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1

前人經典

西方的前人經典, 不少都是獨白, 像是莎士比亞和杜斯妥也夫斯基
我有點不能理解, 放在現代適不適合?
今午讀了點 #地下室手記, 這是 #杜斯妥也夫斯基 的代表作品
大概是講一個40歲左右的一個公務員, 內心的憤怒與自卑. 是地下室一個人的長篇 #獨白
自言自語的講了一大堆.
大概是探討一些自由意志的哲學議題
以前的作品特別是德俄,有好多沉悶的思索
大概受到存在主義,虛無主義的思潮影響
他有一段時期就是在都在講這些很虛無飄渺的東西
我看了真的又是放棄,不過我會改到明天清晨拿到公園去讀, 效果可能會好一點
現在的情境是不是適合去讀過去那種封閉的作品
我有一點懷疑, 尤其以非學術研究目的, 那該不該讀這些內心的劇場?
作品的意義也是有點隨著時代在變化,
也許在作品裡面有一些 的思索是可以當成一個寫作的線索, 德俄作品的那種哲學性有的時候很讓人苦惱.

FB

FB 有它的顧慮,  它做了審查,
有人拿來用在不好的地方, 這也沒辦法,  

理解就是了, 我只寫自己有感的文字,  純自己的心得,  轉發就僅限朋友看,  但我網友也沒剩幾位看得懂中文, 大都不會按讚,

能被人讀 被人理解的感覺還是不錯,
但這裡已經很多人有其他目的.

我的作法是練習用最精練的文字, 清楚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如此而已,

但其實也不是都用寫的, 有些靠語音轉文字, 再修一修發上來.

關於爵士鋼琴 Wynton Masalis

我覺得 Wynton Masalis 的成就在於守成.
專注爵士經典的運用, 在一個規範下做爵士的重用
平衡古典跟爵士的樂理規律和特色,
有本書就是對他的缺積極創新有一點點微辭,
大概就是說他不夠前衛, 不夠積極融合吧.  
他受影響的樂手 都是一些Standard的名家, 如 Duke Ellington, Miles Davis, Harry Sweets Edison, Clark Terry, Dizzy Gillespie, Jelly Roll Morton, Charlie Parker, Wayne Shorter, Thelonious Monk, Cootie Williams, Ray Nance, Maurice Andre, and Adolph Hofner.
作品裡聽的到都有用到這些前輩的風格 ,把自己有把握的一塊經營的很好,並致力音樂教育.
若花很多工夫去開拓前衛風格,可能效果也不會很好
他年紀也不大,可為之處還非常多, 在小號創新上面如果能夠再大膽一點,像Miles Davies 那種創新的勇敢, 那就不得了.  同一個時期, 聽Chick Corea 他做了東西就融合很多, 調性, 和聲, 不一樣的地方多多.  
每個人想專注的地方不一樣吧.

電動車同學

赫見某電動車品牌老闆是同學,但我特別觀察他的團隊感,主要職能,後發續航力,這是紅海一片,車的進入障礙已不能與過去相比,難的點不一樣. 我只記得他的臉的輪廓與眼睛,整個看了一下,大概了解他的ksf, 每個人的人生路徑都應該是獨一無二.

2021/04/04

偉大的作品

偉大的作品好像都要從無可逃避的面對死亡來倒著寫才看出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一般的小貓小狗的情節就是比較難成為偉大,
生活裡好像也是這樣,時間都花在無意義的小事,
人生就變成枷鎖,
若每一天就是最後一天, 那就會好好珍惜把時間用在最有意義之處.

關於經典2

又花了一些時間讀一些十七世紀的文學經典但感覺已經無法喜歡這樣的主題和形式,
以前的經典是以人物的性格。 作為發展的主軸,現在看已經沒有感覺而且覺得有點浪費時間。 
而喜劇的那些老梗感覺就是很連續劇 很八點檔內容,現在 用這個些已經不太適合了。 
講家庭講婚姻,講人的糾葛,讀起來特別沒勁, 
我應該是不太適合喜劇,讀喜劇很少笑的,
我對那種悲劇的那種方向比較有感覺。 
生活裡是有一些喜劇的成份,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會有一點嘲謔. 作品都是有反映時代反映社會的特質。 經典真的就是參考一下,都已經過去了.

關於經典

是否該從經典學習?
應該用什麼方法學習經典比較適當?
問題應該是方法, 不是經典

歷史感是重要的,
但太重的歷史感在現代可能又有點多餘.
讀經典,看老片, 聽前搖, 但我也並不是都能接受,
都需把時代,社會,技術因素考量進去, 以創新的立場轉成現代的觀點.  

向經典取經,理解那永恆的部分, 累積成自我,
經典看得少, 副作用就是膚淺, 觀點變成胡說八道.

萬物皆有史, 懂不懂而已.
但是否該都把經典舊作當典範 ?
也不一定, 還是要去蕪存菁,篩出適合的現代性部分 ,
萬物都是後浪推前浪的演化,  
最後還是站在現實的時間上.
經典是意義和價值比較確定,有明確的評價和認可,
但當下的作品就還有很多不確定,不穩定.
這種問題應該前人有過見解.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