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26

过敏症:流动社会的“时代肖像”


21世纪经济报道 周飙 2013-01-11

中国的过敏人口不断上升,数据显示,2012年的过敏的发病率几乎是10年前的一倍,过敏引发的哮喘也急剧上升。

过敏,是免疫系统对入侵身体的外物作出过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症状,它是生理系统与所处环境之间复杂互动的结果,并且这一互动关系超越了个体生命而延续于漫长的进化史,其表现也随个体成长发育和生活史而不同,过敏症的这一特点,使它成了我们观察文化与生活方式变迁,和理解这一变迁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很好窗口。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过敏症患者的比例在现代有显著增长,近几十年更为翔实的统计数字不仅确认了这一趋势,而且发现速度比原先认为的更快;有意思的是,经济越发达,城市化程度越高,过敏症越普遍,看上去,现代化所带来的人口迁居和人员流动性可能是个关键因素,因为迁移到陌生环境的人会接触到更多陌生的过敏原。

这一点从美国的情况中也得到了印证,美国同时满足了经济发达、高城市化率、高移民比例、高国内迁移率等几个条件,而过敏症也最为普遍;考虑到中国正在经历的经济增长、城市化、大规模国内移民,以及各大区域之间巨大的生态差异,可以预见,未来一些年,过敏症在健康问题中的排名将迅速提升。

陌生过敏原之所以带来麻烦,是因为免疫系统在个体生活史(特别是幼年期)中能够对特定过敏原作出调适,据进化医学名著《我们为什么生病》介绍,该调适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免疫系统能对特定过敏原产生针对性抗体,由于免疫防御机制分多个层次,假如这些抗体能帮助前沿防线成功实施防御,就不需要激活处于纵深防线的IgE,而正是后者导致了表现为过敏症状的剧烈反应。

二是IgE被激活的阈值是可调的,特别是在幼年期,因而对过敏原的早期接触会提高阈值,而成年后才接触陌生过敏原就可能有麻烦;反应阈值的可调性,从许多儿童过敏症在成年后自动消失的现象中,也得到了印证;这一调适机制可视为个体在发育过程中按所处环境条件而设定参数的过程,是在防御失败的风险和过敏代价之间做出一次权衡的机会。

从进化史角度看,另一种调适会经由自然选择而在基因层面上发生,调适的遗传后果将随种群所处的地域环境而产生差异,这意味着,当人们从其祖先世代生活的地方迁往别处时,可能会先天的对某些过敏原不适应,而且这种不适未必能通过幼年接触史得到充分调适,比如美国非裔的过敏性哮喘发病率比欧裔高出39%,或许就是因为非裔的免疫系统更难适应北半球的植被与花粉。

这几个方面都预示着,更富裕、更具流动性的现代生活,将带来更多的过敏,首先,人们将更可能生活在远离其祖先世代所在,也远离自己幼年所在的地方,其次,现代人生活工作地点变换更频繁,旅行范围更大、频率更高,因而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过敏原,最后,现代医疗条件让过敏症儿童更有机会存活下来,从而降低选择压力,弱化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遗传适应,不过,这一效果需要许多代人才会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现代生活方式却削弱了幼年期对各种过敏原作出调适的机会,并倾向于让免疫系统将反应阈值设的过低,因为城市生活更加远离野生环境,卫生条件大为改善,深加工食物也经过了更彻底的消毒灭菌。

更重要的是,养育孩子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人生育更少,但给予每个孩子的关爱与呵护则大大超出传统社会,同时城市居住模式和学校教育也让孩子的活动范围得到更严格的控制,这些都减少了他们接触和适应过敏原的机会,这样,一旦他们成年,离家上大学或工作,活动范围突然扩大,过敏便容易发生。

