自認為很有修養。

除了對孩子,反映在婚姻上也是這樣,華人的婚姻是所謂的「高穩定、低滿意」。因為我們在情緒表達上太弱了,從小成長歷程中對於情感的忽視和壓力,導致我們在進入真正重要的情感關係時,不管是親子關係還是夫妻關係,我們都在情感關係這一塊處理得很薄弱。

因為我們練習與運作的機會少,不知如何自我辨識,也不知如何辨識他人情緒。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我們的幸福感降低了,所以情緒的影響層面很大。

被愛的小孩更獨立

還有,在我們的文化中教養小孩是,常常耳提面命「小孩子不要太寵他」、「小孩子不要太黏媽媽」,整天黏著媽媽長大的男孩被譏笑為「娘娘腔」、「長不大」……我們不喜歡孩子過度黏著父母,認為父母要儘早讓孩子學習不要黏媽媽、要學獨立。但實際的研究卻發現,早年跟父母有很緊密情感連結的孩子,反而能夠及早獨立。而那些情感需求始終得不到滿足的孩子,在將來的人生,反而得不斷的在各種關係中,去尋求那個心中始終沒有被填滿的空缺,所以他的外表和行為雖然獨立了,但心理上卻一直沒有獨立。

研究的結果告訴我們,安全依附的孩子獨立和探索的行為,出現的時間早、量也多;反之那些在依 附上不安全、愛沒有被滿足的孩子,就整天黏在爸爸媽媽身邊,因為他深怕一放手這個人就不見了、不要我了,因為他在情感上得不到滿足,愛得不到滿足,因此探 索行為出現得晚,探索行為也少。

所以你如果希望孩子早一點在身心方面都能夠真正的成熟獨立,其實要給他愛的滿足,而不是及早剝奪他愛的需要。

我猜很多父母恐怕對自己的情緒也不太清楚,比如說常常看到父母看到小孩跌倒了,心裡明明是擔 心,但父母當場反應卻是生氣,「你為什麼不好好走?」甚至揍他。這種狀況是父母情感表達的不當,他當場應該說,「有沒有受傷?」先表達關心,再表達「走路 不好好走,受傷讓媽媽很擔心」,而不是當場以憤怒的情緒去取代焦慮。

對事不對人?2種自以為貼心、其實最失禮的說話法

來自 《我的信箱》首頁
重要場合,總是因為講錯話而砸鍋?得罪人,自己還不知道?「心直口快」等於「不得體」,口才好才能面面俱到?「說話」是一門看似簡單,其實最複雜的學問。

你會說話嗎?

不要懷疑,這問題不是拿來問牙牙學語的3歲小孩,而是每天在職場上說話次數多到無可計量的你我。會不會說話,到底對職涯有多大影響?難道光靠實力不夠嗎?

把說話當作必修學分

有一個例子,一直讓王品台塑牛排總經理李森斌印象深刻。曾經有位新主管,資歷豐富,能力也不差,但剛上任就引起其他老臣反感,只因他在會議裡脫口而出的一句話:「相信以我『以往』的經驗,足以影響各位。」
「大家都知道,會說話不代表他會做事,」李森斌說,但同僚間不可能對每個人瞭若指掌,尤其當組織相對龐大。因此,實際狀況往往是:「60%都由說話的過程來判斷。」每句話都形塑他人對你的觀感。

 有時錯失機會,也是源於一句話。因應購併中華商銀後的組織調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信用卡暨業務貸款分處個人金融處資深副總裁卓文芳最近在兩週內面試了大量中華商銀的員工。其中有一位表示:「我本來打算退休了,但想說來『看看』外商的制度。」

「我老闆當場回應:那就不用看了,」卓文芳轉述現場的狀況說。

「很多人拒絕承認說話是應該修的學分,覺得很功利,」卓文芳觀察。不過,如果留給別人「經常說錯話」的印象,最終效應就是「升不上去」。理由非常直接,因為「樣子不像,就是讓人覺得沒『到位』,」卓文芳分析。

避開心理盲點

古老的智慧是這麼說的:「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同金蘋果在銀網子裡。」這句出自聖經的箴言,充分詮釋「得體」不只是用字遣詞,更包括對局面的判斷、聽者心理反應的掌握,語言與場景才能彼此相襯。 簡單地說,就是「因地、因人、因事、因物做適當的發言,」林瓊瀛認為。

說話風格逗趣的他對「得體」與「不得體」的差異有個鮮活的譬喻:「一句話講完,你身邊的人是覺得朵朵香花升起,仙樂飄飄,還是一大群烏鴉和整片烏雲飛過?」

最明確的「說話不得體」,莫過於「傷害到別人」。沒有人不知道「美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為什麼卻還是經常落入「說錯話」的陷阱?

曾任台北市新聞處處長、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教授游梓翔分析,這是因為一般人有幾個心理上常見的盲點:
第1,認為「對事不對人」,只要講「該講的話」就好,不必浪費時間照顧別人的感受。

殊不知,「人的因素才是造成工作做不好的原因,」游梓翔說。特別是主管對部屬說話,每個字都附帶「鼓勵?否定?或是摧毀?」的訊息,「教別人一件事還連帶罵 他比我笨太多,對方很容易把溝通轉為『保護我的自我跟攻擊你的自大』,」游梓翔指出,反而偏離「就事論事」的目標更遠。

第2,同儕之間,「心直口快」的常見說法其實是種藉口,尤其當說話背後隱藏的邏輯,總是膨脹自我,貶視別人。

「人 都不喜歡『不請自來』的批評,」游梓翔說。他歸納出3種角色最不討喜:老師、老鳥、老大。「『老師』永遠把別人當學生;『老鳥』把別人的挫折當成小事; 『老大』喜歡輕易表現他能『罩』住你,」游梓翔總結這3種態度的共通點,都是有意無意地「讓別人覺得渺小無知,突顯自己很厲害。」對方即使不當場發作,也 絕對不會很愉快。

至於作部屬的,若是讓老闆認為說話不得體,則多半因為沒抓到主管心中「隱藏的議題」(hidden agenda)。

開口前先懂得「聽」

不管是對上、對下、對內、對外,話要說對,得先懂得「聽」。最「基本」的聽,是聽清楚對話,不要雞同鴨講;「進階級」的聽,則是對人察言觀色的「敏感度」,跟將心比心的「同理心」。
這 往往需要自我提醒跟反覆練習。通常愈讓人感覺「妙語如珠」的人,背後愈有過這樣的磨練。像在王品集團內搞笑功力絲毫不遜於董事長戴勝益的李森斌,就讀文化 大學觀光事業學系時加入戲劇社,本來就對語言表現比一般人更敏銳。但他隨身攜帶的小冊子,仍密密麻麻寫滿每天聽到的好話、名言;與部屬之間的重要對話、後 續發展。

