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0
2015/08/11
2015/08/06
2015/07/25
场景革命
-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575141/
内容简介 · · · · · ·
How-old如何引爆了朋友圈的全民脑洞狂欢?
Uber是打车软件,还是入口?
为什么“自拍”会成为一个产业?
美团如何成为电影票房冠军的幕后推手?
商业进入了新物种时代,超级平台之后,PC时代以降,IoT(万物互联)崛起之时,到底什么是新的入口?一系列的颠覆使我们开始正视移动互联时代的品类创造方法,一场孕育已久的场景革命正在发生。
《场景革命:重构人与商业的连接》为我们描绘了正在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支撑场景的四大要素,通过构建场景的“四即”方法论,展现了场景在商业中的应用价值。未来的生活图谱将由场景定义,未来的商业生态也由场景搭建。
有优惠券、有活动入口、视频音频链接和场景推荐。这不是本要死得远远的广告书,近似于流行手绘,接近于一次完整的年轻生活方式洞察。
作者简介 · · · · · ·
吴声,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委员会执行秘书长。一九九五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先后在凡客诚品、京东商城、乐蜂网等电子商务企业担任高管、顾问。二零一二年十二月至今,参与创办互联网社群罗辑思维,运用场景思维策划多起互联网商业案例。
目录 · · · · · ·
● 前 言 后连接时代的造物逻辑
● 第一部分 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 第一章 长在朋友圈中的碎片化场景
我们用摄影来看待这个世界,用图片来认识这个世界,用自拍来表达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微信是基于连接的最大公约数,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朋友圈几乎是唯一的引爆场景。
● 第一部分 正在发生的场景革命
○ 第一章 长在朋友圈中的碎片化场景
我们用摄影来看待这个世界,用图片来认识这个世界,用自拍来表达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微信是基于连接的最大公约数,是这个时代的基础设施。朋友圈几乎是唯一的引爆场景。
○ 第二章 共享经济崛起的DNA
租车应用Uber 在6 年时间内估值超过500 亿美元; Airbnb 短租推出餐饮共享服务后,估值迅速从130 亿美元攀升到210 亿美元。为什么这些应用能够实现指数级的增长?共享经济是场景商业的典型演绎。共享经济商业模型隐含了对真实场景的全新定义。
○ 第三章 颠覆传统互联网入口的核心逻辑
为什么朋友圈被”足记”、”穹顶之下”刷屏?因为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技术将原本静态的场景进行了动态重构,在每一个点赞、评论的动作中,用户被卷入;社交网络状态的更新,让场景快速更迭渠道,场景成为重要的互联网入口。
● 第二部分 支撑场景的核心要素
○ 第四章 ”体验美学”重塑新的商业价值逻辑
流量放大用户价值已不再适用,价格敏感性的存在不断边缘化。基于价值敏感性的”体验”成为首要法则,
流量放大用户价值已不再适用,价格敏感性的存在不断边缘化。基于价值敏感性的”体验”成为首要法则,
场景解决思路是:为用户创造卓越的体验,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
○ 第五章 ”空间链接”变成了新场景的定义指导
团购场景、打车场景的背后隐含了移动互联时代生活方式和消费形态的升级,O2O 反映的是以人为中心的链接逻辑,网络环境和生活空间正不断融合,带来新的跨界,从而定义全新的场景,也帮助我们创造全新的品类。
○ 第六章 ”社群”是场景的动力机制
如果场景自身不能具备一种亚文化的力量、亚群落的表征和社群感,就不会拥有大规模用户和商业应用的可能。如果我们理解以人为中心的商业逻辑,就会发现商业就是忘掉生意、忘掉利益,是深入思考我们和拥护者的关系。
○ 第七章 ”数据”让场景精确匹配用户需求
数据运营时代也是用户经营时代。场景背后是可量化的数据。数据流动性越强,生成的结构性也越多,使用者关系越清晰,新场景的创造也越清晰。
● 第三部分 构建场景的”四即”方法论
○ 第八章 产品即场景
微信、知乎、大姨吗、易到用车、美图秀秀……每一个App 就像定位清晰的黑洞,吸附着数量巨大的族群,场景成了虚实交互融合的核心,产品变成了场景的解决方案,手机也作为社交器官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状态。