尴尬在于,人们应对过敏的方式实际上加剧了上述趋势,发生过敏时,通常首先用抗过敏药抑制症状,接着会想到从食谱和生活环境中尽可能的清除各种过敏原,这一努力并得到了现代食品工业的帮助,大型厂商面对着数量庞大的消费者,其中难免有各种过敏症患者,而法律通常向他们施加了严格责任,同时还面临着日益严厉的行政管制,因而有着足够的激励排除常见过敏原,至少会作出容易辨别的标识。

然而,真正能够根治过敏症的手段却只有脱敏治疗,即让患者从微小剂量开始,逐步适应过敏原,而清除过敏原的努力只能降低每个过敏症患者的发病几率,同时却增加了过敏症患者的数量,因为它实际上也是在清除自然脱敏的机会,两相抵消,最终过敏发病率未必下降,而从统计数字看,很可能还增加了。

可是,以当前对待儿童和生命的伦理标准,在既已了解过敏原理,也掌握了控制过敏原的手段之后,绝大多数父母都不会让孩子和自己去经历传统社会那种程度的自然脱敏过程,遭受那样的痛苦、危险和高死亡率,只有在平均生育六七个孩子,其中大半会在成年前夭折的时代,这样的痛苦才可能被伦理标准所接受。

所以,未来人们恐怕不得不面对这样的循环:越来越多的过敏者-过敏原控制的不断强化-更少的自然脱敏机会-更多的过敏者,他们将越来越被限制于严格筛选的食谱和严格控制的环境之中,生活与消费方式也将为此而加以改造,当出门旅行或野外活动而离开精心构筑的防过敏温室时,就只好靠药物来抑制过敏反应。


2013/01/12

預期破滅、世代不均 年輕人,應該出走!


【聯合報╱盧信昌/台大國際企業系副教授(台北市)】
2013.01.13 02:03 am

自二○○九年的金融海嘯以來,各類的政策工具泰半用罄,結果就是各國債台高築。

在袪除金融拋售的全球恐慌後,這些努力雖然讓各國股市攀升,也穩住歐豬四國的債信;政策上鼓勵新能源開發,還曾帶出能源相關與雜糧作物的期貨熱。但在面對經濟衰退的核心問題上,卻依然無解——那就是在惡意炒作的財富重分配下,已經造成預期破滅和世代不均。

尤其在養老基金被掏空與巨額財政赤字的雙重壓力下,各國紛紛以延退的鋸箭法,作為短期處方簽。

誠然,延後年金的請領確能減少基金的賣壓,有利於資產配置和金融穩定;但整體後果則會加重企業的雇用負擔在先,繼而阻斷年輕人上場的學習機會;最終,是破壞了良性競爭的循環替換下,造成更大的世代斷層。

其實,財富重分配,只是世代問題的一面;產能過剩與跨國可交易面向的無法提振,才是造成資源閒置與青年失業的更大原因。一如四季更替般,經濟生活也有繁華興衰;世代之間,要各領風騷,更要養成新血輪,好做人力傳承。真想解決年輕人失業問題,就必須鼓勵更多元的投入嘗試與能力的發揮。

南韓總統當選人朴槿惠於十一日表示,政府將與企業聯手建立支援體系,務必協助南韓年輕人到海外就業,更要在各個專業領域闖出一片天

反觀台灣,只為了避繳股利所得和補充保費,社會賢達無不各顯神通;政治人物更只會假惺惺擔心人才流失,著實令人扼腕三嘆。

在開發國家的經濟動能無法轉旺之前,「楚材晉用」和「異業整合」才是養成人力與資金投入的唯一出路;在可預見的未來,能讓自家年輕人到外地插枝落戶的國家,才會是下一波經濟浪頭的大贏家。

出走既是台灣人的宿命;也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淬鍊過程。請多給年輕人出走的勇氣和祝福!