「反省是最好的訓練,」李森斌說,「真正會說話的人都是會反省的人。」
林瓊瀛回憶他剛進職場時,因為知道自己年輕氣盛,開會時還會特地在面前的筆記本上寫下大大的「慎言」兩個字,強迫自己「想想再講」。

「先說不一定就贏,」林瓊瀛談起他多年來的體會說,「講話真正的impact(影響)不在『搶快』而是『醞釀』,」他認為。「會上表現,不如透過『會前會』準備。」會前先談,或中場休息時把人拉到外面聊,反而能更無壓力、完整地陳述立場。

「人和」並不是檢驗說話得體與否的唯一指標。所謂「盱衡時勢」,也包括緊要關頭展現該有的「架勢」,有所堅持與伸張主張。

建立多頻寬的說話彈性

掌 有杜老爺冰淇淋之外,事業版圖橫跨點水樓、本場流專業麵店、南僑急凍麵事業部等餐飲事業的皇家可口總經理周明芬,因為過去當過高中國文老師,平常說話總是 不疾不徐、侃侃而談。但找原料、拜訪經銷商,她經常得應付地方上各路人馬。要是話不投機,「有些人歡送我的方式,就是我離開時,從門口吐檳榔汁,飛越整個 院子,『啪!』打在我面前,」周明芬很有臨場感地描述。

碰到這種狀況,周明芬就會收起斯文,「他摔盤子我也一定要摔,否則就輸給別人了,」要讓下屬好辦事,她很清楚自己必須當「黑臉」,對外營造「tough」(強悍)、「不妥協」的形象,甚至帶點「狠勁」:「休想來騙我,否則加倍奉還。」

「彈性」是說話力的另一面展現。周明芬觀察,有些人只會說「某種話」,只能和「某些人」溝通,但面對各種場面,要真能恰如其分扮演角色,「調性跟詞彙都要能馬上轉換。」

3個行動步驟  會做事也會說話

第1,從自己與別人的錯誤中學習。「設身處地體會『受害人』的心情,常常去發現那些『我所不欲』,」游梓翔建議,一定可以減少「踩地雷」的機率。

第2,找一位良師益友。位子愈高,周圍的人愈不會明說你的錯誤,也就愈發需要有人願意說真話。例如李森斌的「良師益友」就是他的另一半,李森斌經常問她:「我又說錯了哪句話?」

第3,多讀書、多看電影。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畢業的周明芬,對人情世故的理解全靠從小喜歡看書跟看電影,尤其是小說,跟電影裡律師vs.法官辯論的劇情。「看人物就是看人性,」她說,久而久之,不同頻率就轉出來了。

話要怎麼說?儘管整個採訪過程中,對象都是身經百戰的經理人,但是他們最有共識的答案,卻是兩個字:

「好難」。

這是一門永遠學不完的功課。但總要有個開始,不是嗎?

同場加映:跟誰都能盡興聊天!3招成為社交紅人

在社交場合,即便是簡單的聊天,也要懂得「耍心機」,才能真正打好關係。

《哈佛商業評論》網站的專欄作家彼得•柏格曼(Peter Bergman)表示,運用以下3策略,你也能成為社交場合的大紅人:

一、只談論事,不談論人:有時候我們為了打破冷場,於是以大家都認識或熟悉的人作為聊天話題,希望可以拉近距離,但這很可能因此達到反效果。

即便你聊天的內容沒有任何負面的批評,但是在其他人面前討論任何人,都不是好的聊天話題,這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是愛「嚼舌根」的人,很難讓人信任,因為其他人難免會懷疑,日後在別的場合你是否也會如此毫無顧忌地談論他們。

更糟的情況是,就算你是好意,也很難控制聽的人是否會誤解你說話的內容,或是其他人傳話時加油添醋,扭曲原本的內容。

二、分享意見,不表明立場:任何社交場合,重要的是意見的分享,而不是爭論誰是誰非的辯論會。
即便你不認同對方的意見,也不需要直接表明自己的立場、否定對方,只需要委婉地說出自己的想法就好。這樣才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同時又能心平氣和地聽完你所表達的意見,彼此才有持續互動的可能。

三、舞台做給別人,不做給自己:你不需要急著表現自己而大發厥詞,特別是在陌生的場合,但也不需要刻意保持沉默,什麼話也不說。真正高明的做法是,適時地出聲,讓大家注意到你的存在,但同時又給予其他人表現的機會,不至於讓自己鋒芒太露。

例如,在某個人發表一段意見後,你可以表示說自己不太熟悉這議題,但是很想聽聽其他人的看法。等到所有人都表達完意見後,你再發言也不遲,而且比較不容易說錯話或誤踩地雷。

