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5

勿因匱乏而短視-匱乏經濟學

匱乏,就是缺少, 窮.

因匱乏人往往從這角度作決策, 從匱乏去追求效率最佳化, 追求效率, 要求專心; 

但如此匱乏就變成心智的俘虜,人就因此被匱乏制約, 做什麼事都要斤斤計較, 專注期限與眼前當下. 這樣的匱乏思維模式是錯的.

人需要一些"認知的頻寬"才能做些前瞻性的思考

懂的事情越少, 流動智商就低, 對事情的判斷力就差, 決策能力就差. 

匱乏以致專注, 專注導致認知頻寬的窄化, 變成思考,視野,胸襟,氣度都變狹小.

這樣的聚焦變成一種隧道效應 只看眼前出口, 不顧週遭其他變化.

這樣的效果當然是缺點.  這也是窮人最缺乏的部分.

這種認知頻寬的負面效果, 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往往是自己的三心二意,心思猶疑, 多疑 猜忌, 造成認知容量減少,腦中太多垃圾.

因為以上這些缺點,所以寬鬆是有必要, 並非每件事情都要像行李一樣打包, 要學會權衡取捨, 例如在金錢與自由時間做平衡,  人要像電腦一樣,需要一些容錯的空間, 因為容錯 很多嘗試創新的可能就會產生, 社會需要容錯的文化,不要因匱乏而短視.

容錯是給予機會 使人改變, 讓人努力與環境相符,容錯能改善貧窮

認知頻寬要珍惜,別被自己的分心或過度專注浪費了.

很好的一本書,但文筆太學術了, 寫的白話一點會更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