【2013/01/13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預期破滅、世代不均 年輕人,應該出走! | 民意論壇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X1/7632925.shtml#ixzz2Hol35tRC 
Power By udn.com 

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报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

  新浪财经讯 第17届(2013)中国资本市场论坛于2013年1月1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主题是“中国资

本市场:变革与成长”。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教授做了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报告

  以下为赵锡军2013年中国资本市场展望报告实录:

  瞿强:我们这个模块基本结束了。我们现在资本市场确实是处在低潮,我们低潮时期就讨论制度问题。但是不能误解制度,我前两天看了一个报纸,如果制度不改革就不能保证大牛市,牛熊交替是正常市场的一个部分,我们要反对这个东西。
  我们的市场还是有周期的,制度问题一直存在,市场还是会逐渐反弹的,我们也希望制度逐渐走向健康。下面我们还有第三个讨论,从制度过渡到具体政策。谢谢大家,也谢谢各位演讲嘉宾。
  接下来我们在第三个模块之前,有一个项目,发布《中国资本市场展望报告2013年》,由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锡军教授来发布。赵教授有请。
  赵锡军:如瞿强教授所说的,预测是经济学里最摸不着边,最难做的一件事情,我们搞了17届资本市场论坛,以前曾经有一年我们发布过一个关于市场展望的报告,这是第二次,所以也是有很大的难度,可能会受到很多的质疑。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想比我们金融证券研究所更大的一些机构,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这些机构都搞预测,对全球经济增长都有预期,还有叫展望,我想我们金融证券研究所对市场做一个展望,即便有些差异的地方,希望大家也是能够谅解,只不过我们现在还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站在2013年的年初来看2013年后边的发展,肯定免不了有一些差异。
  我受吴晓求所长的委托,给大家介绍我们的展望报告。
  首先我们对2012年总体回顾,刚才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已经做了简单的回顾,我们从三个方面,
一个是2012年宏观经济增速下行,通货膨胀的压力也是减缓,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的主基调下面,是维持了一个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一个搭配,市场在2012年多数时间里表现为持续下跌的态势,一直到年底12月4号,上证指数开始上行,年终收到了2269.13点,收了一个阳线,比12年涨了3.2%,这是一个简单回顾。
  对2013年的预期,大概我们从几个方面来看,第一,经济环境有很多人判断了,我们的预期是这样,从全球经济来讲,还是一个低速增长的局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总的来讲不确定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对于中国经济来讲,在经济稳定的势头是在逐步的巩固,可能会略有回暖。另外从政策层面来讲,我们预期宏观调控总基调不会改变,这个已经在各种政府机关和文件,还有领导讲话里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但是今年预调和微调力度可能会加大,从市场来讲,资本市场的环境近年来看,连续7年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的势头,很多的制度在今年会继续实施,进一步制度规范和完善。
  从市场资金层面来看,有各种因素会影响到市场的资金的供给和需求,包括财政货币政策,包括市场本身的一些政策。总的来讲,我们判断这些政策的作用还是对资金的影响,对供给方面的影响,比需求方面还要更正面一些,大概这么一个判断。
  全球经济增长我就不详细说了,低迷,各地方都不一样。中国经济应该说是一个总体巩固稳定的势头这么一个局面,但是指标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有些可能会有所好转,有些可能还不一定有很大的气色,大家看得好的,可能投资增速有所回声,但是看得不太好的就是出口,消费,可能大家还是持有维持稳定的这么一个状态。