2012/08/24

THE TASTE OF AL FRESCO


manet.jpg
Does food really have more flavour if you eat it in the open air? Annalisa Barbieri explores the science of eating outdoors ...
The dream and the reality are never so divorced as when dining al fresco. As soon as someone says “let’s eat outdoors”, the spirits lift. The imagination fires and we picture something cold and fizzy to drink, pressed gingham napkins, vibrant salads, excellent bread that tears easily without turning into cotton wool, a flavourful Scotch egg, and platefuls of berries at that perfect stage between ripe and ruin. The sun is shining, but the table is in the shade. Nature serenades, but she does not intrude.
The reality, all too often, is that the food is average, you are too hot or too cold, there’s a bug in your drink, and you are one big bodily tic as you attempt to avoid the wasps and ants.
People in northern Europe tend to assume that in the Mediterranean everyone eats outside, dunking bullets of bread in olive oil—the men in vests like something out of a Dolce & Gabbana ad, the women all like Monica Bellucci, a plate-throw away from a sexy tantrum. I am Italian, and it is not so. We might eat outside occasionally, but mostly we consume all that nice food in the kitchen, staying firmly out of the sun, with the breeze blowing through the multi-coloured ribbons of the fly curtains.
Things happen to food in the warmth of the sun. If you’ve ever made ice cream, you’ll know it tastes more intense just before it’s frozen completely. This is because sucrose changes at molecular level when heated, which makes it seem sweeter: from fridge-cold to body temperature, it can taste almost half as sweet again. Heat also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volatiles—gaseous molecules given off by food that are responsible for its aroma—and their smell plays a vital role in our enjoyment of eating. We actually get two hits of smell: one through the nose, or orthonasally, the other retronasally, when the molecules from the food we’re chewing go up the nose from the back of the throat. (This is why it’s a myth that you can’t taste if your nose is blocked: you can, although the experience will be blunted.) Thus the chef Peter Gordon, in his book “Salads”, recommends putting salad dressing in the sun for a few minutes to optimise the flavours: it works a treat, as long as the breeze isn’t so fierce as to blow away the volatiles.
But unlike animals, who rely almost exclusively on their olfactory system, we expect food to appeal to our somatosensory system—touch, temperature, pain receptors (nothing spiny or too hot) and vision. And primal triggers affect us. As a species, we love a fire; it taps into something deep within us, signalling protection, warmth, the ability to cook. Picture a piece of boiled chicken, and then the same piece char-grilled on a barbecue: most of us prefer our meat with caramelised stripes.
But does all this actually make food taste better outside? “It depends on previous experiences,” says Linda Bartoshuk, director of the Human Research Centre for Taste and Smell at the University of Florida. “It wouldn’t be the same for everyone. The major effects are going to be cognitive: what seems exotic to you, what your childhood experiences are.”
Childhood does play a part, since eating outside—or at least the idea of it—seems to bring out the child in us: it feels more playful, less formal and fussy, more exciting. Atthe Fat Duck in Berkshire, Heston Blumenthal gets diners to listen to an iPod playing recordings of crashing waves and seagulls while they eat his shellfish dish Sound of the Sea; in recipes, he has suggested spraying pickled onion juice from an atomiser when serving fish and chips. Perhaps this is the best combination: getting a whiff of the outdoors, while staying safely inside. Maybe we should eat our picnics at home, looking out of an open window.
While barbecues and picnics are largely for weekends, many of us now get the chance to eat outside every day, by going to a café. Pavement tables, like balconies, have become far more prevalent in the past decade; even Britain, with its damp climate, now has a few tables on every shopping street, and they are not just popular with smokers. In any block of flats, there seems to be at least one balcony where the owners have crammed in a barbecue, a table and two chairs, ever optimistic. But will they be rewarded? Will their food taste better eaten on that table, on that hopeful scrap of outdoors?
Bee Wilson, the food historian and columnist, points out that many people still don’t eat outside more than occasionally. “Therefore food tastes better when they do, because they feel liberated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a table. For most of human history the majority of people have eaten outside not through choice—a jolly Enid Blyton picnic—but because they had to. Agricultural workers have always carried their lunch to the fields. And I wonder if their food tasted better to them than it would have done under the comfort of a roof.”
Nonetheless, you can’t deny we appreciate certain foods more fully outside: a cool ice-lolly on a hot day, or a hot soup on Bonfire Night makes us stupidly grateful. We remember it,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next time. “I think food tastes the same whether eaten inside or out,” says Herbert L. Meiselman, an American scientist who has spent much of his career with the Department of Defence Food Research programme, exploring how people choose food. “But I think your appreciation of it is different. It’s about expectation—eating outdoors is idealised—and anticipation. For example, someone going to a fancy restaurant expects to enjoy their dinner, so they probably will enjoy it.”
If our experience of eating outside is coloured by all these things—smell, anticipation, context, childhood memories, even gratitude—whether or not it really tastes better ends up being subjective. And the truth is that although the prospect of an outdoor feast is clearly part of the fun, eating outside works best impromptu: you come across good food, which you just happen to eat outside. The best food I’ve ever eaten was all eaten indoors. But some of the best experiences I’ve ever had eating were outdoors.

Annalisa Barbieri is a columnist for the Guardian and a contributor to the New StatesmanShe is the author of “Dear Annie”. Picture Credit: Manet’s “Déjeuner sur l’Herbe”


2012/08/21

2012年企業在數位行銷中應該關注的幾項趨勢?

數位時代網站|撰文者:關鍵數位行銷發表日期:2012-03-13
USA Today的專欄作家Steve Strauss在今年年初所撰寫的一篇報導中,以他對於美國中小企業的觀察,提出了幾點他認為在2012年值得關注的趨勢,包括了:「網絡視頻、社群媒體及行動行銷都將崛起之外,比較有趣的2點是,他提到朝九晚五的工作模式以及帶給人們快樂生活的幸福時光究竟能否重現?同樣值得企業關注」。

另外,在數位行銷工具日趨成熟的現在,企業除了將大筆預算著手投入在數位行銷的戰場,如何能更有效的評估、衡量數位行銷所創造的效益,在數位浪潮的洗禮下,行銷未來將是何種風貌?行銷長要如何面對?這樣的課題,也是企業在2012年必須要審視思考的重要議題。
在過去幾期的分享報,我們與各位分享過『社群』與『行動』的議題,本期讓我們來跟各位分享我們對『影音』及『人才』這幾項趨勢的一些看法:

音行銷正當道-故事性、可擴充性、多平台性,優化你的SERP
2012年網路行銷的重點,確實應放在:『影音、社群、行動』行銷三位一體的整合上,影音跟社群如何發揮更深度的互動(ex.blendtec),社群與行動如何創造更廣度的分享(ex.Instagram為何大受歡迎),行動與影音如何產生更豐富的內容(ex.自拍,讓素人快速竄紅)、以及透過行動影音廣告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提高廣告的點擊率(ex.影音廣告、行動廣告後勢看漲)。
報導中,根據Cisco的統計,網絡視頻佔所有網路流量的 50 %,去年,每個月有近 2 億的美國人觀看線上視頻,每天約有 1 億人觀看線上視頻。反觀台灣也是類似的情況,根據ARO在去年9月的調查報告顯示,網友在線上影音網站的使用時間持續增長,2011年7月平均每位使用者花費近2小時在影音網站上(111分鐘),Youtube、土豆網及Yam天空是線上影音服務到達率的前3名。

在這則報導中也指出,很多人都喜歡觀看視頻,除了娛樂之外,也可以增加銷售,Onlineshoes.com 指出,使用影片行銷讓該網站轉換率高達 45 %;Zappos.com 也表示,用影片行銷來輔助鞋子銷售時,銷售率高達 30 %以上。中小企業應該加強影音行銷的組合,無論行銷商品或教學影片都很重要。

換言之,企業在規劃影音行銷時,必須要掌握很重要的元素:『故事性』,我們在分享報No.76期談到企業在思考故事的模式時,就必須考慮到四點:『社交性、多平台性、可擴充性,以及回味性』。其中,我們認為『多平台性與可擴充性』在整合式的網路行銷規劃中,更是應該被重視的兩個要素。