微信、知乎、大姨吗、易到用车、美图秀秀……每一个App 就像定位清晰的黑洞,吸附着数量巨大的族群,场景成了虚实交互融合的核心,产品变成了场景的解决方案,手机也作为社交器官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状态。
○ 第九章 分享即获取
无数好友自发分享微信红包,让微信支付急速崛起;无数人自动分享”打车优惠券”,让滴滴快的成长为估值破百亿美元的移动入口。分享模式下,资源越用越有价值。分享就是获取,消耗就是积累。
无数好友自发分享微信红包,让微信支付急速崛起;无数人自动分享”打车优惠券”,让滴滴快的成长为估值破百亿美元的移动入口。分享模式下,资源越用越有价值。分享就是获取,消耗就是积累。
○ 第十章 跨界即连接
六度空间理论正在被更多公司和品牌证实并简化——任何两个陌生的企业,通过强商务拓展找到接触点,彼此形成互补的品牌连接。品牌的跨界伴随的是用户群流动,原来井水不犯河水的两群人,通过品牌的跨界,完全打破壁垒,形成了新的用户群。跨界的深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定价关键。
○ 第十一章 流行即流量
互联网入口格局被颠覆,商业告别流量时代,消费者对相关的场景需求成为新的入口,也成为新的渠道。品牌不再被策划,而需要更多的引爆;营销需要更多细分的标签,需要窄化成生活方式的共同体。渠道与人的边界持续溶解,流量正全面服从于流行。
● 第四部分 场景的商业应用
○ 第十二章 场景重构商业模式
场景时代已经来临,传统商业模式的品牌、营销、渠道、设计、研发、市场、公关、销售和连接方式正被场景重新塑造。移动互联时代的个性化在商业上正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社群化与场景化特征。
○ 第十三章 场景在商业应用中的分类(上)
河狸家为什么选择美甲而不是美容、美发切入?在美容、美发和造型之外,结婚纪念日要不要纪念?宝宝的百日要不要跟拍?在这些场景中,哪些是高频场景?哪些是低频场景?高频场景更容易获取用户,低频场景中会有天然不信任关系,却更容易获取高毛利。
○ 第十四章 场景在商业应用中的分类(下)
遇上野兽派,遇见的是鲜花心情,还是关于生活美学的想象?连接度高的有情感意义的生活场景是密度场景,产品容易成为场景链接的工具;而广度场景,如咖啡虽然频次高,但连接能力缺失,需要提高附加值,从而不可避免地要向密度场景转变。
○ 第十五章 场景成为传统产业转型为数不多的机会
○ 第十五章 场景成为传统产业转型为数不多的机会
传统产业在场景时代的转型不只是打造简单的互联网平台,也不是销售所谓的极致单品,而是需要真正具备互联网能力的团队,以带动线下、线上渠道,跟用户形成连接,并生成匹配目标人群需求的产品逻辑。
2015/06/22
高老頭
巴爾扎克 1835年的小說,收錄於《人間喜劇》系列小說中
故事背景設於1819年的巴黎
是巴爾札克對拜金主義最深刻的描述及抨擊
最初是以連載的方式刊登,時間在1834年冬至1835年,被廣泛認爲是巴爾扎克最重要的作品。
巴爾扎克使用了獨特的寫作手段,即將另一部小說中的角色用在自己的作品當中
小說也因它現實主義的風格而著名,使用微小的細節來進行人物或潛台詞的描述
小說背景
是波旁王朝復辟,復辟對法國社會影響深遠;個人在社會上取得更高的地位時小說的主題。
巴黎城也有自己的特色 – 特別是年輕的拉斯蒂涅, 他來自法國南部省份。巴爾扎克用過高老頭和其他人來對家庭和婚姻進行了分析,並對此表現出了悲觀的態度。
評價褒貶不一
有的評論家對作者刻畫人物和細節做出了褒獎
另一些作家則對腐敗和貪婪的描述反唇相譏
巴爾扎克的小說被大衆接受,常常被改編爲戲劇或電影
它創造出了一個法語詞「Rastignac」(拉斯蒂涅),即巴結權貴、不擇手段地攀高枝的傢夥
2015/06/12
月亮與六便士
- 月亮是高不可攀的夢想
- 六便士是為生存而不得不賺的卑微收入
多數人皆是膽怯的抬頭看一看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昨再次讀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
故事是中年股票經紀人不告而別, 離開妻子 離開工作, 離開社會, 只是去追求自己心中的願望,畫畫.
月亮是象徵理想, 六便士是象徵現實. 毛姆的文字讓人清醒.
人為自己而活而非活在別人的期待.
人生追求的是生命的體驗,而不是意義.
月亮與六便士中看到主角史翠蘭的人生抉擇.
1919年的時代背景, 人生能有什麼選擇?
國家主義,集體主義的時代氛圍, 對人生能有選擇是很不容易.
照自己的意願以簡樸的方式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畫畫即使終生默默無名,也無損自我價值.
主題是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是自由主義, 個人主義.對照當時時空背景的確很掙扎.
人格特質反映人生, 才氣與世俗就像價值與與價格存在差距.
