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6
世界並沒有學科或國家的界線-博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The invention of nature>
洪堡德 , Alexander van Hamboldt, 可說是我的新偶像, 從一無所知但看使漸漸理解他的自然觀和博學觀, 在他那個時代, 沒網路,也沒全球化,就能有這樣的視野,胸襟,和冒險的膽識, 非常了得.
博學式思考, 打破學科的限制, 過去我們都被學科科系框死了, 他的旅行觀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用丈量, 以理智, 去旅行認識世界, 他那個時代要多有膽量, 是知行合一的行動派,從旅行型塑生命和思維. 學識,科學思維, 並有一個敏感的心靈,願意冒險, 他的自然之愛改變人如何看待世界, 人從來都不是萬物的中心,地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要理解自然, 順從自然, 他的自然主義更早啟蒙了<湖濱散記>的梭羅, 從洪堡得就開始有生態系的觀念, 現在科技界的生態系觀念是從這學來的, 其實萬物都是系統,環環相扣,交互關聯. 體驗自然 要有一個好的心靈, 所以感受能力是重要的, 哲學界有理性主義或經驗主義的爭論,又有浪漫主義主張人與自然合一是依靠藝術,詩歌和情感.人要探求內心才能了解自然. 他主張多元的心靈, 腦心並用領略自然. 他著迷原住民文化, 信仰和語言, 從接近大自然培養心靈的無限之感. 體驗自然是創作的泉源, 對自然萬物有感, 有一顆敏感的心靈, 以旅行來體驗自然 體驗自己的人生, 用畫家的視覺, 詩人的感受, 用工具丈量自然,, 這是步行詩人, 走進自然, 戶外寫作的自然哲學.
這本書我忘記是哪個單位推薦的, 書滿厚一本,但內容非常易讀,翻譯很不錯, 作者是牛津大學的校友. 洪堡德的自然觀 好像是人類認知中缺少的一部分,人對自然的認知不夠, 人並不能勝天, 從認識自然能體會很多事情, 也反照自己社會中很多認知的謬誤, 這些體會都會是藝術創作的引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鋼鐵板材知識 1 普通鋼板 1.1 冷軋板 對于形狀复雜但受力不大的沖壓件,常采用冷軋深沖低碳鋼板,其表面質量好,沖壓性能好。 含碳量分類 類 別 含碳量 ...
-
三次元量測儀 可以說是一種多功能量具結合而成的設備 使用方便及快速,更可以減少人為量測上的誤差 三次元有如此功能強大的因素 皆來自於本體機械結構是否穩定 光學尺是否容易受環境及溫度影響而造成膨脹或損壞 軟體寫的是否符合人的習性及慣性 以上這些都有的話即可堪稱最棒的三次元 市面上三...
-
關於M-BOM 跟 E-BOM的M跟E代表啥英文單字 (EX: BOM 物料清單) M-BOM維護與MCO發行 此處的MCO又代表啥意思 M = Mechanical 機械的,機構的 E = Electrical 與電有關的 (或 Electronic 電子的) 若有錯誤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