舉例來說,好的議題可以引起更多「共鳴」,這種共鳴點多半來自:「情緒性(某一種氛圍,如九把刀電影『那些年』,或者出於反對義憤的『反Ma事件』)」,或者「趣味性(新奇好玩娛樂,如惡搞波蜜、blendtec打碎iPad)」,因為引起共鳴,自然可以讓你的粉絲或消費者產生認同,一但認同產生了,原本的產製關係可能瞬間對調,粉絲消費者搖身一變成為內容的生產者,為品牌產生、再製更多新的內容,這就是讓故事本身可以「擴充」、得以「延續」。
然而,當有了豐富的內容,下一步就是要讓你的粉絲跟消費者更「便利」地接觸到這些內容,因此必須建立好你的『通路』,就向零售業者會選擇讓商品進入在大賣場裡上架,當然也不會忽略了社區鄰近的便利商店、雜貨店,甚至也會有自己的直營店面販售,這就像是Facebook目前有超過8億的會員,許多企業都建立了粉絲團,但可能也認為只要經營好官網跟一個Facebook的粉絲團就夠了。

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每個平台的「會員屬性跟功能」都不太相同,就像大賣場提供的優勢在於『多樣、多量』,便利商店、雜貨店的優勢可能在於『便利、親切的互動』,直營店的優勢在於『品質、客制化、最即時的訊息』;Facebook粉絲團偏重社交,因為它導入的是你的真實人際,Youtube像是一個多頻道的大型影城,而且從上述的資料分析,影音網站的黏著度與到達率都不斷提升,Google+品牌專頁仍在高速成長中,能提供更分眾化的訊息,同時也將與搜尋結果頁更深度的整合。當然,還包括Blog、微網誌等平台。因此,中小企業必須更積極部建你的『通路策略』,除此之外,整合多平台與內容,掌握『提前一哩』的『SERPO』更是中小企業在構思網路行銷戰略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數位行銷人才荒,找出企業的林書豪
根據Econsultancy最新報告顯示,今年行動行銷預算主流是APP和QR Code,這項報告針對全球500家公司和機構行銷預算做調查,2012年增加整體行銷預算的公司約45%,只有16%的企業會增加傳統媒體的行銷預算,超過68%的公司準備增加數位行銷預算。

並且,在該篇文章中也指出,『人才短缺』仍是公司無法充分利用數位行銷的主因之一,表示缺乏數位行銷人才的公司,從2011年的23%,上升至今年的34%。招募和留住合適的員工是最困難的問題。

從以上敘述中,我們樂見企業對於數位行銷將投住更多的信心與預算,現代行銷在數位工具的推動下,打破了時空與地域的限制,而有了多重的搭配與組合。擅長使用數位行銷工具的企業,確實能顯著拉大與競爭對手的距離,例如7-11統一超商,無論是早期icash的電子支付、利用Facebook粉絲團深化與粉絲的互動(數位時代百強粉絲團Top1),到結合虛擬實境與OPEN將創造議題,不但讓品牌成為同業間的佼佼者,也讓企業在數位化時代的浪潮中保有競爭力與優勢。

然而,並非開始採用各種數位行銷工具、或者投入大筆預算就能展現驚人成果,與過去傳統媒體重「曝光」思維不同,採CPC計價的廣告模式,讓數位媒體更著重「分析」、「觀察」與「優化」,換言之,行銷的精神必須包含執行前期的『策略規劃』、執行中後期的『成效優化』,數位時代總編輯長林文玲更具體指出,以前的行銷偏重活動導向,做一檔活動的績效衡量就是數字成果;但數位行銷講求的是「優化」,追求每秒、每分、每天的進步。於是,行銷人要拋棄傳統以「一個案子」為單位的思維,學習以監控分秒間變化的走勢來衡量行銷效果。在《IBM 2011全球行銷長研究報告》中,全球1,700位頂尖企業的行銷長一致認為,身處數位時代必須跨越四道巨浪:『資料爆炸、社群媒體、行銷管道與裝置激增、消費者人口結構變遷』。其中,「資料爆炸」名列全球行銷長面臨的挑戰之首;顯示除了要能彙整分析、從觀察行為進化到預測趨勢之外,數位行銷人員還必須要對於數字的變化具有很強的敏感度,前者的分析觀察有賴掌握更多工具的輔助,後者則是因為這代表行銷團隊要學習如何看重投資報酬率、更要看重投資報酬率。因此,建議數位行銷人或企業應積極養成或尋找具備以下特質的人才:
1. 向消費者提供價值:
這裡說的價值並不是單方面的滿足消費者的「要求」,因為如果仔細檢視,很多時候這些「要求」其實並不一定能對應所設定的KPI,原因是行銷人員對於消費行為反映出的資訊不易釐清,需要瞭解並引導出真正需求,為此,必須收集消費者更細部的需求資訊而不是只滿足於對整體大致的輪廓。為了應對資料增量、增速和多樣化,建議多運用Google Analytics、Facebook Insights等工具,將資料進行更深度的分析,採集出含金量更高的成效。
2. 強化ROI意識:
改變以往「一個案子、一波活動」為單位的思維,除了關注廣告點擊率、品牌認知口碑或者網站流量…等,與專案成效有關的數據。更必須學習加入CLV(顧客終身價值)、GP(毛利)、ARPU(平均用戶貢獻度)等財務知識,評估衡量專案最後的獲利成效。
3. 勇於嘗試、保持彈性:
這是一個高速變化的環境,藉助網路及行動載具,加上好用的應用程式,許多事情可以隨時隨地完成,順利達成辦公效益,朝九晚五的工作型態將來會隨著遠端辦公環境的逐漸成熟而改變,但伴隨而來的壓力與工作時數的延長(即時通訊、社群平台、同步郵件智慧型手機,好像讓人24小時都在待命狀態)也是與日俱增,因為變化快速,所以很難「等」到完美的成功方程式可以依循,唯有不停地嘗試、大量的嘗試,因為數位行銷講求的是「優化」,追求每秒、每分、每天的進步,就會找到最佳的甜蜜點
除此之外,無論在工作或生活上,為自己保留一些彈性,累積80分的專業與自信,保留20分的空間,接納新的建議或吸收新知;善用80%的時間,做最有效率的計畫排定,保留20%的時間讓自己靜下來,好好思考計畫中的每一個環節,步驟對了,最後的成效自然就會有好的結果。

2012/08/18

7 Habits of Web-Savvy Entrepreneurs

7 Habits of Web-Savvy Entrepreneurs:
Web-savvy people always know the latest tech trends and they can get more work done faster than you. Here's how to be more like them.

Web-savvy entrepreneurs are always a step ahead of everyone else: They're up to date on technology trends, they're constantly trying out new tools, they're often at the center of major online conversations, and--most importantly--they know how to use the Web to get things done faster.