  从政策层面来看,总的来讲基调是稳健,但是我们理解政策的微调可能会加大,这个微调从稳定经济增长势头的角度来讲,还是向着略微松的方向来调整,但是不可能有很大的放松,所以是稳中有松这么一个状态。从货币、信贷、投放,还有社会融资总规模来讲,只是提到了在经济工作会议里提到有势度的增长或者是扩大,没有太大的变化。财政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但是在结构方面,在力度方面,可能积极的程度会比去年略微有些收紧,因为从经济收入角度来讲,压力肯定更大一些。房地产还是继续维持调控的态势。
  从资本市场制度的角度来讲,去年推出的改革制度会继续落实,像发行制度等等,分红制度,退市制度等等,都会逐步的落实,但是今年还有一些新的制度可能会启动,证券法的修订,新的证券基金会的实施,上市公司条例的推出等等等等,这些制度方面是在不断的完善,这个对市场的规范运行会有积极的作用。
  资金方面总的判断,对于供给来讲还是有比较积极的作用,货币政策方面尽管比较稳健,还是会略有宽松,对总体的流动性会有一个支持。
  另外一些新的政策措施,比如说在去年年末,国务院批准扩大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证监会也开展一些工作,有利于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另外海外资金进来的方面,像QFII这些制度,额度在有所放松,这些方面都会引导一些资金进入到市场。
  从资金的需求来讲,需求也是巨大的,但是是不是在2013年要释放出来就不好说了,很多专家都谈到了,在证监会发审方面排队的有800多家企业,大概是837家上市公司在排队,融资总额会在5000亿左右,但是800多家是不是都在2013年释放这就不好说了。
  证监会在采取措施来对排队的800多家企业进行进一步的分类,这块可能会减轻一些市场的压力,给市场一个更加明确的信号。
  今年还有大小非的解禁费用也是比较大的,场外市场的发展,国债期货如果要推出,也会对市场需求构成压力。总来的讲,供求资金两个层面来看,还是比较有利于供给的。
  我们正式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对市场的判断,首先是一级市场,我们判断在2013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可能是市场里面比较活跃的,在三个板块里面是比较活跃的部分。在市场融资这块,IPO的融资和再融资将平分秋色,融资规模差不多。第三,基金的发行密度可能会有所增加。
  一级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什么是相对更加活跃一点,主要是因为一些大的国有企业的上市,基本上已经告一段落了,主要是中小企业这块的融资需求,可能面临的情况更加突出一些。所以中小板和创业板可能更加活跃一些。
  至于说IPO和再融资平分秋色,我们也是这么来看待的,大型的企业上市融资可能相对会减少一些,中小板,创业板融资会增加,再加上有一些上市公司在前几年的经营过程中间,对资本的消耗已经差不多了,他可能有继续扩大资本的要求,所以再融资的情况和IPO的情况可能是各分一半。
  基金发行数量和密度有大幅度提升,这个主要是因为基金的发行规则有所变化,导致它的发行可能更加容易一些。我们的理解基金的发行在由审核向备案这方面来变化的情况。
  接下来对二级市场的展望,这也是比较难把握的。按照我们的分析,包括基本面的分析,和技术层面的分析,基本面来看,二级市场至少在2012年到2013年交替的阶段,即将完成着底的过程,2013年总体表现应该说会好于2012年,如果正常的情况下,上证指数的运行空间是在2000点到2700点之间,很难把区间收得很窄,因为判断还是很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的。
  从技术层面的分析来看,按照目前我们的技术分析,2013年应该是一个延续已经出现的这么一个上升的过程,延续了2012年年底开始出现的上升的过程,而且在2013年年初至少上半年,至少在第一个季度略微靠后,都可能是一个上升的过程,这是技术分析。
  从具体的情况来看,市场的估值已经是着底,估值中心会随着着底的完全会慢慢往上移动,最底点可能会与2012年相近,高点会比2012年更高一点,区间在2000到2700。悲观一点来讲,可能最悲观的低点可能会跌破去年的低点,如果比较乐观,可能会达到2900点,3000点都有可能性。
  从07年开始,熊市经历了五年,如果是09年8月开始,中间有个小的反弹,也是经历了三年,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看,熊市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可以出现反弹的情况。
  至于2013年的投资机会,系统性的机会也是有的,因为区间由2000到2700,上行可能会有系统性的机会,但是可能存在结构性的机会,从目前的情况来判断,可能存在证券业,新能源,新材料,大型建筑,水泥建材这些领域,因为这些领域在2012年跌得比较低了,另外不排除中小板,创业板会出现一些黑马的公司,从技术层面来看,要密切关注的是市场在出现回调以后,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投资的机会。
  这是我们17年以来第二次对市场展望的一个报告,谢谢各位。

