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5/02

如何提高勞工薪資?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5.01 01:32 am

今天是勞動節,我們祝福勞動朋友們平安幸福而且有很好的發展。不過若由經濟面來看,我們也必須坦承,勞動朋友們現在並不容易很快樂,因為我們的薪資仍在十多年前的水準,低薪人員而較缺保障之非典型工作的比例大幅上升,失業率增加,物價上漲,台北市的房價更漲到要工作30年才買得起一間住家,人們也不容易看到未來會成長的機會。要帶給勞動朋友更好的待遇和機會,我們不能只喊口號,也不能只做表面的工作,而須由薪資和工作機會低落的幾個可能原因著手。

薪資低落最重要的原因是勞動供給大於需求,尤其是年輕人的失業率相當高,因此老闆們當然缺少提高薪資的壓力。不願提高薪資的企業因低成本而增強的競爭能力,也連帶使願意提高薪資之企業暫不提高薪資。去年政府以帶動民間薪資為理由替公務人員加薪,但這項政策即使可多吸引一些人去準備當公務員,民間失業者仍然很多,因此民間薪資並未被公務員調薪而拉高。倒是最近公立大學以薪資支出增加為理由要調高學費,反而讓民間勞工的實質收入下降。

提高薪資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發展更多有能力以更高薪資僱用更多人員的產業。近20多年,由於工資遠低於我國之開發中國家快速發展,我國受到其競爭的勞力密集產業不是外移就是減產,對勞工的需求大幅萎縮,而造成失業增加而工資不易上漲的結果。留住及發展更多產業來增加對勞工之需求,我們才能提高薪資和就業機會。

我們雖然發展了一些資本密集和高科技產業,但其資本密集的性質使它們每單位投資所能創造的就業偏低。國際競爭也使其中不少產業利潤率偏低,出口價格快速下降,因此它們也沒有足夠能力來提高薪資。在全球競爭的時代,我們必須發展具有獨到的知識產業,也就是知識經濟,才能擺脫外國的競爭,而把更多投資和就業留在國內,並能提供更高之薪資。所以產業政策不可以再隨便以國際正流行的產業,以及可有大量投資而美化經濟成長率的產業做發展目標,而忽略我國有勝過外國機會的知識產業,這類新產業正可以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

政府也應該重視不必和外國競爭而可以提供大量就業的內需產業,如照顧服務業。政府最近再放寬照護外勞的僱用條件,這也許是從人道上來看短期有必要的政策。但長遠來看,若我們有更多優質的機構來提供照顧服務,很多工作就可改由本國人力來負責,並降低照護外勞非法打工而搶走更多本國勞工工作之情況。政府擴大內需的政策多以增加財政支出為主,但增加之支出若用於進口,對國內所得和就業的幫助並不大。發展各類內需型產業以使潛在需求能實現,並增加國內就業,才是擴大內需的正道。因此政府對服務業的政策也不宜聚焦在那些國際流行,提供少數人高薪,但對一般勞工幫助不大的項目。

除了提高需求,勞動市場的公平性也頗重要。特意剝削或壓低工資的企業也許並不多,但政府仍應注意,並特別加強保護非典型就業者。另外,目前量販店和連鎖加盟店的發展,已使很多產業形成寡占的局面。這些企業即使無意剝削勞工,它們之間的成本競爭卻常實際壓低了工資及加盟者的收入。因此政府應維護小商店及多元銷售管道的存活機會,以降低薪資被壓縮的現象。而對雇用者多為獨占或寡占業者的時薪工作,政府應訂定更高之時薪基本工資,以避免產生剝削勞工並拉低經常性勞工薪資的作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