If that doesn't sound like you, maybe it's time to adopt a few new habits:



1. Become an email ninja.
Are you one of those people who spends more time communicating about a project than actually doing the project? Stop. Only allow yourself to check your email a few times throughout the day. If you have important emails that need to be sent out, try scheduling them with Boomerang. And to limit your time even further, check out five sentences or less, which stops you from sending emails longer than five sentences. To make the most of your inbox, and time spent in it, try ActiveInbox, a Gmail/Google Apps plugin that helps you organize your emails into to-do lists. So organize your inbox, write your five-sentence email, and then get the hell out of that inbox.


2. Blog (it's never been easier).
Th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online, starting with Seth Godin, Chris Brogan, or Guy Kawasaki, all have one thing in common. They maintain a very active blog.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is is where your online home base resides.
If you want to succeed online, get a blog (via Tumblr, WordPress, or Typepad) and start crunching out quality content. It's the lifeblood of your online presence.


3. Be the information guy (or gal) for your followers.
One of Stephen Covey's habits for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is to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be understood." Put another way for the online world: "To be interesting, one first has to be interested."
Take a look at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independent social media curators, such as authors @brainpickings or @MichaelHyatt with close to 200,000 Twitter followers each. Both of them share great content more than 10 times a day, picking the most interesting finds from their daily reading routines (see more about that below). They hit Twitter at optimal times but space out their posts so as not to clutter followers' streams. To do this efficiently, they likely use a simple scheduling tool such as Buffer to queue up tweets and Facebook posts all day long.


4. Read tailored news to stay up to date.
Anyone can read the BBC News or The New York Times. Unfortunately, this kind of news won't make you more interesting or successful. Instead, find articles that actually matter to you and your business.
To get a tailored news reading experience, use an app like Zite or My6Sense. Both are designed to learn what you read the most and give you more of these relevant articles. For RSS reading, check out Reeder, which is an app that integrates with Buffer.


5. Grow an engaged network on Twitter and Facebook
A study of Gary Vaynerchuck's Twitter account found that his habit of replying to tweets within 30 minutes can have a tremendous effect on his following and engagement with followers.
Don't just broadcast, find the people active in your industry on Twitter and Facebook. Tweet them, retweet them, and learn from them. It will be the core of your social media presence if you are known as someone who is responsive and helpful.


6. Be at pulse of what is happening on the Web.
The Web is always changing. Don't get too attached to any one tool. Chances are something better is going to come along. There is always a new kid on the block. The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on the Internet know this and play around with new tools all the time.

Something that might revolutionize your productivity on the Web is ifttt. It allows you to connect any two Web services together, such as Dropbox with Flickr, or Google Reader with Buffer. Being aware of new tools is crucial if you want to stay ahead of the curve.



7. Cut out all negative comments online.
Nobody wants to be around someone who is always complaining about something. In fact, "social media scientist" Dan Zarrella published a study showing that posting negative comment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diminishing your network online. So keep those negative remarks to yourself.

2012/08/16

台商的纠结:大陆营商环境好与坏


  “台商的黄金十年已经过去。”谈及现今的大陆营商环境,张美惠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言。

  张美惠是台湾人,在东莞经营一家塑胶制品厂及一家食品公司已有二十余年,其塑胶产品远销麦当劳、必胜客、可口可乐等美国连锁大品牌,而她旗下的食品销售则从2008年起主要面向大陆市场,“日韩订单一签就得一年,2008年原料成本涨得厉害,实在不敢接单。”张美惠告诉本报。
  二十余年的大陆经商历程,张美惠见证了太多的变化。
  成本高涨
  据张美惠回忆,五年前,企业要进入某品牌连锁店的开户费为2万元,而现在已上涨至15万元,而进入每家商铺还需收取条码费,条码费也在涨,以该品牌连锁店为例,其条码费从五年前的150元/条上涨至现在的200元/条,按照华中地区700家连锁店来算,这意味着她每年需要多花3.5万元。
  困扰她的不只是上涨的开户费,还有的地方得“走关系”。张美惠说,她的食品在进入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时确实花了些工夫,“地方经济状况越落后,靠关系的情况就越严重。”
  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市场与企业研究中心主任王卫红今年参加了广东省政协组织的一个调研。她告诉本报,高昂的入场费正不断成为企业开拓销售渠道的重大阻力,“座谈会上,TCL这么大的公司都抱怨说入场费太过高昂,他们无可奈何去做电商。更别提那些中小企业了。”王卫红说。
  收款难对很多企业来说,则是另一块烫手的山芋。王卫红在那份调研报告中写道:“有一位台商说,到大陆办厂很长时间了,什么都学会了,就是学不会如何追回欠款。调研时企业普遍反映,货款被拖欠3~6个月是很常见的事情。”
  不欠账行不行?或许只有少数“牛”一点的企业可以做到款到发货,“像徐福记那样,他们品牌足够大、产品确实好,可以款到才发货,像中小企业,不做欠账根本做不大。”张美惠无奈地说,而她对付欠账的“秘诀”是,第一个月向经销商收取现金,第二个月开始经销商只能欠账一万元,以金额而非月份来控制欠款,降低应收账款转化成坏账的比例。
  本报记者了解到,台湾甚至有专门的“大陆台商确保收款”研讨会,目的是为台湾企业提供追讨货款的务实性指导意见。
  让张美惠郁闷的还有不计其数的各种税费。张美惠告诉本报,除了房地产税、关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还有垃圾管理费、使用流动人口管理费、卫生清运费、土地管理费等诸多费用。做出口还需要缴纳产地费和企业管理费。让她有些疑惑的是,有的费用看起来似乎是重复的,“比如当初买下厂房时就已经交了房产税,为什么现在还要每年上缴近3万元的土地管理费?”
  相比东南亚仍有优势
  2008年对台商来说是“万箭穿心”的一年,东莞台商协会顾问袁明仁用了一个有点夸张的词,在这一年,经济危机对企业打击巨大,而雪上加霜的是,新《劳动合同法》和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让企业倍感压力,一些优惠政策也逐渐开始被取消。许多企业已经嗅到了经商环境变化的味道。
  随着这两年经济形势严峻,选择关厂的人越来越多。袁明仁说,台湾的《商业周刊》曾刊出一则《50%台商要关厂》的封面报道,他并不觉得这一数据是夸张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台商选择把工厂迁至越南、柬埔寨等国家。
  袁明仁指出,东南亚地区有人力资源成本低的优势,像缅甸等国家每月工人工资甚至低至100美元,其人力成本仅为中国的一半或者三分之二。此外,袁明仁分析说,工作态度是差异的另一方面,“在印尼,人们想工作,而在中国大陆,人们开始变得不太想工作”。另外,大陆工人流动频繁也是一大问题,“很多企业每年车间员工都要换一轮”。
  袁明仁肯定大陆在投资环境方面较东南亚地区的优势,他认为相对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陆的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政局更稳定,员工素质、语言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谈及对营商环境的期许,张美惠希望政府能够在治理官员腐败、促进工人素质提升上下工夫,努力创造更公平的环境,“可以让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到工人培训中来”。
  困难形势下,东莞也已经出台扶持企业升级转型的政策,对条件合格的企业予以最高30万元的辅助资金,另外,对企业申请专利、参加展会也予以一定额度的补助。袁明仁透露,这些政策对于那些“想走”的企业影响很大,“既然有这些政策,那就再试试看吧。”一些打算撤走的企业主表示。

2012/08/14

How Leaders Build Trust

 著
Trust me. When's the last time you actually believed those words on the job? If your answer is a long time ago, you're not alone. In fact, many people instinctively recoil from those two words--especially when uttered by business leaders or professional colleagues.

