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小時,5500個會員席位售罄,實現收入160萬元。這是《羅輯思維》主講人羅振宇在其自媒體平臺上創造的一項紀錄。
在網際網路上建立個人平臺,待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後,通過舉辦講座,製作節目,發展會員等形式吸引人們有償參與,這種創收形式打破了之前以廣告為主的自媒體創收模式。
「自媒體就是獨立個體借助微博、微信等平臺傳遞自己的聲音,吸引並集聚一群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資深媒體人張春蔚說,這種自媒體平臺其本質就是一個社群,並帶有很強的個人烙印。
張春蔚是一家電臺的特約評論員,她在工作之餘還在微信上經營著兩個自媒體——「蔚然於心」和「揚春銀行」。
中國已經邁入網際網路時代,這為自媒體提供了得以發展的外部環境。截至6月,中國網民數達5.9億,其中手機用戶4.64億,佔網民總數78.9%。手機應用開發者超過100萬人,應用下載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微信用戶兩年內超過4億。
在網際網路潮流的涌動下,羅振宇辭去電視臺製片人的工作開始做「羅輯思維」;程苓峰脫離騰訊選擇獨立經營「雲科技」,半年收入50萬;電視臺主持人王凱也辭職開始了他的自媒體實驗「凱子曰」。
不過,看似熱鬧風光的背後也有艱辛。在近日推送的文章中,張春蔚說,所有的自媒體都會消亡,因為沒人能跑贏時間。
「大家都關注到羅振宇6小時進賬160萬,但忽略了他是用兩年的時間掙了這麼多錢。」張春蔚說,他自編自導,策劃主持,一個人幹了六七個人幹的活兒,收益這么多錢其實不算多。
她說,用戶習慣了免費,收費訂閱很難,如果收費了,一旦沒發文章,或者晚發一會兒,斥責聲就會出現。
「淘寶鬼腳七」,是又一個有成果的自媒體人,微信訂閱量超15萬,微博粉絲數近30萬,還將自媒體文章集結出版。
他白天在淘寶上班,堅持每天一篇文章,瀏覽8000多個用戶留言,為此推掉了很多聚會,也不去旅遊。
「淘寶鬼腳七」說:「能堅持一年的自媒體人,是鳳毛麟角;能堅持10年的自媒體人,是難以複製的。」
「做自媒體是一場持久戰。」張春蔚每天要工作,照顧兒子,還要保證三個小時的自媒體工作時間。這樣的生活她從不抱怨,但她說,「有時錄一段語音就要錄20多遍,要保證語言流暢,時間還要掐準,很不容易。」
這種以個人品牌為核心的自媒體是否會成為越來越多人嘗試創業的選擇?是否會在一定時期內大批量地複製涌現?
張春蔚十分篤定地告訴記者,「不可能,自媒體行業是一道窄門,只有極少數人能夠成功。」
從事自媒體需要傳統媒體的底子,還需要對網際網路的深刻理解,擁有雙重經驗的人不多。而且,自媒體要求持久,聲音清楚,邏輯清晰,要有很強的文字功底,還要有視頻推出。「這樣層層篩選下來留下的人很少。」她說。
張春蔚說,「年初那會兒是‘加粉黃金期’,隨後不斷涌現的自媒體,越來越難了。」
但也許根本不存在「黃金期」一說,正如自媒體人「淘寶鬼腳七」所言,投身自媒體創業「每個時間段都不容易,每個時間段又會被後人羨慕,我們總是在錯過以後才去惋惜。」
【2013-08-27 新華社】
全文網址: 中國「自媒體」 一種艱苦的創業嘗試 - 新華觀察 - 區域脈動 - udn全球觀察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473556#ixzz2dLLUw8EW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