2013/01/11

家有失智老 九成婚姻拉警報

【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醫昨天公布失智者家屬照顧壓力調查,發現五成四的家屬睡眠不足、八成的家屬為了照顧問題吵架,高達九成婚姻出現問題,顯示「失智者家屬,心理壓力大」。

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任甄瑞興說,仁愛院區針對兩百位輕中度失智症病患家屬的照顧壓力研究,發現大部分照顧者的壓力來自病人情緒不穩及異常行為。

五成七的家屬覺得社交生活受到阻礙,

五成八累到完全沒有休息時間;
七成四的照顧者覺得情感耗盡,因而對失智父母失去耐心。
此外,因為失智老人日夜顛倒,晚上常不睡覺,逾半家屬睡眠不足。八成的家屬常為失智父母的照顧問題,造成手足失和;更有九成的家屬因為照顧失智長輩,婚姻亮起紅燈

甄瑞興說,失智老人腦部額顳葉萎縮,個性變得固執、衝動,全身尿味;百分之十至百分之廿五的失智症者有憂鬱傾向。失智症者家屬更要貼心、細心與耐心,往往也造成自身的照顧壓力。曾有位失智症家屬對他說:「醫師,最應該開失智症家屬門診,因為最痛苦的是我啊!」「我每天擔心親人會走丟、亂大小便、不肯洗澡。」

甄瑞興表示,另一位家屬是家中獨生女,每天回家照顧父親,夫家不悅,最後她只好將父親送到安養中心,卻讓失智惡化。


甄瑞興說,台灣失智症協會設有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專線,並有互助家庭等服務。

全文網址: 家有失智老 九成婚姻拉警報 - 失智症 - 健康話題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435377#ixzz2Hf7W2OVg
Power By ud
n.com