A sign of the times, perhaps, but there's a ray of hope--good news, in fact, for leaders looking to make quick progress in building trust in their organizations.

First, I'll share some perspective on the challenge leaders face regarding trust.

The Downward Spiral


Trust--and its close-cousin, confidence--is way down everywhere you look. In fact, confidence in most of the 16 public and private institutions tracked by Gallup has either remained flat or decreased this year.
Four years of research into the overlapping areas of trust, leadership, and collaboration conducted by us atInteraction Associates has shown steady erosion in the level of trust people feel at work. Trust took a nosedive in 2009 and has continued to decline each year during the recession. The 2012 results show trust at its lowest level since the start of the recession.

The Edelman Trust Barometer has looked at a similar set of questions for a dozen years, and their findings around the decline confirm this grim outlook.

Trust is a necessary component of successful leadership--leaders need trust in order to drive business results. Yet trust in business has been eroding for some time. Judging by many employee engagement scores, employees have been disengaging for at least a decade.

While it's hardly surprising given the economic downturn, layoffs, and employees being asked to do more with less, the decline in trust poses a risk to business results.

But there are important hopeful indicators--and some tangible, highly effective steps for building trust that leaders can take now.

Bright Spots Of Trust


So, what's the silver lining in all this? In the 2009 Trust in Business survey, findings showed that companies with self-assessed high levels of leadership capability, collaboration, and trust enjoyed a premium in their stock's price/earnings ratio of over 25%. In other words, higher levels of trust inside a company correlate directly with higher P/E ratios for that company.

In 2012, looking even more closely at companies with highly engaged and highly involved employees, findings show that high-profitability companies are twice more likely to have high involvement cultures than low-profitability companies.

Another key data point: high-engagement and high-involvement companies are more confident in their ability to retain their key employees--a group that makes a disproportionately large contribution to business results.

Why We Trust


The Building Trust in Business study specifically identifies three reasons why we trust our work colleagues:
  1. Past Behavior: If you've behaved as expected in the past, I trust you to behave that way in the future. In this case “past performance” may very well predict “future returns.”
  2. Capability: We trust people based on our perception of their capability, so I trust my doctor to treat my illness because of her training.
  3. Alignment: If you and I are trying to achieve a common goal, I'll trust you to do your part. Soldiers trust each other with their lives, because they are pursuing a shared goal.

While all three reasons frequently come into play, in high trust organizations, alignment was cited as a trust driver by over 90% of the companies.

How Leaders Build Trust


Building trust doesn't happen overnight--but there are important steps leaders can take to foster a more trusting climate. Steps that do impact business results.
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steps to consider:

Involve people in decisions that directly affect themWhen people are involved in a decision, even if they

don't make the final call,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support the decision. This means bringing people in before you've made the decision. If you've already made the decision, and you're not open to changing your mind, don't go through the motions of bringing people into the process. You won't get buy-in. In fact, people will feel conned. On the other hand, treating people as capable adults shows you trust them to be part of good decisions. They'll trust you more in return.

Be transparent and consistent in your actions. We tend to focus on outcomes and ignore the process. Understanding how a decision was made, and the thought process behind that decision, can have a huge impact on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 decision. In one study, employees who understood how their performance bonus was determined were more satisfied than employees who received more money, but didn't know how the bonus had been determined. If you are transparent and consistent, people will see your motives and learn to rely on you.


Pay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s. It's a given that people join companies but leave manager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employees and managers makes a huge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engagement and involvement people will feel. If people know you understand what matters to them, they'll trust you to act in ways that align with their interests.

Those strategies work. Trust me.


Andy Atkins is the Chief Innovation Officer of Interaction Associates, a globa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firm headquartered in Boston. 


外銷佣金逾5% 須有正當理由及證明


營利事業為拓展外銷市場,常會透過代理商或代銷商爭取訂單,因而須支付佣金時,除應注意保留佣金合約,支付證明及居間仲介事實證明外,財政部提醒,當外銷佣金超過出口貨物價款5%時,必須能提出正當理由及證明文件,佣金支出才能順利認列。


全文網址: 外銷佣金逾5% 須有正當理由及證明 | 財經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7294810.shtml#ixzz23WvFUKwL
Power By udn.com 

2012/08/10

与《东方壹周》关于翻译的访谈


与《东方壹周》关于翻译的访谈 - 南桥 - 南桥的博客
 1 请问:一开始翻译,是出于什么情况?
开始翻译,是在导师刘海平先生的指导下,翻译《赛珍珠文化传记》。刘老师也是赛珍珠研究的专家,这个翻译过程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翻译的学习,也是在文化研究领域的学习过程。翻译赛珍珠,对于我后来的影响非常之大,尤其是在我到了美国,和赛珍珠一样开始跨文化生活、写作之后。

2 请问:手里曾翻译过的作品,以什么类型居多?文学?商务?或者其他?我翻译过很多东西,包括管理期刊的文章,培训材料,商业专栏文章,呆伯特漫画,曾经给《世界经理人文摘》、《麦肯锡高层管理论坛》、《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和多个管理顾问和培训公司翻译过,但是近些年我觉得商业性文章很乏味,于是专注于文学翻译。

3 请问:近几年国内读者对翻译作品的需求,那种类型居多?(选项同上)我想还是文学翻译的需求更多。商业性作品受众范围只是特定客户,或是经理人等特定人群,而文学作品的受众更为广泛,这些读者通常也是更有趣的人。

