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0

關於孤獨

更多有關 孤獨六講(附DVD) 的事情
讀蔣勳 孤獨六講
  • 儒家
儒家文化是從眾與順從的倫理,  是形式而未觸及人的內在本質. 所以不懂公與私的分野,少了對隱私的尊重. 

很少談及孤獨.  但很多事人云亦云往往是愚昧,少了慎思明辨.  例如孝順, 割股療親是對的嗎? 太多的道德與教條人的行為能道舉但愚蠢.  小時候,記得生病要吃香灰, 懂事後就覺得荒繆.  

  • 與自身對話
孤獨有其必要. 人人都要養成孤獨的能力,學會獨處與自身對話.  人生常需處於孤獨的狀態才能成事,  讀書做學問要孤獨, 創作更需要獨處的勇氣. 孤獨能豐富人的內在 而遠離表面浮誇. 
  • 明辨慎思
台灣媒體需要與哲學界連結, 明辨慎思社會價值, 尋求人最適處世哲學. 現代社會應該是儒家與道家思想的平衡與綜合. 儒家講倫理, 太講求群體文化, 而忽略個體的可能, 是儒家文化的缺點. 老莊思想比較鼓勵獨處, "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 也比較像湖濱散記梭羅的思想.   但中國文化 孤獨亦即悲慘
  • 回歸生命本質
人要活出孤獨感. 回歸生命本質, 儒家文化在現代要適當調整.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有意義,  不須特別強調. 人也不是為賺錢工作才有價值. 那是奴隸. 存在就有意義. 意義要尋找與追尋. 忌活在別人的意義裡,那是愚蠢.
  • 生命的形式
生命的形式皆是孤獨的. 獨自來,獨自走. 歡鬧是短暫, 孤獨是常態. 個體的獨立性能啟發多可能.  懂孤獨才能生命圓滿. 孤獨不是寂寞, 孤獨不是空虛. 
  • 語言的限制
語言有很多限制. 語言的兩個極端一邊是法條, 另一邊是詩. 
如果語言要能有一些顛覆性才能展現活力.  歌功頌德或教條的語言終究害了體制.  

孤獨是沉澱. 之後是思維的清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