主角史翠蘭性格有逾矩的成分,這性格特質成就他的故事與命運, 中年不告而別, 到巴黎重新開始, 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選擇讓人生出現戲劇性.
- 心自有它的自由,理性無法理解. 人很複雜.
人選擇面向真善美, 是對美的追求,
即使受現實折磨, 人對永恆價值有一種企盼和依歸,
但並不等同於才華,而一種抉擇的勇氣.
遠離社會中忌妒與嘲諷.
孤獨, 一切皆變得純粹.
物質降低,精神拉高. 活在夢裡, 遠離現實, 卻接近靈魂. 缺點是乏人照應. 愛皆是獨特. 中年追尋新世界,擺脫社會化的一面, 受盡折磨的打工生涯, 但回首仍不枉自己的選擇.
人生是什麼?
有"月亮與六便士"的掙扎嗎?
人生是選擇
- 故事大綱
小說大部分以自述者的眼光寫成, 自述者最初通過思特里克蘭德的妻子介紹而相識。
部分章節全部是由自述者回憶的他人的故事或自述(選擇性的編輯或修飾了一些對話,特別是思特里克蘭德的,因爲文中說道思特里克蘭德比起口頭語言更傾向用身體語言表達)。
部分章節全部是由自述者回憶的他人的故事或自述(選擇性的編輯或修飾了一些對話,特別是思特里克蘭德的,因爲文中說道思特里克蘭德比起口頭語言更傾向用身體語言表達)。
思特里克蘭德是生活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倫敦的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股票經紀人。
小說起始,他離開妻子和孩子到了巴黎,以藝術家(主要是畫家)的身份過著貧窮卻目中無人的充足的生活,夜宿於破敗的酒店,疾病飢餓纏身。在始終縈繞的強迫性的藝術表達的驅動下,思特里克蘭德不關心物質上的安逸,漠視身邊環境的艱難,但在巴黎時一直接受一名商業上成功的但已過氣的荷蘭畫家、自述者的朋友戴爾克·施特略夫的幫助。後者隨即認識到思特里克蘭德的天賦。
小說起始,他離開妻子和孩子到了巴黎,以藝術家(主要是畫家)的身份過著貧窮卻目中無人的充足的生活,夜宿於破敗的酒店,疾病飢餓纏身。在始終縈繞的強迫性的藝術表達的驅動下,思特里克蘭德不關心物質上的安逸,漠視身邊環境的艱難,但在巴黎時一直接受一名商業上成功的但已過氣的荷蘭畫家、自述者的朋友戴爾克·施特略夫的幫助。後者隨即認識到思特里克蘭德的天賦。
在施特略夫幫助思特里克蘭德度過一場危及生命的重病後,施特略夫的妻子布蘭奇因愛上了後者而與她的丈夫分開。
思特里克蘭德隨後拋棄了布蘭奇(所有他想要的不過是一個模特而不是一段感情,小說的對話中思特里克蘭德提及了此事但布蘭奇願意承擔風險)。
隨後布蘭奇自殺身亡,成爲又一個思特里克蘭德對藝術和美的全身心的的追求中的犧牲品。
2015/05/10
關於孤獨
讀蔣勳 孤獨六講
- 儒家
很少談及孤獨. 但很多事人云亦云往往是愚昧,少了慎思明辨. 例如孝順, 割股療親是對的嗎? 太多的道德與教條人的行為能道舉但愚蠢. 小時候,記得生病要吃香灰, 懂事後就覺得荒繆.
- 與自身對話
- 明辨慎思
- 回歸生命本質
- 生命的形式
- 語言的限制
如果語言要能有一些顛覆性才能展現活力. 歌功頌德或教條的語言終究害了體制.
孤獨是沉澱. 之後是思維的清明.
訂閱:
文章 (Atom)
-
鋼鐵板材知識 1 普通鋼板 1.1 冷軋板 對于形狀复雜但受力不大的沖壓件,常采用冷軋深沖低碳鋼板,其表面質量好,沖壓性能好。 含碳量分類 類 別 含碳量 ...
-
三次元量測儀 可以說是一種多功能量具結合而成的設備 使用方便及快速,更可以減少人為量測上的誤差 三次元有如此功能強大的因素 皆來自於本體機械結構是否穩定 光學尺是否容易受環境及溫度影響而造成膨脹或損壞 軟體寫的是否符合人的習性及慣性 以上這些都有的話即可堪稱最棒的三次元 市面上三...
-
關於M-BOM 跟 E-BOM的M跟E代表啥英文單字 (EX: BOM 物料清單) M-BOM維護與MCO發行 此處的MCO又代表啥意思 M = Mechanical 機械的,機構的 E = Electrical 與電有關的 (或 Electronic 電子的) 若有錯誤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