4 请问:是否能举例一个翻译轶事?比如自己二次翻译的作品,可能前译者有处理得不够精准的地方,自己给改过来了?我翻译《河湾》的时候,开头的一句话是:The world is what it is. 这句话我当初的翻译是:世界亘古未变。编辑李瑞华先生后来跟我商量,觉得应该贴近原文一些,所以改作:世界如其所是。这句话后来引起了一些争议,有读者认为这种译法太生硬,甚至有读者说一看这句话,和那种光光滑滑的台湾译本没法比,所以整个一本书就不想读了。我一开始也觉得不大容易接受。但是这些年我的翻译观念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觉得把作品翻译成通顺、优雅的英文当然是一种考虑。但前几年汉学家顾彬曾批评中国作家不看外文作品,我虽然不一定都赞成他的观点,但是他给了我一个启发: 汉语圈的写作,不应该是孤立的孤岛写作,也应该和世界的文坛气息相通。汉语本身也是开放的系统,不妨引入一些英文中的表述过来。奈保尔后来的传记名就叫The world is what it is。可见这是一个极其独特的说法,我如果当初译作“世界亘古未变”,倒是点金成铁了,所以这里还感谢李瑞华先生当初的督促,让我尽量贴近原文,没有顾着读者可能的阅读习惯,在演绎上跑得太远。 

 5 请问:目前,自己主要工作和翻译工作,在一天中所占时间比重为?目前很小,我准备以后少翻甚至不翻。老这样下去,耽误工作,影响生计,也影响了生活的平衡,除非哪一年我真能靠翻译能养活一家人了,才可能花更多时间去做。

6 请问:翻译过程中,有没有抓狂的时刻?是什么事?有,
我翻译到过两页纸一个标点符号都没有的长句子,这是很考验人意志力的事。

7 请问:亲友知道自己在做翻译这件事吗?亲友中是否有主动提醒、督促自己翻译新作品或重译名著的事?我翻译作品家人都知道,也瞒不了,但是没有人专门鼓励我去做,甚至反过来叫我不要再翻,说老熬夜或者起早对身体不好。

8 请问:目前为止,所看过的翻译作品中,最佩服的作品是?翻译的作品对于翻译来说,就好比孩子对于一个母亲,很难说最喜欢哪一个,只能说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妙处,我翻译的所有作品我都喜欢。但真要硬性来选一两部的话,在传统作品中,我最佩服的是《河湾》,奈保尔的讲述能力非同一般。比较实验性的作品中,我最喜欢《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其写作方式很有独创性,能启发其他作家。

9 请问:前几天采访叶廷芳老先生,他说一部300多页的作品最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翻译、校对。现在市场给文学作品预留的翻译时间其实是多长?我每次也基本上要求一年左右的时间,很多出版社能满足这个要求,这个时间比较漫长,但是由于们只是兼职译译,玩票一般,难以拿出整块时间来,一年时间还是需要的。不排除一些译者动作很快,但是他们的生活、工作处境可能和我不一样,这个没有必要去跟他们攀比。

10 请问:选择一部作品来翻译的标准是什么?首先看它作为一部作品的品质如何。不是好作品,没有必要去浪费自己和读者的时间。另外,我也看作品的社会影响如何,比如我选择的《布鲁克林有棵树》,文学评论家或许看不上眼,但在大众中间,此书流传多年,成了久盛不衰的“地下经典”。此书让一个草根的读者去反思贫穷和自尊,思考如何在生活给了自己一首烂牌的情形之下,能把握住自己,在自尊自强中改变自己的命运。果然,此书出版后,在国内青少年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这对一个引进者来说,是很值得欣慰的事。

11 请问:刚才所讨论的有关翻译整部作品时长的问题,过去科技今天丰富,翻译手段基本手工,查阅资料也是手工;而面对诸多翻译软件、工具,现在翻译,会用到这些吗?但目前似乎还没有一款真正能提供完整释义的外语软件,都是很机械的,一个单词对应一个中文词的解释。这样说来,即便利用软件也不见得省时?

我也会用一些翻译工具,如Google Translate, 不是靠它来翻译,但是这样的工具有很多便利性。比如借助这个平台,看到原文和译文窗口的对应,这样眼睛会轻松一些。另外我如果在译文中查找某个说法,但是只记得原文,我也能快速查找到。另外,这平台之内有简单的字典查询功能,也免得我另外去网络上查字典,最终上了网开始分神,跑去发微博去了, 所以这种平台还有个抗干扰的功能。至于翻译本身,这些工具的效果惨不忍睹。时间上也节省不了多少,不但几乎所有的句子都不能使用,你还得拷贝到Word里重新整理格式。所以我建议用这种工具更多地从事名词重复性比较多的商业性翻译,不建议指望它来打文学翻译的草稿。当然,你可以像我上述的这样,把它作为Word一样的文字操作系统来用 —— 拿着个电脑连上网随时随地可以翻译,在“云”中存储,同时解决原书对照、字典查询、专有名词统一等方面问题。这方面它们是有价值的。 

12 请问:是否想过将来的、可能出现的新翻译方式?我觉得东西网的协同翻译很有威力,从小布什传记到乔布斯传记,这个团队的工作效率都是惊人的,或许这会改变传统的翻译方式。他们的尝试值得关注。

13 请问:现代是不是对成为“翻译大师、大家”已经没有兴趣?不渴望特别成就?大师、大家这些都应该是后人封的,追求没有用。从业者应该追求的是对得起作者和作品,对得起读者,对得起出版社。在此基础上,我想最好大家还是把心态放平常化。英文里的“翻译”就是translator, 无 “翻译”和“翻译家”之分,也没有“翻译家”和“翻译大师”之分,不必要搞这些三六九等。与其给人这些虚衔,不如去为他们做一些实事。比如我觉得很多高校翻译作品不算成果,而一些粗制滥造学术论文却算,这种不当的评估方式早该动手去改了,不知哪个学校有这个魄力去做,同时又有能力去鉴赏翻译作品的得失。另外,文学翻译的稿酬,实在低得惊人,让业内人难以专职去做。

14 请问:如何看待早期国家学院中培养的翻译前辈们所取得的成就?他们所带来的影响,有关注过吗?才人代代皆有,各领风骚。我对言必“老一辈”的做法很是反感。老一辈再好,是他们那一代的功劳,他们的成功不可以复制,他们有他们不一样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背景。

我们能把握的只有我们这一代。每一代总有一些优秀的译者,如今的译者也有很多优势,比如科技工具让大家如虎添翼,有了Google就省掉了过去老翻译一上午跑图书馆查一个术语的辛劳。应该说我们这一代在这方面条件比过去好,至于态度上是否认真,我想各个时代都有粗制滥造也有精心打磨之人。不应该一揽子否定,或是一揽子肯定某个特定年代的翻译群体。

关键的一点是辨别出优秀的翻译和拙劣的翻译,在收入上社会认可上等方面拉开差距,这样我们就能向后人交出我们这一代中的“老一辈”。

一些出版社现在的辨别能力很强,知道哪些人能做什么事。但是翻译也是一种学问,很多译者栖身在高校,这些高校却良莠不辨,不能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5 请问:什么样的翻译人才是优秀的、符合现代标准的?和过去一样,中英文的功底一直都会很重要,这一点无法改变。但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化,也是一系列文字上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过程。一个优秀的翻译,要善于利用各种便捷的技术工具,去解决自己在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必须善于学习善于发问,知道在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如何查找到自己所需的答案。