2013/01/08

跟父母相處為什麼痛苦

面對不成熟的父母,是不是只能憤怒?很多成人跟自己的父母吵架,其實只是大小孩跟老小孩的爭執

很多人一跟父母溝通就會很憤怒,或受不了父母的情緒,其實是因為從小父母就很強勢、不講理,所以自己從來就沒有機會被尊重。雖然長大成人了,但一跟父母相處,內心就回到小孩子的狀態,覺得父母根本不像父母,但是自己也沒有辦法變成父母。說穿了其實是大小孩跟老小孩在吵架。
有一個個案從小母親只要說「對」,他就不能再講話,即便母親誤會他。有一次他從學校回來沒帶便當盒,母親就不由分說的打了他,他說:「我不是忘記帶便當盒。」媽媽說:「你還講!忘了還狡辯,便當盒都能忘記,你人生會變成怎樣?不准講話,去罰站。」就罰了他一整晚,他好幾次想解釋:「媽媽,我可不可以告訴你我的便當盒是……」一說媽媽就打,抱怨還要找個便當盒給他帶。第二天他把便當盒帶回來想跟媽媽解釋,媽媽說:「你還在講,欠打,好好去反省。」一口咬定他就是忘記帶。
一個永遠在指責的媽媽
其實便當盒是被惡作劇的同學藏起來了。因家境不好,媽媽只帶了醬菜,同學嘲笑他。班上的老大叫他開他不肯,結果對方跟他說:「你給我記著。」然後他吃完飯去打掃回來,便當盒就不見了。
可是媽媽在家境困難下壓力非常大,不見了一個不鏽鋼便當盒,她想到還要花幾十元去買所以非常焦慮,還怕被爸爸罵,於是媽媽打小孩其實是在發洩自己家境上面的壓力,彼此是沒有空間的。你可以想像,除了便當盒之外任何的犯錯,功課成績、生活行為,他經常被媽媽罵。所以他很早就到外縣市去念大學,去外縣市工作,但是他媽媽常常打電話來:「最近在幹什麼?什麼時候會加薪會升官?你要認真做事。」他覺得媽媽永遠扮演一個指責他的角色。
他以為永遠不用跟媽媽相處。結果有天媽媽摔斷腿,所以媽媽到他那裡住。到中年他要重新再跟媽媽相處,他怕到每天下班在外面流浪到半夜才敢回去。有一天他媽媽打開冰箱說:「你怎麼在喝冰水?」他很憤怒的說:「很多人都在喝冰水啊!」媽媽說:「喝冰水對身體不好,你就是喝冰水才會虛胖。」他非常非常生氣把冰水拿過來咕嚕咕嚕喝了半罐,很挑釁。媽媽開始一直唸:「你從小就是這樣子,生活作息也不對,到現在還沒有結婚,還好你沒結婚,不然你養小孩都給他們喝冰水,全都養不大。」他就回去房間裡面哭。
他完全沒辦法跟媽媽互動。我問他知不知道媽媽為什麼對冰水這麼反感嗎?他說:「我不想知道。」我說你有沒有告訴媽媽為什麼愛喝冰水?他說:「我也不想講。」因為他一直躲著媽媽,媽媽每一次要講事情,他就好像被電到一樣,所以他媽媽就愈喜歡找事情來批評。
父母人格不成熟、做得不好,有他自己的原因,也許他的父母沒有讓他成熟,或是另一半或是大環境。其實我滿同情上一代的父母,因為整個社會風氣鼓勵他們對待小孩子的方式是錯誤的,以孝順為名,不講道理,太害怕走錯路不讓小孩探索,因此累積了很多跟下一代的心結,他們也很無奈、很寂寞。面對時代改變,他們無所適從,怕被這代人丟掉或否定,那個衝突非常的強烈
甘心接受不完美的父母
唯一能互相了解的途徑,是這代的人可不可以甘心說:好吧!我就是沒有得到理想的父母。我們能否接受父母沒有給我們應得的東西,可是我們還是長大了,於是我開始回頭去帶著他,把他當小孩來帶。一旦跳到這種心態,知道父母被某些東西卡住,有所困境跟局限,內心成熟度沒有你高,反過來用這種態度看,你就有機會跟父母和解。
後來我請他先了解媽媽對冰水的迷信。就像小孩怕黑,心理醫生會問他為何怕黑?燈關掉看到什麼?孩子畫出一隻四腳怪獸,我們帶他跟四隻腳的狗玩,說其實怪獸就像狗一樣,我們會這樣治療小孩,不會罵:「你白癡啊,為什麼怕黑?」同樣把媽媽當小孩,「冰水傷身體?你從哪聽來?中醫師跟你講?」「我以後儘量不要喝那麼冰。」如果你願意把媽媽當小孩,她的觀念很多錯誤、很多不理性,你的反應其實可以帶動她去改變。
大部分人會說:「我為什麼要跟媽媽好好溝通?從小她什麼時候跟我溝通過?
我怕黑的時候她都直接罵我是白癡,為什麼她怕冰水我要引導她?」要做到剛講的這些溝通,必須從內心克服一個傷痛是:「我媽這輩子是沒辦法像個媽,她就是固執又不講理。」講得容易,但這非常非常難。幾乎沒有一個被爸媽霸凌的小孩願意去寬容爸媽,可是一定要先寬容,爸媽才會改變。如果到了五十歲還期待你媽有一天會變成溫柔慈愛的媽媽,你就繼續等吧!她只會愈來愈固執,永遠不會變慈愛的媽媽,你要像小孩一樣去疼她,她才會成長。
(採訪整理∣李宜蓁;錄音整理∣余佩雯)

2013/01/05

Battles of the Budget


Fred R. Conrad/The New York Times
Paul Krugman

Related in Opinion

Opinion Twitter Logo.

Connect With Us on Twitter

For Op-Ed, follow@nytopinion and to hear from the editorial page editor, Andrew Rosenthal, follow@andyrNYT.

