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27

海明威對寫作的忠告

可以偷用任何東西, 如果能改的比原作還好, 在創作上那不算是偷, 也不要評斷別人的作品, 專心創作即可, 寫作每天也不要寫太多, 見好就收, 適可而止,  保留一些明天寫,保持靈感不會枯竭, 寫完以後,  重寫, 修改, 持續的寫, 但不要模仿別人, 要寫出自己的風格,不中斷的寫   

* In any art you’re allowed to steal anything if you can make it better.

* As a writer you should not judge. You should understand.


*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ve learned about writing is never write too much at a time… Never pump yourself dry. Leave a little for the next day. The main thing is to know when to stop. Don’t wait till you’ve written yourself out. When you’re still going good and you come to an interesting place and you know what’s going to happen next, that’s the time to stop. Then leave it alone and don’t think about it; let your subconscious mind do the work.

* REWRITE

* to keep on writing

* Never compete with living writers

* Compete with the dead ones you know are good. Then when you can pass them up you know you’re going good.

* don’t ever imitate anybody. All style is, is the awkwardness of a writer in stating a fact.

* a way of your own

作家要維持不墜就是要不斷寫出好作品



音樂應該是一種通識教育 人人爭當獨奏家的生態並不合理

就我了解師大音樂系已經調整了.

過往: 

小提琴獨奏在整個音樂教育中屬於「高等教育」,要求非常嚴苛,對琴童的天賦要求也很高。但現在,這樣的「音樂神童」卻正在被批量化地訓練出來,在這樣的訓練中,音樂教育正在失去她本來的意義。而這些問題和悖論,不僅存在於Izabela所研究的那90多名小提琴手中,也更廣泛地存在於讓孩子學音樂的大多數家庭中

音樂的意義被侷限了,變成只是訓練成為樂器演奏高手. 

"比賽的競技色彩與音樂教育的意義本身背道而馳"

真的, 音樂並不是比賽, 比賽讓音樂本質的意義變質. 

家長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父母分成了三種類型:菜鳥型行家型音樂家型。菜鳥型家長對音樂世界一無所知;內行家長雖然不懂演奏音樂,但對小提琴獨奏界有所了解;音樂家家長自然最懂音樂教育,對音樂界現行規則也最了解"
'音樂家家長就不同了,不管在選擇老師和音樂資源的掌握上,始終優於非音樂家家長,規劃決策上更具有戰略性。但因為要顧及到自己音樂事業的發展,他們無法騰出太多時間督促孩子練琴,孩子往往會半途而廢。而在非音樂家家長中,很多母親擔任著監督陪練角色,陪伴孩子走過獨奏教育的第一階段,反而更能堅持到底'

"音樂學習是一輩子的修為,沒有獲得大賽冠軍,反而可能擁有更加良好的音樂生涯,因為他不會經歷拿到第一名之後的虛無感,而且疲於週遊各地表演同一個曲目。在古典音樂界,最好是每周練習一個新曲目,如果得到冠軍後要花兩年時間不停表演同一個曲目,這就已經不利於他在這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過度重複的練習,  也是會造成"認知頻寬的窄化", 對演奏之外音樂相關的學習反而不好. 絕大多數人都不是長年能站在舞台上的演奏家, 演奏之外 還是有很多要學的部分, 性格的陶冶, 團隊協作的能力, 對音樂市場的洞察,對傳統曲目的應用與創新 這些能力與特質都不是單獨演奏能學的到的.
  
演奏之路要順勢而為, 不應強迫以成敗論因雄, 音樂是要體驗真善美, 是感受.
一個良好的音樂氛圍, 讓人願意投入其中不斷學習,以興趣 應用 拉動學習, 這樣音樂教育效果會更好, 職涯之路也更寬廣.

(10年追蹤採訪90名小提琴手, 她認為世上多數音樂教育都是不對的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gdn8Oe.html )

2017/02/26

世界並沒有學科或國家的界線-博學家的自然創世紀


<The invention of nature>

洪堡德 , Alexander van Hamboldt,  可說是我的新偶像, 從一無所知但看使漸漸理解他的自然觀和博學觀, 在他那個時代, 沒網路,也沒全球化,就能有這樣的視野,胸襟,和冒險的膽識, 非常了得.