优秀的翻译,也应该是一个文学鉴赏家。如今书业竞争激烈,引进版的书多如牛毛,翻译的圈子很小,好翻译经常有人约稿。他们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判断出作品作家的优劣来,这是很见功夫的事。好的译者应该有一些预见性,能把一些优秀的作品作家介绍过来,而不是围绕着几个熟面孔的作家一再炒冷饭。翻译所要做的不单是翻译,也还应该包括一些适当的介绍,让读者了解这样的作家和作品。

16 请问:你个人的翻译方法是?逐字逐句?整段理解再翻译?或其他?一般我是逐字逐句翻译,尽量忠实于原文,然后修改的时候是整段整段对照,最后我再脱离原文再看译文,如此三遍方休。

17 请问:国内院校翻译人才有关注过吗?没有多关注,因为平常的工作和国内院校关联不大,有些脱节。

18 请问:通常在什么时间、环境里翻译作品?为什么?喜欢在家庭和单位之外的“第三处所”去翻译,如咖啡馆,书店等,脱离熟悉环境的干扰

19 请问:翻译其实具有一定历史作品,假如100年以后,后人可能会找到某本书,说这是谁翻译的版本,如同我们现在看前辈们的作品一样,有些用来考证查证,有些又被找出不妥之处,让它更好。
翻译作品总是有遗憾的,只不过因为一些错误,就“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彻底否定一作品,卷土重来,这个做法很可惜,也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译者还在世,我觉得可以在出版社的帮助下,收集读者和评论者建议,重新修订作品,改掉一些错误。这个良性的反馈和改进机制应该建立起来。除非原作实在风格特异,值得换一种方法去翻,否则不必一而再再而三重译。另外,原来的翻译,也可去找人校订,出校订本,而不是从头再来一遍。优秀文学翻译毕竟很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许大家的精力更应该用来去翻译一些新书,介绍一些没受到太多关注的新作家,这样应该更有价值一些。

此访谈以和劳伦斯译者黑马先生 (http://www.weibo.com/heima)(《混在北京》作者)对话形式,刊登于《东方壹周》文章 《构筑精神巴别塔

灰霾将取代吸烟成肺癌首因


今年10月以来,南京连续多天出现了灰霾天气,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让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词汇“PM2.5”进入公众视野。昨天,由环境保护部和江苏省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南京)国际环保产业博览会”在南京举行,其中还以“蓝天工程”国际论坛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共同为PM2.5问诊。

>>到底什么是PM2.5?
【很复杂,是尾气泥尘等等的化学物理反应】
这几年,以PM2.5浓度为代表的“超细灰尘”污染,已经取代了早期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10粗粒子为代表的一次污染阶段,南京等地早已相继进入了更加复杂的大气复合污染时代。可空气中这些“超细灰尘”,肉眼根本看不到,它们是谁?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经过研究,北京大学唐孝炎院士发现,PM2.5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尘、燃油尘、硫酸盐、餐饮油烟尘、建筑水泥尘、煤烟尘和硝酸盐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彼此之间不断进行化学、物理反应,使得污染变得十分复杂。唐孝炎研究发现,PM2.5中有机物、硫酸根粒子、硝酸根粒子等均属二次气溶胶。“二次气溶胶‘贡献’超过50%,是PM2.5的主要组成成分”。

>>PM2.5到底有何危害?
【严重灰霾污染七年后就会现肺癌高峰】
广州气象专家吴兑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灰霾与肺癌有着“七年之痒”,即出现灰霾严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会出现肺癌高发期。
空气中的PM2.5吸入人体后,经过人体的循环系统,最终会进入血液,乃至肺泡。“灰霾将取代吸烟,成为肺癌致病头号杀手”,吴兑说,肺癌死亡率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上升了许多,但同时和肺癌密切相关的吸烟率却在下降。问题究竟出在哪?专家们发现,天空的能见度在急剧下降,灰霾天数急剧增加,由此可以推测,是不是肺癌死亡率和灰霾天气有一定的关系?吴兑所在的科研团队做了一个估算,把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的气溶胶消光曲线图和肺癌死亡率的曲线图同时标出,判断气溶胶浓度增加之后7~8年,肺癌死亡率就会上升。
现已证实PM2.5不仅对呼吸系统有伤害,而且也会导致心血管病发生和恶化。在美国,健康风险评估与空气质量管理十分受到重视。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岸的空气质量管理局副局长刘中兴博士说,当某种病症如哮喘达到一定比例时,地方政府就要开始追查污染物的来源。“如果发现,这种情况是与空气中某种污染物质息息相关,政府就会要求产生此类污染物质的企业进行处理,直至达标。”
刘中兴博士说,这就是健康风险分析,大气中的颗粒物尤其是PM2.5与人体健康最密切相关。PM2.5的日均浓度和年均浓度到达一定数值,会增加死亡风险。

>>PM2.5什么时候有国标?

【预计2016年我国才会有PM2.5标准】

11月的一次国际气象会议上,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承认:按国标,目前全国70%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如果增加PM2.5监测指数,则全国70%城市不达标。目前,国家环保部已经开始征求意见,拟将PM2.5纳入监测中。预计将于2016年首次在我国施行PM2.5国家限值标准。

“中国推荐采用WHO第一过渡时期目标值,也就是‘超细灰尘’的浓度在75微克/立方米”。吴兑说,眼下全球90%的国家没有公布PM2.5浓度限值,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美国、加拿大等近十个国家颁布了PM2.5限值。“中国纳入PM2.5,还不能算迟”。而按世卫组织公布的三个过渡时期目标值阶段,通常每跨越一个阶段,都得付出至少3-5年艰苦治理。

>>治理灰霾要用多长时间?
【欧美用了足足50年,我国仍需30年】
吴兑说,“超细灰尘”的浓度从2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大概会从40公里恶化到10公里。而从4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1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也就恶化到六七公里。“所以,当我们现在反过头来治理,即使在经济上做出很大的牺牲,把140微克/立方米减少到100微克/立方米或8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并没有出现好转。”只有治理到小于40微克/立方米,才能使能见度达到十几二十几公里。这也是美国和欧洲治理大气污染花费50年那么长时间的原因所在。

“我国不少城市的大气污染当然远远没有当年伦敦这些城市那么严重,但尽管政府治理力度很大,也得需要20至30年才能看到明显的成效。”吴兑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气环境治理的艰巨性、特殊性和长期性。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