Readers’ Comments

Readers shared their thoughts on this article.
For the reality is that our two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are engaged in a fierce struggle over the future shape of American society. 
Democrats want to preserve the legacy of the New Deal and the Great Society — Social Security, Medicare and Medicaid — and add to them what every other advanced country has: a more or less universal guarantee of essential health care. 
Republicans want to roll all of that back, making room for drastically lower taxes on the wealthy. 
Yes, it’s essentially a class war.
The fight over the fiscal cliff was just one battle in that war. It ended, arguably, in a tactical victory for Democrats. The question is whether it was a Pyrrhic victory that set the stage for a larger defeat.
Why do I say that it was a tactical victory? Mainly because of what didn’t happen: There were no benefit cuts.
This was by no means a foregone conclusion. In 2011, 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was reportedly willing to raise the age of Medicare eligibility, a terrible and cruel policy idea. This time around, it was willing to cut Social Security benefits by changing the formula for cost-of-living adjustments, a less terrible idea that would nonetheless have imposed a lot of hardship — and probably have been politically disastrous as well. In the end, however, it didn’t happen. And progressives, always worried that President Obama seems much too willing to compromise about fundamentals, breathed a sigh of relief.
There were also some actual positives from a progressive point of view. Expanded unemployment benefits were given another year to run, a huge benefit to many families and a significant boost to our economic prospects (because this is money that will be spent, and hence help preserve jobs). Other benefits to lower-income families were given another five years — although, unfortunately, the payroll tax break was allowed to expire, which will hurt both working families and job creation.
The biggest progressive gripe about the legislation is that Mr. Obama extracted less revenue from the affluent than expected — about $600 billion versus $800 billion over the next decade. In perspective, however, this isn’t that big a deal. Put it this way: A reasonable estimate is that gross domestic product over the next 10 years will be around $200 trillion. So if the revenue take had matched expectations, it would still have amounted to only 0.4 percent of G.D.P.; as it turned out, this was reduced to 0.3 percent. Either way, it wouldn’t make much difference in the fights over revenue versus spending still to come.
Oh, and not only did Republicans vote for a tax increase for the first time in decades, the overall result of the tax changes now taking effect — which include new taxes associated with Obamacare as well as the new legislation — will b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income inequality, with the top 1 percent and even more so the top 0.1 percent taking a much bigger hit than middle-income families.
So why are many progressives — myself included — feeling very apprehensive? Because we’re worried about the confrontations to come.
According to the normal rules of politics, Republicans should have very little bargaining power at this point. With Democrats holding the White House and the Senate, the G.O.P. can’t pass legislation; and since the biggest progressive policy priority of recent years, health reform, is already law, Republicans wouldn’t seem to have many bargaining chips.
But the G.O.P. retains the power to destroy, in particular by refusing to raise the debt limit — which could cause a financial crisis. And Republicans have made it clear that they plan to use their destructive power to extract major policy concessions.
Now, the president has said that he won’t negotiate on that basis, and rightly so. Threatening to hurt tens of millions of innocent victims unless you get your way — which is what the G.O.P. strategy boils down to — shouldn’t be treated as a legitimate political tactic.
But will Mr. Obama stick to his anti-blackmail position as the moment of truth approaches? He blinked during the 2011 debt limit confrontation. And the last few days of the fiscal cliff negotiations were also marked by a clear unwillingness on his part to let the deadline expire. Since the consequences of a missed deadline on the debt limit would potentially be much worse, this bodes ill for administration resolve in the clinch.
So, as I said, in a tactical sense the fiscal cliff ended in a modest victory for the White House. But that victory could all too easily turn into defeat in just a few weeks.

閱讀地圖

歷史上人為書而瘋狂, 但現實裡, 愛書的人仍有但是越來越難尋. 一切知識的傳播都是靠書, 書靠印刷術的發明的普及與傳播. 書,權勢的權力還是在讀者, 有讀者,書才會有意義..