博學式思考, 打破學科的限制, 過去我們都被學科科系框死了, 他的旅行觀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用丈量, 以理智, 去旅行認識世界, 他那個時代要多有膽量, 是知行合一的行動派,從旅行型塑生命和思維. 學識,科學思維, 並有一個敏感的心靈,願意冒險, 他的自然之愛改變人如何看待世界, 人從來都不是萬物的中心,地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要理解自然, 順從自然, 他的自然主義更早啟蒙了<湖濱散記>的梭羅,  從洪堡得就開始有生態系的觀念, 現在科技界的生態系觀念是從這學來的, 其實萬物都是系統,環環相扣,交互關聯. 體驗自然 要有一個好的心靈, 所以感受能力是重要的,  哲學界有理性主義或經驗主義的爭論,又有浪漫主義主張人與自然合一是依靠藝術,詩歌和情感.人要探求內心才能了解自然. 他主張多元的心靈, 腦心並用領略自然. 他著迷原住民文化, 信仰和語言, 從接近大自然培養心靈的無限之感.  體驗自然是創作的泉源, 對自然萬物有感, 有一顆敏感的心靈,  以旅行來體驗自然 體驗自己的人生, 用畫家的視覺, 詩人的感受, 用工具丈量自然,, 這是步行詩人, 走進自然, 戶外寫作的自然哲學.   

這本書我忘記是哪個單位推薦的, 書滿厚一本,但內容非常易讀,翻譯很不錯, 作者是牛津大學的校友. 洪堡德的自然觀 好像是人類認知中缺少的一部分,人對自然的認知不夠, 人並不能勝天, 從認識自然能體會很多事情, 也反照自己社會中很多認知的謬誤, 這些體會都會是藝術創作的引擎.

2017/02/25

勿因匱乏而短視-匱乏經濟學

匱乏,就是缺少, 窮.

因匱乏人往往從這角度作決策, 從匱乏去追求效率最佳化, 追求效率, 要求專心; 

但如此匱乏就變成心智的俘虜,人就因此被匱乏制約, 做什麼事都要斤斤計較, 專注期限與眼前當下. 這樣的匱乏思維模式是錯的.

人需要一些"認知的頻寬"才能做些前瞻性的思考

懂的事情越少, 流動智商就低, 對事情的判斷力就差, 決策能力就差. 

匱乏以致專注, 專注導致認知頻寬的窄化, 變成思考,視野,胸襟,氣度都變狹小.

這樣的聚焦變成一種隧道效應 只看眼前出口, 不顧週遭其他變化.

這樣的效果當然是缺點.  這也是窮人最缺乏的部分.

這種認知頻寬的負面效果, 往往是自己造成的, 往往是自己的三心二意,心思猶疑, 多疑 猜忌, 造成認知容量減少,腦中太多垃圾.

因為以上這些缺點,所以寬鬆是有必要, 並非每件事情都要像行李一樣打包, 要學會權衡取捨, 例如在金錢與自由時間做平衡,  人要像電腦一樣,需要一些容錯的空間, 因為容錯 很多嘗試創新的可能就會產生, 社會需要容錯的文化,不要因匱乏而短視.

容錯是給予機會 使人改變, 讓人努力與環境相符,容錯能改善貧窮

認知頻寬要珍惜,別被自己的分心或過度專注浪費了.

很好的一本書,但文筆太學術了, 寫的白話一點會更好

2017/02/20

孤獨,微觀,細節的創作方法

喜福會的作者 Amy Tan 以惠特曼的詩 比喻小說創作方法. 法律判決是求真, 但小說講求的是個人獨特經驗,是微觀, 洞察細節, 要 “look microscopically”, 回到初衷,不設假設不驟下結論,保持開放, 讓寫作像海裡的世界一樣
"microscopic detail"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